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 竹产业成为中国主要竹产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在竹资源的工业化应用上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过去产品主要局限在竹胶合板、竹工艺品、生活用品等物理应用方面,其实竹产品的开发利用范围很大,前景非常广阔。竹子的化学应用是今后的研究方向,这方面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附加值也高。竹加工企业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
从事竹制品行业的人都知道,卖一个笋顶多1元钱,卖一根竹至少10元钱,而加工一根竹起码赚20元,如果是制成竹炭之类的科技产品,利润就更高了。各竹产区近年都相继出台了不同鼓励竹产业发展的政策并已初见成效。不仅竹业加工利用水平不断攀上新台阶,竹林资源的多种效益也得到有效开发。
依托竹资源开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在浙江、福建、四川等产竹省区迅速发展,已成为竹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浙江安吉县农民人均收入和县财政收入的1/3以上来自竹业,福建省竹业产值上亿元的县已有近20个。
福建建阳市黄坑镇近年来通过实施“以竹强镇、以竹富民”措施,全镇竹业总产值已达1.2亿元,形成了从竹筷、竹勺到竹地板的系列产品,每一根竹子的竹篼、竹梢、竹节、竹丝和竹粉都得到充分加工和利用,大大提高了毛竹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
以笋竹为农村经济第一大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的浙江临安笋竹面积达到了48.9万亩,2006年全市竹业总产值24亿元,竹笋的产值642亿元,产区15万竹农近六成收入来源于竹业。
随着竹产业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农户”“公司+粗加工户”成为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模式。同时,各类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竹业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竹材加工正向全竹利用和创新增长转变。竹业龙头企业正成为竹业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主体。
据了解,目前全国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竹加工企业超过10家,5000万元以上的近30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300余家。竹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国年生产竹材达11.52亿根,竹笋产量达420万吨,竹地板产量约600万平方米,竹胶合板产量达167.32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