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简史:科技改变旅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清洁能源汽车

事物总有两面性。汽车无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塑了我们的旅行方式,然而,越来越多的汽车奔跑在路上,也给我们带来了危害。通常认为,汽车带来的公害主要有三种类型: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电磁污染。其中,空气污染的危害是最大的。汽车尾气排放已经被当作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北京是中国所有城市中,汽车保有量最大的一个城市,根据新浪网发布的《2017中国汽车保有量数据可视化报告》中的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北京汽车保有量达到了548万辆。汽车所产生的污染物中,90%来自汽车排气管排出的废气,这些废气主要是由于汽车燃料燃烧不完全所致,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铅以及各种微粒等。其中碳氢化合物成分最为复杂,有刺激人眼的化合物,有强烈的致癌物质。另外10%的污染物分别来自汽车曲轴箱的废气和供油系统所带来的泄露,这部分污染物主要为碳氢化合物。近几年来北京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中,汽车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是否是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不断争议和论证中。但是,从人们在路上行走时的直观感觉来看,众多汽车排放的气体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汽车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针对汽车的污染问题,从环境保护角度思考时,人们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汽车尾气排出之前进行净化处理,目标是消除掉尾气中绝大多数的污染物。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是常见的方法,而政府监管部门也针对安装尾气净化器之后的尾气质量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例如欧洲汽车排放标准是由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排放法规和欧盟(EU)的排放指令共同加以实现的。排放法规由ECE参与国自愿认可,排放指令是EU参与国强制实施的。汽车排放的欧洲法规(指令)标准1992年前已实施若干阶段,欧洲从1992年起开始实施欧I(欧I型式认证排放限值)标准、1996年起开始实施欧II标准、2000年起开始实施欧III标准、2005年起开始实施欧IV标准。这些法规对于汽车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含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不过,人们一直想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能不能不用汽油作为汽车发动机的燃料?一方面,石油的开采本身对于地球资源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耗;另一方面,植物燃料、太阳能、风能、电能等新能源的应用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这些新能源能否用于汽车,于是“新能源汽车”就成为了一个研究课题。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制过程中,各类新能源都被尝试过。目前看来,电能的使用已经获得成功。人们经常有一种错觉,觉得电动汽车的出现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其实,在电机和蓄电池发明之后,人们就开始了电动汽车的研制之旅。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即法拉第圆盘发电机。1859年,法国人普兰特(Plante)发明了蓄电池。1881年,法国工程师特鲁夫(Trouve)研制并在当年巴黎举办的国际电器展览会上展出了一辆能实际操作的电动三轮车。不过,电动汽车这项科技的发展并不顺利。石油开采和内燃机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电池技术的进步却十分缓慢,这使得燃油汽车更加获得欢迎。电动汽车在19世纪30年代,基本退出了汽车市场。在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中,电池技术是一个最大的挑战。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泉,如果要达到燃油汽车的水平,亟须开发出能量密度高、功率大、使用寿命长的高效电池。

在这方面,有些汽车制造公司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97年丰田公司推出了搭载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车型Prius,2008年年底比亚迪公司推出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插电混动车型F3DM,2010年年底日产推出了搭载锰酸锂电池的纯电动车型Leaf,特斯拉2008年推出了电动超跑Roadster、2012年推出了搭载三元电池(镍钴铝/NCA)的Model S。可以说,动力电池的发展,有力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能够在马路上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了。政府部门为了鼓励这种环保汽车的发展,采取了诸多面向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购买者的补贴政策。在上海的街头,电动汽车的车牌以绿色为主,与燃油汽车的蓝色车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清洁能源汽车并不能对旅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很多旅行者本来就是希望通过旅行来回归自然,如果乘坐的是清洁能源汽车,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会给地球带来污染,这不正是旅行者所希望看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