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篇 皮肤病部位辨治药物用药
用三焦经络纵横定位方法治疗疾病,不但要掌握每味药物的主治功能,还要掌握每味药物的三焦归属和归经。中药的“升降浮沉”理论能表达药物在人体中的上、中、下的纵向趋势,药物的归经理论则确定每味药物在机体前、后、左、右的横向归属。用这两种理论把每一味药物纵横定位,使病变部位与药物相对应。在具有相同主治功能的药物中,尽量选用能直达病所的药物,充分发挥每味药物对于病变部位的治疗作用,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这就是部位辨证对每味中药的新要求。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不同趋向性能。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立的作用趋向。一般来说,升浮药性趋向于上行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散表邪、宣毒透疹、涌吐开窍等作用;而沉降药性则趋向于下行向内,具有清热泻下、潜阳息风、降逆止呕、利水渗湿、重镇安神、降气平喘等作用。升浮药物大多数都归属于上焦,沉降的药物大多数都归属于下焦。一般药物都具有升浮或沉降的趋向。但部分药物这种趋向功能不明显,如川芎既能上行治疗头痛目眩,又能下行血海治疗月经不调;龙胆草既能治疗上焦之目赤肿痛,又能治疗下焦之外阴瘙痒、小腿湿疹,说明这类药物具有多趋向性。因此,在治疗上焦病时,多选用花草类轻清升散的药物,这些药物大多数归手足三阳经,体现了“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在治中焦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药物的质地,还要重视药物的升降、补泻、散收、通涩的功能,体现了“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原则,这些药物多数归属于脾、胃、肝、胆经;治下焦疾病时,多选择矿物类和质地厚重的药物,体现了“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原则,这些药物多归属于手足三阴经。
药物的升降浮沉功能与药物的性味有很大关系,升浮的药物大多数为辛甘淡味和温热性,沉降的药物大多数为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所以,李时珍曾指出:“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外,药物的升降浮沉功能还受加工炮制的影响,如果炮制加工改变了药物的性味,其治疗部位也会发生改变。如酒制的能升,姜汁制的能散,醋制的能收敛,盐水制的则能下行。从药物的质地上看,凡药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体现了中医“取象比类”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本草求真》中指出:“三焦……主气之升降出入,游行上下,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观此气虽分三,而实连为一气,通领上下,不可令有厚薄偏倚轻重之分矣。玩书所论三焦泻热,大约汗则宜于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防风。吐则宜于瓜蒂、莱菔子、藜芦、食盐、栀、豉。下则宜于大黄、芒硝,此泻热之味也。所论泻火,大约上则宜于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地黄、知母;中则宜于龙胆、青黛、白芍、石斛、石膏;下则宜于黄柏、知母、丹皮、青蒿草。此泻火之味也。至于所论补虚,大约上则宜于参、芪、桂心、当归、龙眼;中则宜于白术、炙草、怀山药、首乌、山茱萸;下则宜于附、桂、硫黄、沉香、补骨脂、地黄、枸杞、菟丝子。此补虚之味也。”通过例举汗、吐、下、清热泻火、补虚等方面的用药经验,总结出了三焦用药的基本规律。
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某些经络脏腑有选择性的治疗作用,即主要对某些经络脏腑发生明显的治疗作用,而对其他经络脏腑的治疗作用较小,甚或无作用。
药物归经也受该药物的性味、颜色、属性的影响:凡药色青、味酸、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色赤、味苦、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色白、味辛、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色黑、味咸、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因为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
药物归经理论是前人对药物治疗疾病部位效果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是中药学的宝贵财富。结合三焦纵横定位应用,使其具有新的内涵,进一步符合靶向治疗的需求。
将药物输送到发病部位,只是第一步。药物的主要任务是治疗该部位疾病,但疾病千变万化,从何处着手呢?《医学心悟》中提出了杂症主治四字论:“杂病主治四字者,气、血、痰、郁也……务在平时,将此气、血、痰、郁四字,反复讨论,曲尽其情,辨明虚实寒热,轻重缓急,一毫不爽,则临证灼然,而于治疗杂症之法,思过半矣。”把疾病分成气、血、痰、郁四证,将每病分成寒、热、虚、实四性,把药物分成寒、热、虚、实四纲,不论对临床治疗还是药物分类,都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四大主药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提出的:大寒药——石膏;大热药——附子;大补药——人参;大泻药——大黄。顺着这一思路,把到达相同部位的药物分成寒、热、补、泻四类。对于病变部位出现的寒、热、虚、实变化,用能到达该部位的药物予以治疗,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用三焦把药物上中下定位,用经络把药物左右定位,使药物与发病部位相结合,是本书论述药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