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区块链:分布式学习时代的教育模式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大数据支持全场景式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变革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科学布局构建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形成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者和教与学全过程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形成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国家教育数据开放体系。

1.4.1 原生态全场景的教育大数据获取与应用

原有的教育体系沉淀了很多数据,但这些数据很难用大数据的方式和大数据的思维去处理。从数据维度展开,教育领域大数据可以分为四类:教育管理(行政)数据、教育行为数据、教育情景及环境数据、教育情景中的其他数据。一是教育管理(行政)数据。目前有很多教育管理(行政)数据还存在数据孤岛问题,数据间互联互通不足。二是教育行为数据。随着未来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设备成本不断降低,在课堂上捕获学生数据将成为可能,如慕课平台,教育行为数据将越来越丰富。三是教育情景及环境数据。智慧教室通过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及时互动和情景感知,自然沉淀和积累了大量教育场景和环境数据。通过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一系列体感和可穿戴设备,可以把教室里的教学状况记录下来。四是教育情景中的其他数据。如把大学生常用的所有App根据定位重新分类:沟通、社交、BBS、电商、教育、展示、生活等若干维度,进行综合统计,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水平。

1.4.2 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场景数据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EMIS)是一个系统搜集、管理、分析、发布信息的系统。其信息包括教育系统的投入、过程与结果;包括在学校、教师、整个学习环境、提供的支持服务以及学生层级上的投入;同时还包括那些旨在了解这些投入是在什么样的流程中得到利用、最后实现了什么结果的信息。我国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就当前的问题来说,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在教育基础设施,尤其是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条件装备和应用方面的巨大差异值得重点关注。地方层面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上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教育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使信息识别更精准、管理服务更聪慧、学校组织体系更灵活。同时,以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支撑,可有效促进管办评分离,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各类教育教学系统全体系、全流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可促进教育服务供给精准化、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管理精细化。

1.4.3 基于大数据的原生态全场景式教育治理体系建设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从学术效应来说产生或推进了两个学科发展。一是学习科学,促进了学习分析学和自适应学习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将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伴随着新技术的运用,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将越来越起到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的效用。可以基于在线教育采集到的大量数据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仅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包括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时间、学习动机及认知层面发生的变化。此外,还要衡量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样可以评估出在线教育的真实效果。二是教育大数据管理标准化,教育部已经颁布面向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设备的统一编码规范,现在每所学校的编码都由地方政府报到教育部统一授权,每个学生都有相关编码。在跨部门数据对接方面,与相关国家基础数据库进行数据对接,确保数据准确性和相关数据的互动,进行数据决策分析和大数据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