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传统产业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成功召开,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总结,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的新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指出解决这个新矛盾的核心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需求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消费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体验,不断地促进消费升级;而在供给侧,大部分实体产业链条长,产业链上大量小而散的从业者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生产水平落后、同质化竞争、整体效率低下的现象。一边是需求得不到满足,一边是大量的产能过剩和库存积压,产业链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充分、不平衡现象,是导致供给侧和需求侧供需失衡的重要原因(见图1-1)。传统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因此迫切需要通过产业互联网进行产业链供给侧的改造和优化,通过产业链的重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生产关系的改造,通过新技术、新金融、新人才的赋能提升生产力,从而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图1-1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随着消费互联网发展逐渐进入成熟阶段以及持续的消费升级,需求侧的发展正在不断推动产业供给侧的改革,在产业供给侧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应运而生。首先,通过连接产业链上下游,打通信息,形成实时的产业大数据,从而可以有效指导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形成反向定制和按需生产;其次,通过对传统产业链进行整合优化,尽可能减少价值链中的不增值环节,实现降本增效,形成新模式下的产业价值网络连接;最后,以共享经济模式汇聚产业服务资源,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技术、金融、人才等赋能,带动产业链整体转型升级。这种以互联网推动实体产业全链条的转型升级,将是中国新时代经济转型的主要特色和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