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培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案例与思考

案例与思考1:理论有什么用?

英国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了文明突变论。他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发展,它会有一些突变的时刻。人类迄今为止,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6000年。这6000年的历史大致呈现了这样一种发展的规律:在前5700年,人类文明是比较平缓的、均匀地在增长。18世纪以后,出现了大的突变,人类文明发展,像火山喷发一样令人瞠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对此在《共产党宣言》当中有这么一段名言:“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它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人类文明在18世纪前后之所以有这样一次伟大的爆发,正是源于理论的先导,如果没有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很难有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工业革命的成果。

同理,在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由此引发了中国的伟大变革。如果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论突破与指导,就不会有中国今天伟大的变革。正是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照亮了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使我们这些后人不用在黑暗中徘徊和摸索很多年。

案例与思考2: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影响?

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伊利诺大学图书馆馆长罗伯特·唐斯曾写过一本书叫《改变世界的书》。书中介绍了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其中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他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发表一百多年来,世界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论》成了各国“工人阶级的圣经”。科学家巴曾认为《资本论》虽然“艰涩难读,结构松散”,也承认马克思的这本书是“一本杰作”“体现了无产者的情感和要求”。理论家奈尔指出,马克思以《资本论》的成就证明了他是“无产者斗争的象征和领袖”。

案例与思考3:震惊世界的苏联解体事件,为什么在莫斯科却是一片寂静?

闻一在《解体岁月》①中写道:“当戈尔巴乔夫几近疲惫的身影从电视屏幕上最后消失的时候,我仔细侧耳听着窗外,窗外没有一点异常的声响。我顾不上关上电视就匆匆跑下楼,来到院子里,院子里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树叶在阵阵寒风中发出的沙沙声。对于这毫无表示的夜的沉默,我感到非常惊讶,此时此刻,总该有点什么声音吧,欢呼声也好,咒骂声也好,嚷嚷声也好,哪怕只是窃窃私语声也好。然而,毕竟什么都没有。”

案例与思考4:如何评价社会主义终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从何而来?

28年前,一篇名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中,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写到:“自由民主制已经成为‘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历史将终结在这里。”似乎在印证这个论断,20世纪末,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发生剧变,人们的目光投向中国。这个走了一条与西方政治制度不同道路的国家,会是下一个被终结者吗?这同样是令中国的执政者时刻警醒的问题。

2016年7月1日,在北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①闻一.解体岁月.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