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
本研究缘于笔者对一种常见话语方式的持续关注,见如下例子中的画线部分(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1)(语境:在《十亿个掌声》演唱会现场,在演唱下一首歌前的串词。)
邓丽君:接着,我要为您介绍这首歌呢是一首黄梅调的歌曲,因为我小的时候呢,我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常常去参加黄梅调的歌唱比赛,现在想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二……[观众笑声]我说不说的又说出来了,现在你们都知道我几岁了。
(2)(语境:《鲁豫有约》某期,主持人陈鲁豫与女嘉宾何赛飞聊后者最初拍戏的经历。)
陈鲁豫:虽然拍过戏,其实你也应该知道,拍戏现场拍了很多,最后用的可能是很少的,这点你在拍这个戏的时候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何赛飞:嗯,有一天毛剪,片子前半段毛剪下来以后,大家去看样片,看完了以后回来以后,自己难受得不得了,房间里面,有点伤心,戏怎么没啦?剪得那么点儿了。实际上我不知道,这个,通过精剪以后,它提炼出来了,那些不要的都不要了,我们不知道,我们说剪没了。特别难受,这样,挺傻的哈?
陈鲁豫:哭了吗?
何赛飞:哭了,在那儿哭,还……[问主持人]说不说啊?
陈鲁豫:肯定是咒骂谁!
(3)(语境:2016年5月29日,某教授在一次语言学论坛做报告时的开场白调侃接续他发言的下一位老师。)
教 授:辛老师是高屋建瓴,李老师是中屋建瓴,我自己的是低屋建瓴,到张老师讲的时候就是……
(4)(语境:2016年10月28日晚,在北京高铁站,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去地铁站。)
某女同学:看大家一脸……
(5)(语境:说到高被他自己的得意门生、反贪局长侯亮平盯上,妻子吴惠芬劝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不要再保有严重问题的公安厅长、高的学生祁同伟。)
吴惠芬:育良啊,你真要好好想想了,亮平这个人咱们了解呀,他要是死死盯住一个人,他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高育良:这正是我担心的。
吴惠芬:那你就更不能保祁同伟了,你知道,他背着你做了多少烂事啊?
高育良:如果我现在是汉东省委书记,我会毫不犹豫地拿下祁同伟,用他的脑袋祭旗,可现在人家的终极目标……
吴惠芬:你的意思,沙瑞金他想……天呐,育良,那你更不应该保祁同伟了,你现在自身都难保,你还保得了他吗?
高育良:保得了保不了我都得试试,最起码给祁同伟他们留点时间。
(《人民的名义》第35集)
上述例子的来源各不相同,(1)是演唱会,(2)是访谈类电视节目,(3)是学术论坛,(4)是日常生活,(5)是文学作品。笔者还在更多情形下注意到过类似话语现象,这表明,类似现象的分布十分广泛。另外,如果听话人对语境有足够的了解,往往能猜到说话人没有说完的话或者大概意思。笔者还体会到,这些不同的例子似乎有某种共同的特征:说话人认为接下来的话不便说。但又不是一点都没说,而是以“说而不破”(蒋庆胜,2018)的方式隐含地传递了自己的意思。这一点引起了笔者的兴趣。
经查阅文献发现,这是一种早已被西方学者冠了名的修辞现象——aposiopesis。古罗马时期的修辞学家西塞罗(Cicero,约106—43 BC)在De Oratore(《论雄辩》)一书中就已经描写过这一现象。在Rhetorica ad Herennium(《献给赫伦尼厄斯的修辞学》)(1954:331)中,他说:
Aposiopesis是这样发生的:说话人说了一些但却没有将已经开始的话说完。
Aposiopesis occurs when something is said and then the rest of what the speaker had begun to say is left unfinished.
这种令人起疑的、未明说的方式比详细明说表达得更多。
Here a suspicion,unexpressed,becomes more telling than a detailed explanation would have been.
如下例[1]:
(6)The contest between you and me is unequal because,so far as concerns me,the Roman people — I am unwilling to say it,lest by chance someone think me proud.(Cicero,1954:331)
例中说话人似乎打算说罗马人不好的一面,尽管临时没有说完(见斜体部分),但不仅说话人的意思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传达,其欲言又止的说话方式让听话人(或读者)更有兴趣想知道说话人到底想说什么。
如果西塞罗是从形式特征及效果方面描述了这种现象的话,几乎同时代的另一位修辞学家昆体良(Quintilian,约100—30 BC)在Institutio Oratoria(《雄辩术原理》)(1920:407)中则是从功能方面对其进行了描述:它常“用于表示说话人的激情(passion)[2]或愤怒”或“表示焦虑或踌躇(scruple)”。这可能是对该现象进行研究的源头。
这种现象当然也引起了汉语研究者的兴趣,似乎最早见于修辞学家陈望道,他将“说到半路断了不说或者说开去”的话语现象称为“急收”(2008[1932]:177),从内涵上看,基本等同于“aposiopesis”,因此,本研究此后用“急收话语[3]”来指称类似现象,并将其初步限定为说话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不把话说完而形成的话语缺略现象。
为了获得相对系统和封闭的语料,我们以16部[4]中国近现代[5]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话剧为语料来源,从语用修辞学角度对急收话语这一现象的话语表现、使用者动机及其修辞效果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