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工程参数VS进化路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5 U-TRIZ的解题流程

与其他现代TRIZ理论解题的三大步骤不同的是,U-TRIZ的解题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与若干个解题步骤。如图2-4所示。该图由于考虑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情况,看起来有些复杂,但在实际应用时,属于并列选择的多个步骤往往只取其一,不需要进行其他并行的步骤,因而实际流程简捷有效。

图2-4 U-TRIZ的解题过程

在图2-4的问题定义阶段,只需要解题人员收集题目的必要信息,用自己熟悉的技术语言清晰、准确地叙述一个技术问题即可。

在问题分析阶段,需要使用TRIZ概念进行分析。从流程上可进行资源分析、进化趋势分析、因果分析以及给出问题的最终理想解,也可以省略几步,只选择最终理想解,然后进入定义问题模型。U-TRIZ的特点是以相互作用来统一描述几套问题分析工具,并且把功能分析与物-场分析合并为同一形式。在确定相互作用形式时,选择的种类可以是功能分析、流分析或矛盾分析。通过分析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识别,找到微观(最小)问题。

在问题解决阶段,首先要做SAFC模型分析,应用SAFC模型会跨越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两大阶段。分析之后,可选择适用的解题工具发明原理、分离原理、物-场标准解、效应知识库、功能导向搜索、流改进措施、SAFC模型等。在解题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问题情境中的各种物质属性与功能属性,通过属性来调节最终设计的功能。由于矛盾分析、功能分析、流分析、SAFC模型都可以导出物理矛盾,因此多数情况下仅用分离原理即可解决问题。

在概念验证阶段,主要进行方案的创新性评价,确定最终采用的方案,在事先解决(消除问题根源)、事中解决(问题刚一出现随即消除),或者事后解决(对已经发生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然后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总之,无论是经典TRIZ理论还是现代TRIZ理论、U-TRIZ,都是一套庞大的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各模块可以作为单个步骤应用到解题过程中,部分理论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问题求解直接使用,比如发明原理、科学效应知识库,针对问题,采用搜索时联想,亦可对问题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在面向发明问题求解时,应灵活应用TRIZ理论及其各个知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