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界业界推荐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陆雄文博士
宏桥在我院给EMBA上“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已有多年,他讲课的“剧本”就是这本《半面创新》,是宏桥集十年之功磨成。
宏桥出身于软件工程师,职涯前半部分都在编制或领导开发人类智慧的集成——软件系统。几年前他开启了人生新的职涯,即基于自己第一个职涯的经验以及对许多行业创新成败经验教训的研究、思索,提炼发展出他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书中对大量创新案例进行庖丁解牛般的剖析、整理和归集,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但宏桥不仅仅止步于此。他以软件架构师的职业素养,建立起一个由可信案例和数据归纳支持的,有严格可靠的演绎所支撑的完整的、复杂的、精密的系统去回答“创新创造何以可能”之人类大问。
《半面创新》结构严谨,用了大量的示意图来展现宏桥的归纳演绎和架构计算,对于缺乏软件编程知识或系统管理思想的读者来说,阅读与理解本书会有一定的挑战,但宏桥通晓古今中外,文史哲素养丰厚,因此这本书文笔流畅,用词精准,表达优雅,观点新颖,我一口气读来,常有会心及拍案之感,也希望读者沉下心来沿着宏桥指引的路径走完这一寻求创造创新如何落地致胜之道的旅程。
(摘自V4推荐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刘俏博士
认识宏桥是因为他为我院EMBA上课。前期策划过程中,他和我在光华咖啡厅聊了很久,除了聊课程,我们相当比例的时间花在讨论读书、电影和诗歌上。那次聊完,我发现宏桥的诗词功底非常好。理工背景,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多次创业,成年后大部分时间在海外,行为举止甚至思维习惯却依然保留中国传统“士人”之风。宏桥是80年代后期的北大学生,这个园子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子。北大校园歌曲唱道,“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们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我想,宏桥其实就是藏在未名湖底的诗人;而这本书,是他那按捺不住跳出水面的灵魂……
创新已变成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词汇。然而关于创新的宏观层面的描述过多,情怀和意义的讨论压倒了对创新本质的理性分析和对创新逻辑的深刻思考。在微观层面上,这种探索尤为些微,也更显珍贵。《半面创新》的最大价值也在于此——这是一个有丰富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的思考者历时十多年的心血之作。
精心设计的结构,自成一体的逻辑框架,旁征博引,读起来却不费力。作为文人的宏桥的良苦用心表露无遗。我想,一个读者如果能够静心随着宏桥着眼微观却有着缜密结构和宏大诗意的叙述去思考,去重新认识创新的本质和逻辑,就会发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真正有思想的著述,处处机锋,历久弥新,在迭代中带来阅读的快意和思考的重量。宏桥此书正是这样一本著作。
(摘自V4推荐序)
清华全球创新学院前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史元春博士
宏桥关于人类创新创造的深度思考凝聚于《半面创新》,以复杂问题建模的形式建立分析和仿真的半面体系架构,通过创新实践分析系统状态的转换序列和演进规则,揭示创新创造的内在规律。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毛基业博士
无人不想创新,但如何创新?答者寥寥。作者采用全新的视角,基于其软件架构与工程训练和横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背景,以一个方程的形式,辅以旁征博引,系统而清晰地勾绘出一个独特的创新之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讲席教授、BiMBA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马浩博士
宏桥兄:此版甚是Impressive,a tour de force(法语:杰作)account indeed!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溢美之词,只得匆匆抓挠几句,聊以应景:华章熠熠十年剑,周郎肺腑万千言。三级时空创供需,四大导向催爆款。儒道释法正反合,点线面体链极端。跨界想象多诗意,半面创新自翩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青年学者|路江涌博士
近几年,宏桥兄的著作一路拜读下来,深深为宏桥像产品经理迭代产品一样打磨创新思想体系的精神所感动,也为宏桥融合了科技与人文、东方与西方的“半面创新体系”所折服。新版更以“正反合”思想一以贯之,并以图形直观地表达了系统且精深的思想架构,诠释了“半面创新体系”的哲学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相信读者能和我一样,从反复阅读宏桥著作中体会到一位产品经理的匠心精神和管理思想者的家国情怀。
新瑞学院院长、前新华都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何志毅博士
读宏桥《半面创新》赠七绝:科学探底见人文,极品人文美善真。半面创新通二脉,入书不顾月升沉。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EMBA中心主任|张文红博士
周宏桥老师的《半面创新》是一本让人一看就不能放下的书。书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东方融合西方。就如同周老师在EMBA课堂上的风格一样,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李奕滨博士
中国商学院不乏满腹经纶的专家学者,也不乏经验丰富的实践者,唯缺知行合一的跨界创新者。周宏桥老师是这一领域开宗立派之人。本书兼具哲学的高度、行业的深度、学贯中西的广度和厚度,读完如醍醐灌顶!无怪乎周老师的课是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课。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EMBA中心主任|任建标博士
这是一本需读四遍的创新书籍:第一遍快读以领会“半面创新”的脉络,第二遍慢读以掌握各类创新的实操,第三遍耕读(边做笔记边读)以稔熟技术驱动的商业创新方法,第四遍贯读将创新与国学诗词文化融汇一体。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前副院长、EMBA中心主任|林涛博士
周教授原创的半面创新理论有高度、接地气、实操性强,变创新为一种可以带来可靠成果的实践活动,极大地开拓了厦大EMBA、后EMBA企业家学员们的视野,帮助他们变革创新机制,重塑创新文化,实现可持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EMBA/MBA教指委主任|李志宏博士
拜读此书感触良多。在企业发展由成本驱动转型升级到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宏桥兄以博大精深的传统智慧基因来解构商业创新的制胜之道,为中国商界精英找到了根植于中华文明土壤的创新驱动密码。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MBA中心主任|蔡荣鑫博士
拜读宏桥兄十年磨一剑的大作,终于知道他的课程为何在岭南学院EMBA中大受欢迎。这样写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或许只有像宏桥兄这样家学渊博、了解中西哲学、先工程后商业、既研且教的非“象牙塔”内研究者才能做到。
比利时联合商学院(UBI)中国教育中心院长|夏群博士
宏桥不仅是创新实践者与探索者,也是一位诗人和创作家。《半面创新》绝对是经典之作,凝结了他的多年智慧和经验精华,创构了史无前例、让人为之一振的创新体系,引领人们在世界上创造无限价值。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王建民博士
创新是实践的学问。宏桥的体系源于实践、超越实践,堪称实践百科。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院长、教授|陈钟博士
宏桥实践抽象的这套方法论对创新创业帮助极大。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陈晓宇博士
教育应开启人生理想、培养怀疑精神和创新能力,宏桥给出了理想与现实差距间的腾挪之道。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博士
人生只有两大问题,第一问题是找到问题,第二问题是将其解决。宏桥将中华古典诗法创造性转化为创新算法,将待解论域抽象为数据结构,通过虚拟机架构对“算法+数据结构=创新”进行推演以及大脑思维过程精确控制,以计算范式解决“创新创造何以可能”之人类问题,首创了创新的计算主义学说——半面创新。
美国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
宏桥素以才华横溢著称于业界。基于其二十多年的创新实践和博览群书,宏桥将创新内涵成功落实为一个可操作的整体体系。本书将开启中国创新的新篇章。
金山软件创始人|求伯君
宏桥实践悟道的这套“兵法”体系是投向中国的“重磅炸弹”,从今以后的中国,无兵法,不产品。
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
创新落地于产品,好产品是一切公司发展的基础,希望你读了这本书能创新出优秀产品。
混沌大学创始人,原酷6网创始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业中心主任|李善友
如何概括宏桥这本立意高远的书?我引用历史大家黄仁宇的三段论:上看其想象力抽象提纯的创新体系,下看其二十多年创新实践及案例剖析,外看其文史哲人文功底的纵横捭阖。
搜狗CEO|王小川
宏桥基于自己在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做技术与产品创新的“垂直”经验,以及在中国各顶级企业参与创新产品评审与培训咨询并与当事人的广泛“水平”交流,提炼并原创了这套思想体系,极具智慧地借用中国传统文化解决了做产品、做创新这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复杂性问题,给出了系统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完成了“创新一把手、全局总操盘”的作品定位。
我期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不仅仅体现在GDP上;我更期待,像这种开宗立派、赋予中国传统智慧在新时代以新实践、新内涵、新意义的作品能走向世界,成为大国复兴之路的一部分,成为全球主流智慧、主流文明的一部分。
(摘自V3推荐序)
清华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启迪创投合伙人|薛军
创新是当下中国最热门的话题,而当前市场上的创新书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学者的专著,另一类是企业家的体会或传记。前者多理论而少实践;后者多实践而缺少总结提升,同时,这两类书都缺少历史视角和哲学高度。大哲怀特海曾言,“我们这个世界的悲剧就在于有想象力的人缺乏实践经验,而有实践经验的人又缺乏想象力”。宏桥的著作就是其基于一线创新实践、理论想象力和历史哲学三者融汇的提炼与创造,纵横捭阖、条分缕析,使创新重归人类基于兴趣的追求之本能。
宏桥写作创新视角独特:他是工程师出身,亲身参与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创新企业微软和中国本土最具技术创新力的企业科泰世纪的操作系统的开发。同时,尽管宏桥是北大计算机系高材生,然而出自学者世家自幼便打上文史诗艺的底色。最后,宏桥的理想主义色彩很浓,这是大凡做创新之人的最突出标志。
(摘自V2推荐序)
微软中国前总裁|高群耀博士
我在微软中国任职总裁期间,宏桥是总部MSN产品组的技术开发主管,第一次注意到宏桥是在我任内启动的“Microsoft Architect 2000”项目,宏桥作为总部专家来华为中国培养高端架构师人才。
宏桥回国前夕,我们在雷德蒙德吃饭,在席间和我讲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时,已有了一些大的体系框架。回国后这几年,我们也通过几次电话,彼此都很忙,也没再见面,直到2009年的再次见面就见到这本大作了,让我惊喜的是宏桥扎根实践前沿高度抽象出来的这套思想体系,立论卓尔不凡,体系简洁完备,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原创的技术与产品创新体系。
(摘自V1推荐序)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李琪博士
和宏桥结识是在2002年我以访问学者赴美的西雅图站,一个周六,宏桥在其房子后花园为我专门举办了一个北大在微软总部的四五十人的校友聚会,使得我与各产品组都能交流,不虚此行。再次见面则是他回国后的2008年,在西安交大承办的全国高校电子商务联合实验室年会他受邀做主题演讲“如何创新创造伟大产品”,引起巨大的轰动,我鼓励宏桥把演讲扩展成书。
一切知识来自实践,当然需要通过一次或多次的归纳与演绎,才能将实践知识结构化,从而形成整体体系和概念框架。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宏桥是如何捕捉信息、寻找关联、积累认知、条分缕析,同时又回到实践检验而整体穿透,最终完成系统化抽象,形成概念性整体认知的。本书既有学术界“知”的思想性、系统性,又有产业界“行”的实操性、简单性,同时把现代高新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不得不赞叹作者文理贯通、工巧能事、中西结合、运用自如的道行大焉!
(摘自V1推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