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
——以武汉东湖听涛景区城市数码岛设计为例
■ 刘 超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
摘要 微建筑是现代城市空间中一种新的空间形式,兼具公共艺术的审美特点和小型建筑的实用功能。微建筑通过对功能与外形的有机整合,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室内空间,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本文针对微建筑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在微建筑设计探索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视角出发,以武汉东湖听涛景区城市数码岛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为例,进行空间、色彩、陈设与内外环境方面的具体的设计处理手法上的探索,其研究成果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在城市微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微建筑 城市数码岛 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
功能各异的服务亭分布在步行街的不同地方,在空间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公共服务系统,每天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图1)。除了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经过精巧设计的微建筑还可以作为住宅,在德国,由科蓝尼与汉斯设计的转盘屋,在36平方米的室内创造出可供双人伴侣使用的相对宽敞的空间,屋子里的主要区域是起居空间,位于角落的电动控制的“转盘”提供三重功能(图2、图3),晚上睡觉时可转出睡眠区,洗澡时可转出洗脸盆和洗浴区,而用餐时只需将厨房转到相应区域,根据设计它们都会向起居空间借位置,以满足它们各自的使用功能,这样的设计让整个空间紧凑而有序,舒适而便捷。
图1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行人服务亭
图2 转盘屋室内空间
图3 转盘屋平面布置图
2.微建筑的发展前景
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核心场所,建筑的发展一直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为了拥有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建筑设计师一直在探索新的建筑形式,此时微建筑应运而生进入建筑师的视野。对于个人空间需求的满足是建筑的一个基本属性,而在人多地少的基本环境中,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个人的空间需求,对建筑进行合理布置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很多建筑设计师设计出了能最大程度节约空间的微建筑。这些建筑或者非常窄,可在两层楼的缝隙间存在;或者多层空间利用;或者使用薄而坚固的材质,这些设计的中心指导思想都是对建筑室内空间最大程度的利用。设计这些建筑最大的难点并不在于其外观造型,而在于其内部空间的巧妙设计,要保证在小体量空间内,仍能够舒适、自由地生活。处理好这些细部,微建筑将会成为人们竞相关注的焦点。节能是当今社会人们呼声非常高的一个话题,一栋城市高层每天产生的能量消耗数据是惊人的,而这样高能量消耗的背后是城市环境的逐步恶化,而微建筑却能创造非常低的能量消耗,甚至通过高新科技的应用,现代化的智能微建筑可以实现自身能量的补给,无需外部能量的消耗,这也使得微建筑未来将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二、微建筑的构成与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原则
1.微建筑的构成
微建筑类型丰富,按其使用性质可以分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因此人流集散的性质、容量、活动方式以及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要求,与其他建筑类型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也常因为其使用性质的不同,反映在功能关系和建筑空间的组合上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公共建筑通常由主要空间、次要空间以及交通空间组成,因为微建筑整体室内空间紧凑,所以作为公共空间使用的微建筑在内部功能空间使用时会相互借用空间,以达到对整个空间的高效合理利用。作为居住建筑时,通常由卧室、洗浴室、起居室、厨房组成,部分还包括小型阳台。起居室作为居住建筑室内空间的主体对建筑内部空间起到集聚性作用,通常它也是其他空间的交汇处,统领着整个微建筑室内的空间秩序。
2.微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原则
根据微建筑自身尺度的特点,其设计原则为:造型美观时尚且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内部空间紧凑功能完善、各附属设施符合人体工程学、符合现代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具体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微建筑的使用性质、规模和相应的标准确定室内各使用空间的面积配比。室内环境布局应从实际需求出发,并考虑未来发展需要进行调整的可能性。
(2)微建筑出入口应符合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如微建筑做公共建筑使用,在其出入口还需设置无障碍通道。
(3)对于智能设备在微建筑中的应用,在室内外环境设计时应充分预留相关设备空间,同时考虑后期检修窗口,使整个空间环境有机整合。
三、城市现代微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特征
1.造型的时尚性
城市微建筑一般设置在城市空间重要地段和旅游景区等场所环境中,加之其亦为现代城市中的新型环境艺术小品,因此通常在城市空间中展现其外部造型的设计时尚特征,为市民与来宾提供一种面向现代的崭新审美感受,并通过其外部造型设计去适应现代城市和谐环境建设的形象塑造需要。
2.空间的集约性
充当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微建筑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信息交互平台,其为市民与来宾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种类繁多,而设置场所环境空间有限,因此这类微建筑通常在其室内设计中形成空间的整合,以达到集约化使用的目的,并考虑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动态且不断完善的建设项目,在设计时均会采用具有可变性的空间布置。
3.服务的便利性
微建筑的便利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配置设备的便利与易操作,能为人们的使用需要做出智能响应;二是体现在微建筑内部空间的开放与闭合有度,给市民与来宾
快捷、高效、便捷的科技服务感受。
4.建造的通用性
微建筑建造的通用性亦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不同人群的识别使用度,便于批量化生产,以使其建造易于推广;二是强调建造的“模块化”,便于维护中损坏构件的互换组配。
四、城市现代微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实例剖析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未来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将着手加强政府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城市数码岛作为各地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它不仅是城市信息交汇的中心,也是市民、旅游者使用的重要公共空间与交往场所,城市数码岛的设计使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在发展智慧城市探索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下面以武汉东湖听涛景区城市数码岛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为例进行剖析。
1.项目概况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是中国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东湖不仅是中国城市最大城中湖泊,还是国家住建部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其旅游也成为人类共享的资源之一。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今天,如何让智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建构在旅游景区发挥作用,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有待开发建设的一个崭新领域。
武汉东湖听涛景区位于东湖西北岸,是东湖风景名胜区中最早建成的开放景区。景区建有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主体的景点群,还有新建的沙滩浴场,是夏夜人们避暑纳凉、戏水休憩的好地方。景区中的主要风景旅游点还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纪念牌、湖光阁、寓言雕塑园、碧塘观鱼等。
2.听涛景区评析
(1)东湖听涛景区紧邻东湖,美丽的湖水风景成为城市数码岛的潜在景观优势。
(2)东湖听涛景区属于城市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强大,能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因此对城市数码岛的需求远高于其他地方。
(3)东湖听涛景区建成时间已久,景区内许多公共信息服务设计因得不到维护、保养早已破败不堪,亟需美观实用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3.城市数码岛的设计定位及构思创意
根据城市数码岛的功能定位以及它作为智慧城市系统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图4),我将城市数码岛的设计定位于时尚、大气、富有地域特色,设计灵感来源于水珠和水波纹(图5),对于生活在东湖周边的人来说,水最能体现他们的生活气息,而水波纹的形状能让我们联想到信息化时代的无线电波,正是这样的无线电波才将我们与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相连,也正好符合城市数码岛的公共信息服务功能,同时在城市数码岛内部空间采用一体化设计手
法,将数码岛内外空间相连接,这也是我们在城市数码岛外部造型具体设计中将要努力实现的创意(图6)。
图4 城市数码岛功能服务内容
图5 灵感来源
图6 造型过程
4.城市数码岛室内外环境设计
(1)城市数码岛平面图与地面铺装图
1)城市数码岛内部空间布置,选取了自动售卖机、电子地图查询机、广告灯箱、综合信息查询平台、休息座椅、自助存取款机这六个功能模块,对空间进行了很好的运用(图7)。
图7 城市数码岛平面图(单位:mm)
2)城市数码岛内部地面的铺装(图8),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电路板中的图案,这种富有标志性的图案很容易让人们产生联想,在平面上很巧妙地与整个数码岛的氛围相融合,地面材质选用了不锈钢板作为支撑平面,其上铺设PVC地板,耐磨、易清洗。
图8 城市数码岛地面铺装图(单位:mm)
(2)城市数码岛立面与剖面设计。
城市数码岛立面与剖面如图9所示。(3)城市数码岛色彩设计。
城市数码岛造型设计,其单体造型的“色彩”配置,即依据《武汉城市建筑色彩管理规定》和《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控制技术导则》中对风景名胜区、滨水景观区和大型公园绿地周边的建筑色彩控制按“冷灰、暖灰、中灰、重彩、淡彩”五个色系要求,提取东湖听涛景区湖水的碧绿与电信蓝作为城市数码岛单体造型“色彩”配置基调,且从外观造型到室内陈设的每个细节和操作界面,都能够让使用者感受到其“色彩”配置带来的识别便利和时尚魅力。
(4)城市数码岛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提取水珠的体态元素,将其融入数码岛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中,使其拥有现代化的气息。城市数码岛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图10、图11)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图9 城市数码岛剖立面
图10 城市数码岛室内设计效果图
1)数码岛入口。数码岛出入口为了保证门不被雨水淋湿,采取向外倾斜的设计,对雨水进行有效引导。
图11 城市数码岛整体效果图
2)电子地图查询区。进入数码岛后两边的电子地图查询机采用与数码岛外形框架相连的设计,形成空间一体化的有机组构。
3)综合信息搜索平台。该区域的设计也遵循了一体化的原则,搜索平台所使用的桌子直接从地面扭曲延伸出来,显得造型感十足。
4)休息座椅。休息座椅造型的选择与数码岛空间内表面弧度相吻合,不仅形成室内空间的流动感,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而且造型与整个数码岛空间环境相融合。
5)材料选用。数码岛造型设计,其单体造型的“材料”使用,造型主体及内外环境以不锈钢、铝板材和玻璃为主,采用模数化设计以体现信息化与时尚性的造型特点。数码岛内部地面铺装使用银灰色不锈钢板,并在板上铺以白色和灰色的PVC地板,以组合出如电路板的装饰设计效果。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趋于多样化,促使建筑朝着智能化、人性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建筑的出现和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处理狭小空间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建筑整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如何寻找到一条把地域特色与设计相融合的道路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城市数码岛室内外环境的设计实践,我对微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获得了一些探索体验:首先,微建筑的外部造型设计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依托环境进行造型的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微建筑的功能模块选择是由其使用性质以及所处的环境中人群的需求来决定的;最后,微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无论是对微建筑本身还是对整个城市的视觉形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微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具有较高的科技与人文综合性,我国微建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把不断出现的新技术融入到微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中,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卢斯·撕拉维德.微建筑[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2]朱金华.公共艺术化的微建筑设计[J].艺术探索,2014(1).
[3]辛艺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入门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孙俊桥,张跃杉.论微建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J].生态经济,2014(4).[5]刘宇扬,范芷康,林一麟,袁平,郑哲欣.城市微建筑[J].设计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