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大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5章 异象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巳时(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爆炸导致明熹宗的乾清宫发生晃动,正在其中用早膳的明熹宗迅速逃亡交泰殿,途中近侍遭飞砾砸中身亡;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在这次爆炸中受到惊吓,不久身亡。

天启大爆炸后,明熹宗于次日颁布“罪己诏”,承认是“上天示儆”。同时传谕内阁,令工部、都察院及巡视科道、巡城御史、兵马司和王恭厂监督主事速去王恭厂巡看救火,不得延误。又命户部,因王恭厂一带居民受灾极苦,赈灾应优厚。六千两银子似乎不够用,便发放御前银一万两,让西城御史会同户科官员一员,依据查明的受灾人户数目,酌情增加份额,逐一当面发放,使众人都能公平得到实惠,以彰显皇帝爱民之意。后来工部尚书被罚下台,王恭厂迁厂于西直门内路北侧,命名为安民厂。

因为这场爆炸导致的烟党与东林党的互相党争也变得愈演愈烈,但还是阉党受到的攻击更多一些,但是东林党也没有独善其身。

不过最直接的影响还是前线的袁崇焕,这么多火药的突然损失,本来想借着登莱巡抚还未上任的契机,与还算有交情的登莱老坐地户签订一些火枪合同,毕竟虽然登莱提供的火药威力比普通黑火药的威力要大。但是也并非是不能使用,只是这种火药的使用要配合兴华公司提供的火枪,而且袁崇焕原本的打算是想用这些火药置换一部分登莱军制作的优质颗粒火药,这样成本会更低一些,毕竟他清楚,如果下次换上来的不是以大局为重的登莱巡抚,自己可能真没办法搞采购和换装。

而事实也是如此,宁远之战自己把孙承宗留给自己的老底给用了个精光,现在确实需要补充,尤其是火枪,虽然兴华公司提供的火枪质量非常好,但是再好的装备也需要保养,而明军的保养态度……确实有些一言难尽。就导致宁远之战结束之后,本来经过精心保养的火炮火枪也要面临大规模的换装。其实继任的袁可立还是很够意思的,在他得辞职报告被同意之前,就以10换7的比例换了1000只火枪,而且还换了20门90炮。这也是为什么袁崇焕在袁可立离任之时要专门感谢他的原因,王恭厂的爆炸案让阉党一时倍受攻击。魏忠贤要求袁崇焕为其建生祠的事情也就变得不了了之。

不过随着袁可立离任登来巡抚,这个关键的位置就空缺了出来。在燕党与东林党的政治斗争中也没有全部闲下来的意思。随着阉党在天启皇帝的默许下,东林党人被陆续入狱或者死亡。不过在登莱巡抚的位置上还是安排了东林党人武之望,在此时询问了登莱最后几个大将董遇时和水军负责人吴梦麒还有孙国祯等人后武之望终于是上任登莱巡抚的位置,而他这个本来应该在天启四年而上任的主官在天启六年才上任,而他的位置也只能保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了。

此是后话,登莱军已经丢失盖州,于是后撤到浮渡河在后世李官镇地区重新接手那里的防线,与女真人进行对峙,而且开始扩建复州卫,在从宽甸地区扯到朝鲜的登莱军,加上两个团的朝鲜士兵防御大连地区,而大连在冰封期结束后兴华公司又增加了两个团的兵力防守。

而此时随着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在经过女真人的跳大神和从兴华公司雇佣的医生团队的努力下在八月底彻底没了。而努尔哈赤晚年废除“太子”代善的继承资格,改为“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未明确指定继承人。

多尔衮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因母亲阿巴亥(大妃)受宠,获得两黄旗支持,但年龄尚小(多尔衮仅14岁)。而随着努尔哈赤的死去,代善主动退出竞争(因曾被废黜且年长),转而支持皇太极。

阿敏(非直系)和莽古尔泰(性格暴烈)缺乏足够支持。皇太极凭借战功、政治手腕及代善的支持获得多数贝勒拥戴。代善、皇太极等贝勒逼令阿巴亥殉葬(理由为努尔哈赤“遗命”),实质是削弱多尔衮三兄弟的继承权。皇太极的正白旗与代善的两红旗联合占据兵力优势,压制阿敏、莽古尔泰。

随着军事和政治上的全面压制,1626年9月,皇太极被推举为汗,但权力受“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共同议政制约。

而现在的问题是因为宁远之战的失败导致军队士气低落,而随着火枪火炮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皇太极决定暂缓对辽东汉人的压迫,反而将努尔哈赤在位时获得得土地对辽东汉人分派土地,同时借着分配土地大规模的招募汉军士兵。扩充汉军旗以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此时面对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可以招募,但是汉军旗的装备怎么处理?

此时从赫图阿拉回来的代善提议进攻朝鲜,毕竟随着光海君的下野,朝鲜对于女真人的贸易有了很大的缩减,并且仁祖的上任也让朝鲜确定了支持大明的政治方向,此时通过进攻朝鲜也可以震慑朝鲜,同时通过朝鲜得掠夺以获得武装女真人的装备资金。

我们话分两头,此时朝鲜新军刚刚投入训练,李贵全权负责了新军建设,而副将是仁祖得表哥具仁垕,而这支军队在编制上是一个团,5000人基本上保证了全火器装备,而且装备了一个炮兵营10门60mm炮和 8门臼炮,而为了防御王都还采购了12门100mm炮和20门90mm炮,老款手雷采购了3000多枚。这才是这次花销的大头。而是士兵的防护……也只能保证连一级别的正副军官有镶铁棉甲,普通士兵有个皮甲就不错了。

而为了保证军队形成战斗力,聘请了200人的兴华公司军事顾问,而且采购了大量火药用来训练和使用。而虽然雇佣了200多人的军事顾问,但是这一个团的朝鲜军新军的营一级的指挥官反而是由仁祖安排的亲信来带领,装备是五月份送到朝鲜的,但不是兴华公司给不起这批装备,是因为朝鲜人一时半会儿出不了这些的全款,而是在上个月底才将用来抵债的最后一批铁矿石送到登莱,货款一到位兴华公司准备的装备也就随着货船回到了朝鲜。

装备一到新兵训练了三个月的新军,紧锣密鼓的开始装备和火枪训练。而结果就是本来准备了的大量火药反而出现了不足,李贵与新军统领具仁垕决定彻查火药丢失一事,事情就开始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查。而新军的训练又不能停下来。于是又用了两船铁矿石换取了一批火药后保证新军训练时的火药,而对于此事兴华公司得知的情况其实要比这些人要清楚的多。火药丢失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只有一个原因是有人将这些火药倒卖出去了。

这件事情还是要归结到仁祖反正以后了,仁祖继位后,处决了李尔瞻、郑仁弘等一大批大北派官僚及金介屎等光海君的宠姬宠臣,为临海君、金悌男(仁穆大妃之父)等政治牺牲品恢复名誉,并起用在光海君时期失势的李元翼、郑经世、李睟光等南人及徐渻、吴允谦等西人。接着就是对反正功臣的论功行赏,在十月十八日策勋三等共53人,金瑬、李贵、金自点、沈器远、申景禛、李曙、崔鸣吉、李兴立、具宏、沈命世10人为一等,李适等15人为二等,朴惟明等28人为三等。对于这种结果,并非皆大欢喜,怨气最大的是李适。

其原因就是当时自己已经确立了参与这次政变。不过他自己也并不确定顺便是否能成功,于是只留下自己的亲信配合政变,自己去釜山地区搞贸易,过成了自己也有拥立之功,如果失败了自己也可以不在场的证明。结果政变整体上看居然异常顺利,而到了评功的时候,自己却被评为了二等。而且自己在光海君时期的官职不可为不大,而新军建立时自己想凭着自己的军事能力和经验来夺取这个位置。结果被仁祖的表哥具仁垕取代,更重要的是因为仁祖继位后表明了支持大名与女真人的作战。这就导致了自己的很多走私行动不得不停下来,所谓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而新军的统领人选已经确定了,虽然装备陆陆续续的送到朝鲜,很多人就起了心思,尤其是这些优秀装备和火药。在仁祖反正时负责汉城卫戍的训练大将李兴立在政变前已被收买,按兵不动,因此政变军顺利攻入昌德宫,并在宫中纵火。而在仁祖反正后,李兴立被超授为工曹判书,由于他的作用至关重要,故被策为一等靖社功臣,封广州君。不久又外放水原府使兼守御使,统率三千(一说二千)士兵,拱卫京畿。他的手下就盯上了这批些火药,而李适又因为有渠道,所以安排自己的亲信和其联络后陆陆续续的倒卖了很多火药,而火药虽然倒卖出去了,但是也不能搞得那么明显,于是他们就将很多劣质火药重新装填到桶内以掩人耳目。

这就导致火枪兵在训练时候出现了火药顺利点燃,而新兵慌乱下重复装填出现了事故。

而李贵作为负责人查了两个月时间也只抓到了一个军官,而军官在被抓到之前就已经被人杀害。事情变得复杂起来。而新军训练属于当务之急,这事情也就暂时被搁置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