战吧!我的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国变

大燕帝国大治二十三年九月十九,心怀天下的大治皇帝赵凯驾崩在北征路上。

弥留之际曾召集众将,并口传遗诏传位于二皇子赵仁杰,命二皇子阵前继位,统率三军抗击匈奴收复辽州。

遗诏由随军的兵部侍郎王一龙代笔写在诏书上,并盖上玉玺随先皇灵柩带回燕京,昭示天下。

二皇子从小跟着身为博望侯的舅舅在军中长大,所以无论是刀剑阵法还是策略计谋都成长的十分优秀,大治皇帝生前就曾在朝会上多次赞扬过二皇子,并在其八岁的时候封为楚王。

也正是大治皇帝这种偏爱使得皇后及朝中后党对二皇子多有不满,暗中多次想陷害二皇子,可奈何皇帝信任,所以一直没有成功。

身为嫡长子的赵仁川按照祖制理应立为太子,可是赵仁川从小不学无术,只知道吃喝玩乐,玩弄权术。皇帝恨铁不成钢,最终只封了个秦王,以堵皇后和朝中后党的嘴。就这样大燕帝国的太子之位空虚了近二十年之久。

在后宫之中,皇后的外戚势力最大,其父亲乃当朝宰相,两朝元老,朝中有许多高官都是其父亲的学生。

相比之下,楚王生母庄妃的外戚势力稍稍要弱一点,楚王的外公因在征伐陈国和夏国时立下赫赫战功,被封梁国公,如今已卸去战甲,在京城享受着天伦之乐。楚王的舅舅袁志勇是镇守燕国北边的正一品武将,三镇总督,因功被封博望侯,手握十五万重兵。

袁家虽手握重兵,可在朝中却无多少势力,而宰相姚嵩的门生却遍布朝堂,他要想扶持一个新皇帝,简直轻而易举。

在宫里,庄贵妃时常遭到皇后的刁难,温文尔雅的庄贵妃为了儿子时常忍让。自从大治八年皇上宣布暂不立太子起,皇后对后宫嫔妃监视的更严了,后宫中时常有嫔妃流产之事发生。

大家都知道是皇后干的,可是碍于皇后背后的势力,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再加上皇上忙于朝政和对外用兵,无暇顾及后宫,自此后宫中的事务全由皇后一人只手遮天。

当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燕京的时候,朝野震荡,万民哀恸。燕京北门城外,皇后带领文武百官与全城百姓着白色丧服跪地迎接。此刻城外哭声一片,百姓们都是自发前来,因为感念皇帝的仁德。

大治一朝,皇帝对内实行仁政,轻徭薄赋。发展贸易,重视生产,使得国力蒸蒸日上。对外积极用兵,使边陲的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并分别在大治五年和大治七年灭了东南的陈国和西南的夏国,完成了历代先皇未完成的霸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大治二十年,北方匈奴窥窃中原,屡次袭扰大燕边关,劫掠百姓。戎狄尝到甜头后觉得自己又行了,并在塞外一个叫云藩的地方建立了独立政权。当军情传回朝廷,大治皇帝勃然大怒,拍着桌案对着满朝文武怒道:“戎狄欺人太甚,以为我大燕没人了吗?”

在对外这件事上大燕帝国从未含糊,宰相姚嵩第一个主张出兵抗敌,把这伙戎狄赶到沙漠里去。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均附议,皇帝一看将帅合心,心情甚悦,于是颁布诏书并决定御驾亲征。

可惜天不助大燕,在即将胜利的时刻,大治皇帝却因旧伤复发于阵前驾崩,令三军垂泪。

宫廷大殿上兵部侍郎王一龙将大治皇帝遗诏交与皇后,悲伤过度的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接过遗诏。可当她打开遗诏,上面的内容却深深刺痛了她,只见遗诏上最后一句写着“传位于二皇子赵仁杰”

皇后的表情有些颤抖,喃喃道:“我如此爱你,你怎么忍心将皇位传于那个贱人的儿子。”

众臣见皇后迟迟没有宣读遗诏,均议论纷纷。礼部尚书严明走到殿前朗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皇后宣读先皇遗诏,以安百官之心,以保我军民齐心,共御外敌。”

皇后怔了怔道:“这道遗诏,是真是伪,有待甄别。”

此话一出,朝廷之上炸开了锅,百官们议论纷纷窃窃私语,都好奇这遗诏上到底写的是什么?

刚从前线回来,还来不及休息的兵部侍郎王一龙跪在地上哭道:“皇后明鉴,这遗诏确是先皇口授,微臣起笔记录,当时还有数十位将军在旁作证,的确是传位于燕王。”

“皇上出征之时身体尚好,这几年又从未听说负伤,怎会突然驾崩?还有这遗诏说不定是你们挟持皇上写下的也不一定。”说着皇后就命殿外侍卫将王一龙拿下,暂且拘押天牢。

皇后这一顿操作使得殿内众大臣一瞬间就明白了,皇后这是想篡权,原本就支持楚王的大臣怎会同意。

这时皇后一党的官员站出来说道:“按祖制,历来长幼有序,秦王身为嫡长子,理应继承皇位。”

可也有正直的大臣反驳道:“现在先皇有遗诏,如果擅自更改遗诏,如同造反。”一群楚王的支持者此时也是坚决拥护楚王为帝。

如此一来,朝中就分为了两派,双方争执不下,一旁宰相姚嵩不紧不慢走到大殿中央,朝众人摆了摆手:“诸位安静,大殿之上如此喧哗,成何体统。”身为两朝元老,姚嵩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很快大殿上就静了下来。

姚嵩心里肯定是向着自己女儿这边的,可是如今两边势均力敌,如果自己贸然表态,肯定会招到楚王党的攻击。

于是便向皇后建议道:“依臣之见,新皇人选不如待先皇葬礼过了后再议。然后请皇后下道懿旨,招楚王即刻回宫。”

皇后一听,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于是点头道:“就这样办吧!”

大治皇帝的葬礼格外隆重,从皇城到皇陵有二十里地,这一路上除了送葬的队伍外,还有数以万计的百姓自发前来跪倒在道路两旁,送别这位宅心仁厚的、英明神武的、伟大的帝王。

皇后和庄妃也是满脸悲伤之情,脸颊两侧还有刚哭过的泪痕,因为她们是真心爱这个伟大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