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台建设:从方法论到落地实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数据中台与上下游平台的关系

2.4.1 “前台-中台-后台”关系

在DT时代,由于数据重要性的显著提高和企业对数字化、智能化的迫切需求,中台被赋予了全新的理解,其重要性得到显著提升。李平和杨政银教授在《清华管理评论》中对前台、中台和后台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前台是作战团队,聚焦中短期目标,快速突击,快速试错,具有最高的灵活性;中台主要提供公共的数据和科技服务,为前台业务赋能,灵活性适中;后台的主要职能是制定长期的战略,进行文化建设、市场研究、投资、人力支持、财务管理等,服务于中台和前台,职能相对稳定,灵活性较低。

简而言之,前台主要面向客户和合作伙伴,属于作战模块。中台主要为前台提供数据、技术、智能和流程支持,属于参谋和智囊模块。后台主要提供“人、财、文化等”服务,属于后勤模块。

2.4.2 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的关系

在企业级的数据应用中,中台一般分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如图2-2所示。业务中台是对前台业务的公共需求进行抽象而萃取出来的公共业务流程和公共业务服务模块的集合。比如,在电商场景中,用户中心、订单中心、支付中心、交易中心、商品中心、配送中心、客服中心等模块均为业务中台的共享服务,可以支持多个前端业务场景的需求(如电商、物流、新零售等业务场景)。数据中台是数据能力的抽象和集合,主要为业务中台、前台提供数据和智能,比如BI服务、可视化服务、分析能力、预测能力等。

图2-2 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

业务中台是数据中台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为数据中台源源不断地提供业务数据(比如,交易、行为、客户数据等),而数据中台起着“超级大脑和参谋”的支撑作用。这个“超级大脑和参谋”拥有无穷的智慧和计算能力,支持业务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的需求,比如为企业决策、产品设计、精准营销、风险管理、客户服务、智慧生活、智慧城市等各种场景提供数据服务和智能支撑能力。

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业务中台的有效抽象和设计离不开大数据思维和平台思维,而数据中台的合理设计、抽象和封装也离不开对业务的深入理解。这就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理念的集中体现,要求业务人员和数据工作者在自身领域专业发展和精进的基础上,还需要向对方领域进行扩展。要让业务人员具有数据思维,向后多看一步;要让数据工作者具有业务思维,向前多迈一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造出好的中台,真正实现中台承上启下、减少“造轮子”、提高复用性和敏捷响应客户需求的综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