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医药博大精深。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和积淀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其中也孕育了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是关于人与自然,生命与健康、疾病的独特认知智慧与结晶,是人类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包容性和认同感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目前已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之一。

中医药是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一门科学,集医疗、养生和保健技术于一体,融合人文哲学的宇宙观、生命观等理念,强调人体与自然的整体关系,“阴阳五行、天人合一”;通过“望、闻、问、切”,重视舌苔、脉象的变化,“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归纳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毒性等,突出中药的复方配伍、加工炮制等使用特点,“君臣佐使、补虚泻实”;创立了针刺、艾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食疗、药酒、气功、太极等丰富的养生保健技术和治疗方法;尤其在预防保健方面,特别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倡导“精神调摄、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动静结合”等预防保健思想和方法,以促进健康,延年益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和防病治病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养生观念回归自然的今天,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医药诊疗技法丰富,适应病证广泛,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等特点颇受广大民众的欢迎。2010年,“中医针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高度认可,也反映了中医药对于人类社会的突出贡献。据WFAS统计,全球已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中医药和针灸。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医药对外交流和合作将不断深入,民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使用度将不断提升,中医药必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追求,人人享有健康,人人关注健康。基于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为人类健康所做出的贡献,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我们特编写《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丛书》,包括:《中医针灸》《传承集粹》《文化养生》《经穴内涵》和《代表流派》。以期从中医针灸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容,代表性传承人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经络腧穴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具体应用,以及中医针灸的代表性流派和传承等,阐述“中医针灸”的理论体系、丰富多彩的治疗技法、精彩纷呈的各家流派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文化养生》一书,主要是向读者介绍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养生保健常用技术和常见病自我养生调理的方法,以期对中华文化和中医药知识有个相对全面的了解。为了对中医针灸客观、科学表述,书中关于代表性的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项目介绍主要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单位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官方定义和描述,体现知识性、权威性;为了突出中医针灸特色,通俗展现,将主要内容以图文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书中代表性的文化项目图片介绍,主要选自《中国医学通史》《针灸史图录》和《中国针灸史图鉴》等大型图谱画册,体现可读性、趣味性。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文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侨办、中国对外交流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作者知识面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不免会出现疏漏之处,诚挚地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求不断提高。

《文化养生》编委会

2017年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