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泥沙

赣江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雨洪对表土的侵蚀。赣江流域水土流失不严重,赣江及其支流均属少沙河流。

1.3.1 工程泥沙特性

峡江坝址上、下游设有吉安水文站和峡江水文站。峡江站和吉安站分别于1958年和1956年开始实测悬移质泥沙,依据吉安站和峡江站的实测泥沙资料分析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入、出库泥沙情况。吉安站、峡江站不同时段水文泥沙特征值见表1.3-1。

表1.3-1 吉安站、峡江站不同时段水文泥沙特征值比较表

由表1.3-1可知,万安水库1993年建成蓄水后,拦截了一部分泥沙。万安水库蓄水后吉安站和峡江站所测的悬移质泥沙比万安水库蓄水前减少约60%,而多年平均流量则较万安建库前增大约10%。万安水库的兴建改变了峡江河段的来水来沙情况。

据赣江各水文测站泥沙资料统计分析,赣江悬移质泥沙年际年内变化规律与径流基本一致,丰水丰沙,枯水少沙,泥沙主要集中在主汛期4—6月,该时期输沙量占全年沙量的60%~70%。

1.3.2 坝址泥沙量

峡江坝址悬移质泥沙采用峡江站实测悬移质泥沙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推移质泥沙依据赣江中上游棉津、峡山、翰林桥、居龙滩、坝上等5个水文站1972—1987年共1588次实测推移质泥沙测验资料分析得到的推悬比估算。

据峡江站1958—2008年、吉安站1956—2008年的实测悬移质泥沙资料统计分析,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赣江流域中上游植被恢复较好,水土流失减轻,以及万安水库拦截上游大量泥沙,自万安水库建成后其坝址下游泥沙明显减少,且万安水库还将继续拦沙,但随着万安水库淤积量增多,拦沙率将减少。由此推测,峡江坝址多年平均年悬移质输沙量可能比采用峡江站1993年以后的泥沙系列统计值大,又比采用峡江站1992年以前的泥沙系列统计值小。可研阶段峡江坝址悬移质输沙量依据峡江站1993—2007年实测泥沙系列统计值的1.5倍进行估算得563.4万t。设计阶段将泥沙系列延长至2008年后,分析得到的成果较可研阶段略小,从工程运行安全考虑,设计阶段峡江坝址多年平均年悬移质输沙量仍采用可研阶段成果。

经分析,峡江坝址多年平均年推移质输沙量依据万安坝址—峡江坝址区间多年平均年悬移质输沙量205.0万t和推悬比0.15估算得30.8万t。

因此,峡江坝址多年平均年总输沙量为594.2万t。

1.3.3 泥沙颗粒级配

据吉安站1970—2007年共38年悬移质泥沙颗粒分析资料可知,峡江水库悬移质泥沙颗粒不大,实测最大粒径为1.55mm,平均粒径为0.046mm,中数粒径为0.016mm,粒径小于0.10mm的悬移质沙量占悬移质总沙量的89.5%。吉安站多年平均年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见表1.3-2。从表1.3-2中可知,1993年万安水库下闸蓄水后,吉安站悬移质泥沙粒径明显减小,说明在万安水库下闸蓄水后,坝址以上粗沙基本被拦截淤积在万安水库内。

表1.3-2 吉安水文站多年平均年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表


[1] 长办指原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为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