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茫茫的宇宙到底由什么构成?从人类祖先对世界的好奇、惧怕、茫然到科学家、哲学家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探索,都维系着从总体上把握物质世界的认知情结。人是世界的一员,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哲学的核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自然、社会、人类、实践活动都是物质世界的不同表现形态,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发展的物质的属性。人作为“万物之灵”的魅力在于,人能以实践的形式能动地改造外部世界,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提升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的科学解答,构成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
(一)物质
1.哲学物质观的发展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问题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产生之前,唯物主义有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分。物质范畴也就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范畴之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大多凭直观或“天才的直觉”认识到世界的物质本原,并把它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古希腊的泰勒斯看到自然界万物都离不开水,于是就认为物质就是水,水是世界的本原。中国春秋时期的《管子》中的《水地篇》中也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的始基是火。他说,世界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的、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有人认为世界万物由几种具体实物组成。在古代中国,西周时就已盛行“五行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古印度则有地、水、火、风构成万物之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论”。德谟克里特认为,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论尝试从物质内部组成的结构方式去把握其外部可感觉的形态和属性,是现代物质层次结构论的思想渊源。汉代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天地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元气自然构成的,元气是自然界原始的物质基础。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具有人类童年时代的纯真与幼稚。一方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一开始就执着追求从自然本身探究其本原,都是从物质本身来说明物质,而不是把物质看成是精神或神所创造的,因而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是唯物主义的。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物质观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朴素的,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也很难解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这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欠发达,人类的认识尚处于低级阶段所造成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开始取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唯物论传统,在自然科学实证基础上又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和猜测性。从牛顿“微粒说”在经典物理学中的支配地位,到道尔顿化学原子论在实验基础上的创立,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成就和方法给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以重大影响。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原子是世界的本质。这是以一定的自然科学材料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在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再加上缺乏辩证思维和实践的观点,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它把原子这一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看作一切物质的属性。这就必然经受不住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另外,由于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的意义,近代唯物论物质观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不能解释社会的物质性。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这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不起实践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不能驳倒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中的合理思想,克服了其中的局限性。在总结全部科学材料,特别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基础上,科学地规定和说明了物质范畴,形成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上的具体物质形态一方面千差万别,纷繁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共同本质、共同特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无论实物的和非实物的、自然的和社会的、过去的和现在的、已知的和未知的、无限大的和无限小的,也不管它们的具体结构如何,形态怎样,一切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认识也好,不认识也好,需要和喜欢也好,不需要和不喜欢也好,物质都是实实在在地客观存在着的。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物质是人的感觉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当然,有些事物,如夸克以及更小的微观粒子,是我们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通过人们理性思维去认识它,把握它。由于人类实践活动和科学技术条件等限制,目前还有许许多多未解之谜,但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会被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因此,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只有这样,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这种辩证性表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研究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它具有暂时性和可变性。而哲学的物质概念揭示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不管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本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同时,哲学的物质概念根源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又高于它,并给它以指导。在20世纪的科学发展中,人们对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大大前进了。人们凭借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发现了更多的物质具体形态,例如,过去人们认为自然界具有固态、液态、气态,而现在发现还有等离子态、超固态等。人们从对原子结构的研究,发展为对基本粒子、夸克模型和顶夸克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物质具有复杂多样的结构和属性。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必将进一步证实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而且将进一步深化和丰富辩证唯物主义及其物质概念。总之,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体现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
(二)物质的存在方式
1.物质与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既包括物体位置的移动,如车船的行驶、日月星辰的自转和公转等,也包括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如天体的演化、生物的进化、社会的变迁等;还包括人类思维的物质器官大脑的运动等。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基础;运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都是无法想象的。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成果证明,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从微观粒子到巨大的天体,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没有一种东西不是处于永恒的运动中的,运动是普遍的、绝对的。运动绝不是物质的偶然的外在的可有可无的属性,而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离开运动去考察物质,认为物质世界是静止的,即使有运动,也只是机械运动,否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多样性,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如自然科学家牛顿在寻找物质运动的最后源泉时,便得出了上帝是“第一推动力”的荒谬观点。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运动一定要有运动的主体。就是说,一定是什么在运动着。各种运动的主体,只能是物质。机械运动的主体是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主体是宇宙天体以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和场,化学运动的主体是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生命运动的主体是各种生物体以及蛋白质、核酸等,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思维和精神运动的主体是人脑,等等。可见,只要说到运动就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必然离开物质去看待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他们把运动都看成是精神的运动。传说在我国唐朝一个寺院里,发生了一场争论。寺院门口挂着旗幡,山风吹来,旗幡飘动。一个和尚说这是风在动。另一个和尚说,这是幡动。于是争论不休。一个名叫惠能的和尚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人的心在动。实际上,他也是把运动看成是精神的运动。其实,任何运动都不能离开物质,即使思维的运动,也离不开人脑这一物质器官。当然,人们对运动主体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历史上,在刚发现电和光的运动的时候,人们不知道这些运动的物质主体是什么,唯心主义者便说,这是没有物质的运动。然而,事实驳斥了这种唯心主义观点,后来终于发现电运动的物质主体是电子,光运动的物质主体是光子。科学已经充分证明,只有客观实在的物质才是一切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2.运动与静止
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同时又承认在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状态,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一般来说,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第二种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但事物在产生之后到灭亡之前,其根本性质是不变的,这种质的稳定性就表现为相对静止状态。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总是包含着绝对运动的一面,不运动的纯粹静止是没有的;反过来,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没有相对静止的纯粹运动也是没有的。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运动观。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两者都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在事物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才能说明某一运动是什么事物的运动和什么形式的运动,才能找到衡量该运动的尺度。不承认有相对静止的存在,就会将运动说得模糊不清,从而会从否认相对静止走向否认绝对运动。
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姿百态,是物质世界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但是,只有在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的一面,各种各样的事物才有可能因区别而存在,并且由此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恩格斯指出静止是生命产生的条件。
第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可能。例如,社会稳定是一种相对静止的形式,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就要认识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首先,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同样,没有发展也就没有稳定,稳定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有发展。其次,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再次,发展与稳定相比较,发展是主要的。
3.时间和空间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如果你想要自己所播种的农作物有一个好收成,那么就必须根据这一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当的土地和播种时间,并根据土质和季节来进行施肥和管理。军队打仗也是一样,为了迅速摧垮对方的防线,就必须在发起进攻以前尽量摸清对方虚实,侦察好对方的火力配备,以确定适当的进攻时机和突破区域。这就是我国古代兵书上所强调的“天时地利”。
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认识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古代人们仰望苍天,以为一片皆空,便称之为“天空”。古代有的人于是认为空间就是“虚空”或“真空”。近代有人认为空间是容纳物质的空匣子。关于时间更是古代哲人们遐想的课题。人们一方面承认时间无处不在,但另一方面又认为时间是无影无踪、无声无息、神秘莫测、难以捕捉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时间是运动前后的表现。近代有人主张,时间是纯粹持续性的流程。我国古代哲学家也对时间做过解释,如《墨子·经说上》说:“久,合古今旦暮。”宇宙这个名词,在我国古代就包含时间、空间的意思,所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四方上下就是指空间中的四面八方,往古来今指时间的过去、现在、将来。这说明,历史上人们对时空问题做了有益的猜测和探索,但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逐步发展并日益精确化,做出了科学的说明。
时间就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它表明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运动过程和另一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一事物存在和一种运动过程的长短持续。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维”这个字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完全地加以量度”,有几维就是必须用几个量来量度。时间的一维性通常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用一个数量完全地把它量度出来,表示出来。另一个意思是说,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时间的流逝总是沿着过去—现在—未来这一“直线”前进,并且是一去不复返的。古人常以“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样的至理名言,来说明时间的不可逆性要人们珍惜时间。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且它和周围物体也总是存在着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因此,要说明某一物体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例如,要说明珠穆朗玛峰的空间位置时,需要说明它所处的经度、纬度以及与地面的距离即高度。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常常使用“多维空间”的概念,如物理学上的“相空间”和色度学上的“颜色空间”,都只有比喻或模拟的性质,它并不表示现实的空间是多于三维的。
现代物理学还常常使用“四维世界”的概念,并不是说空间是四维的,而是说事物存在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中。因为要描述宇宙天体和空中飞行物,必须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的四维时空连续区才能进行。“四维世界”的概念,说明了具有内在联系的空间、时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的原理。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但直径仍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就是说还有一定的空间。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中性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的。微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体当然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时间、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宇宙空间充满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除了各类实物之外,还有各种场,如引力场、电磁场等。场也具有广延性和持续性。时间、空间的度量就与物质的运动相关。如测定宇宙间天体相互距离是用光运行一年的行程,即光年作单位的。对普通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定,都用电磁波以及其他基本粒子波的运动来测定。测量时间的单位年、月、日等,是靠天体在空间的运动来确定的。
人类实践和现代科学以日益丰富的材料证明,必须以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才能真正把握时间和空间的本质特征。在这方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狭义相对论证明,时空特性是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考察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的物体时,静止坐标系统的观察者就可以测出,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它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缩短(时钟速率会变慢),也就是说,它的空间延伸就会缩短,而时间的持续会延长。狭义相对论还说明两个事件“同时”的相对性,即“同时”或“不同时”只有和运动着的物质系统联系起来才能确定。在一个坐标系里看来是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另一个坐标系里看来就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出时间和空间与引力场的关系,认为引力场存在的宇宙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没有引力场存在或者引力场很弱的时空则是平直的时空,而且物体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引力场愈强,则时空也愈弯曲。这样,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的关系,证明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密切关系。
物质运动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决定了作为它存在形式的时间与空间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物质运动是无限的,决定了时间、空间也是无限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是运动着的物质无限性的表现。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时间的一维持续性是不可穷尽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限发展的过程,所以宇宙在时间上也没有开端和终点。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空间三维的广延性是不可穷尽的。整个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物质存在的各种具体形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又都是有限的。任何一种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及其运动都是整个世界的一个部分,都处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它们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也都具有各自特定的形状、体积或规模,并占据着相应的位置。不论各个宇宙天体,还是各种微观粒子,甚至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都是有始有终的,在空间上都是有边有际的。
时间、空间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对立统一。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是通过有限而存在的。宇宙中每一个具体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数量是无数的,它们的转化、发展也是无穷的。正是无数有限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物质世界;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构成了物质世界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总之,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的,离开了一个个具体事物的有限时间和空间,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任何有限的具体事物都包含无限的层次,正如《庄子》所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任何有限的具体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的界限,然而由于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不断地、无止境地突破原有的界限,由一种事物转化为另一种事物,从而趋向无限。这种无限的趋势,并不是存在于有限之外,而是包含于有限之中,无限是对有限的超越。
第三,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全体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不能把时空无限性狭窄地归结为相同要素的简单相加,而应理解为具有无限丰富的具体内容,不断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不可穷尽性。因此,要真正把握时间、空间的特性,不能光靠经验事实,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从有限中把握无限,从相对中把握绝对。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重要条件。如果否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主张时空的有限论,就会引出一个超时空的神灵的世界,给宗教唯心主义留下地盘。由于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有客观性、绝对性,任何一项事业总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有一个时空观念;又由于时间和空间具有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事物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合理安排和使用时间和空间,使其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效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在我国初露端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我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了,时间的节奏加快了,这就要求我们利用时间和空间的新特点,不失时机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进步事业多做贡献。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每个正常的人,都能够感知所接触到的事物,能思考问题,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等。这些意识现象是不是从来就有的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是科学上和哲学上长期争论的问题。历史上不少科学家、哲学家就这个问题作了种种猜测和探讨,为正确解释意识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但是,以往的哲学都未能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
(一)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科学研究成果,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在地球这个自然物质世界上,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自然界的无生命物质都具有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的反应特性,即物体由于其他物体的作用而产生机械状态、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的改变。例如,潮汐是海水对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引力变化的反应;矿石呈现不同的色彩,是矿石对氧化作用的反应。我国黄山岩体直立,陡壁如削,坚石峥嵘,姿态万千,这是亿万年来,特别是近三百万年来在日晒、雨淋和冰川作用下留下的“痕迹”,是对日晒、雨淋和冰川作用的反应。
地球上无生命物质经过长期发展,产生了有生命物质,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即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低等生物,包括原始动植物都具有的一种对外界的反映形式。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光线、温度、声音、水分、肥料和食物等构成的刺激发生反应,如植物的枝叶总是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它的根系扎向土壤中有水和肥的地方;变形虫碰上食物就包围并吞食它,遇到不利因素就迅速避开,等等。
在物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它说明,从非生命物质的反应形式到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的产生,是物质世界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样,就驳倒了一切唯心主义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生命和意识的根源的观点。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低等生物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比较单纯,因而它们只需要,也只具有刺激感应性。随着生物自身的发展,它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刺激感应性已经不能适应外界环境以维持生存。在这种条件下,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产生了动物的感觉。动物的感觉有自己的物质基础,这就是专门反映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例如,蜘蛛能感觉到落入蛛网里的苍蝇、小虫等引起的振动,蜜蜂能感觉到花儿的气味和颜色,响尾蛇能感受红外线辐射,等等。
随着低等动物发展到高等动物,高等动物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进一步复杂化,而且有了神经系统的指挥中心——大脑,于是其反映形式由感觉进一步发展为动物心理。动物心理是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形成对客观环境的综合反映。动物心理不仅包括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例如,狗能把其感觉到的许多特征,如声音、服饰、气味等综合起来,认出自己的主人,狗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在喜怒的情绪上面。
由哺乳动物进化到猿猴,它们的大脑已相当发达,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最高阶段。猿猴不仅能反映事物的个别特征,而且能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间的联系。例如,黑猩猩能对水果和蔬菜进行简单归类;猴子能以自己的器官对天然物进行简单加工以攫取所需的食物;猿类除了通过姿势、面部表情和声音交流情报外,经过训练还能学会一定数量的手势和符号语言同人交往,甚至在实验者设计的电子计算机上运用符号语言与人进行交谈等。这些行为说明猿猴已具有意识的萌芽。这种意识的萌芽还不是人的意识,但人类意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高等动物的进一步发展,是人类的出现;对物质的反映形式也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了人类意识。这是一次巨大的质变。人类意识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人类起源的历史说明,距今约1500万年以前,从猿类中分化出一支高度发展的类人猿。后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类人猿中的一部分,从树上来到地面上生活,并且逐渐学会直立行走。由于直立行走,它们的前肢和后肢的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前肢担负起类似人手的工作。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类人猿由使用天然工具进入到制造工具,使它们的“手”变成了人的手,它们的活动变成了人类的生产活动。这样,主要依靠自己生理器官来适应自然界的动物,就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改造自然界的人类。
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劳动。在从猿到人、从古猿脑到人脑、从古猿的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的生产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必然要交往,这就需要相互交流思想。例如,原始人集体狩猎,就需要齐声呐喊,协调行动,而捕获猎物以后,又需要加以分配等。所有这些,都需要集体协商,需要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这时,人类已经达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便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有了语言,人脑可凭借词来根据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使猿脑变成人脑,脑容量越来越大,脑的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严密。同这种变化相适应,感觉器官也进一步趋于完善化,能够感觉到一般动物所感觉不到的东西;它们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周围世界中获得更丰富的感觉印象。这些印象又在语言的帮助下,巩固和积累起来。这样,终于形成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从而产生了人的意识。同时,生产劳动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提高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使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日益多样化。总之,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人的意识,同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相比,具有全新的特征。理解这一区别的关键是意识的社会性。意识从来就是社会的人的意识。离开了社会,离开了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做出科学的说明。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离不开物质的,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的特征。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懂得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揭示了意识的产生是经过人脑对客观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的一种生来就具有的反射,它是一种本能活动,不需要后天的学习。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动物自身活动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是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通常把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以外其他动物的唯一信号系统。人不仅和动物一样,具有第一信号系统,而且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信号的信号。人有了第二信号系统,反射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般动物所无法比拟的程度。如“谈虎色变”,就是人类特有的反射现象。人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就是意识。
4.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好比是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外在的客观世界打交道,使人脑和其他反映器官同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才会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把握,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则是主观的。例如,意识可以表现为感性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理性的形式;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是以感性形式把握的事物现象,还是以理性形式把握的事物本质,都是客观存在的。
(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由于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的反映就必然带有特定个人或主体的主观色彩。个人的经验、社会地位、动机、兴趣和情绪乃至知识文化背景的不同,都会使人们之间的反映表现出差异来。因此,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能是近似的反映,有时甚至是歪曲的反映。然而,任何一种反映,不管是正确的还是近似的、歪曲的反映,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一种意识,即使是最荒唐的意识,也总具有它的客观原型。奇异的神话幻想,荒诞的宗教迷信,五彩缤纷的理想境界,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生活的世界去塑造想象的世界、未来的世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是对意识本质的科学规定。意识的这一本质,体现了人对物质世界把握的能动性。
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比如,同样以人为对象,解剖学家反映的是人的生理结构,美学家注重的是人的形体或精神的美感,社会学家研究的是人的相互关系,伦理学家注意的是伦理和道德规范。人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因此,人的意识不仅有深浅之分,正误之别,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可以因人而异,而且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都会有不同的主观选择,表现出差别性来。不仅如此,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客体,而且能预见、预测未知客体存在的结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在观念中建立一种理想的或幻想的客体。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不仅扩大了这种观念的创造活动,而且也为这种活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人们往往把这种反映称之为“超前反映”。在科学认识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它使科学获得了相对独立于实践发展的能力。
第二,人的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不仅创造性地反映世界,形成主观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人依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确定付诸实际行动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方法,并且凭借使意识物化的物质手段,去改造世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改造世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人有意识地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世界上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的意识以来,我们周围世界的面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所处的自然界已不是原来的洪荒世界,而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人化自然”。人离开动物界越远,就越是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第三,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关于意识或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人类早就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这方面更有独特的贡献。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于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可以引起或者抵制人体生理和精神的疾病。
意识的能动性并不限于以上一些特点,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顿悟等非理性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式,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一般说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一种是促进事物发展,一种是阻碍事物发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意识毕竟不是世界的本质。决不可任意夸大意识的作用,决不可混淆物质与意识作用的界限。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把握不论多么巨大,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客观实际包括客观事物本身及其运动的规律。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遵从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至于改造世界的活动,更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手段。没有现实的材料,人的意识创造不出物质的东西。意识只有以物质资料为基础,凭借一定的物质手段,如工具、仪器,才能使其转变为改造物质世界的力量。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对人来说,人类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内部世界,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外部世界。外部世界、自然界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抽象存在,而是处于人的活动联系中的现实存在。外部世界、自然界按其与人的活动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未认识的外部世界。这一部分离人最远或人知道得最少,如在总星系之外的天体是什么,基本粒子中比夸克再小或更小的层次是什么。这些也就是无限大的事物的存在和无限小的事物的存在。人们现在虽然不能凭感觉直接把握它们,但是可以靠抽象思维的能力来认识它们,规定它们。同时,人类根据自身的科学活动来逐步认识这个未知的外部世界。
二是有所认识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迹未到过,但通过实践和科学间接有所认识的东西。例如,人们已经看见过的星体,特别是太阳及其他行星,虽然至今尚未印上人类的踪迹,但人类已通过肉眼观察、望远镜及其他仪器对它们有了一点认识。
三是认识所及、人迹所到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直接有所认识,人迹到过但还没有经过人类开发的东西。例如,月球、高山、深海、南极、北极等地,虽然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直接认识,有了人的踪迹,但这些地方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没有打上多少人的烙印。
四是人化的外部世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过这一概念,即人化自然。通常指经过人类的认识、加工和改造过的自然,它是指虽然仍基本保持其原始状态,但面貌已大为改观的那部分自然物,例如人们食用的粮食、水果、蔬菜、牲畜等各种农牧产品以及生产它们的农田、水塘场、果园、森林以至江河大地等。这些东西的人化程度诚然各不相同,但已深深打上了人的烙印。
五是人造的外部世界。这指的是人们依据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利用自然的物质条件创造出来的、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即所谓“物化智力”。如古代的车船、器具,近代的火车、轮船、飞机,现代的宇宙飞船、电子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等等。这类东西,有的在自然界中最多有其原型,成型的东西是人所创造的。例如,桌椅板凳、桥梁房屋,显然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某些东西制造出来的,但自然界中并无现成的自生的桌椅板凳、桥梁房屋。有些东西在自然界中根本没有原形,完全是人在掌握了自然规律后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如果说飞鸟还可以勉强说是飞机的原型的话,宇宙火箭却很难在自然界中找到什么原型。可视电话、数码电视、信息高速公路等完全是人创造出来的。
以上五个层次的界限不是绝对分明的,是在不断变动中的,有些层次之间有包含关系。它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的划分是以人的活动作为参照系数;它们又都是统一的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们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都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由于人的活动的参与,整个世界具有了十分独特的性质,即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一方面,世界的具体物质形态无限多样。不论是宇观天体,还是宏观和微观的事物,不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不论是自然的物质形态,还是人类社会,不论是天然的物质形态,还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形态,不仅其横向结构上无限多样,千差万别,而且纵向过程也是无限多样,千差万别的。这是客观世界各种不同物质运动规律综合作用的结果。自从人类诞生以后,这些物质运动规律又通过人的活动集中地体现出来。人的活动成为物质世界多样性最集中、最全面、最深刻的体现。
另一方面,物质世界又是如此微妙:多中寓一,异中有同,差别中有一致。正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同国王谈论“相异律”和“同一律”时所说,天地间既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又没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即使两片树叶,看上去无论怎么不同,但毕竟都是树叶,总会有其共同之处。世界上的事物在性质和形态上是有差异的,但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在外在的现象上是多样的,但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所以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统一于精神,也不是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者某种结构、属性,而是统一于提摄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物质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表现形态,宗教迷信宣扬的“上帝创世说”、“神主宰一切”、“天堂”、“地狱”、“神灵鬼怪”以及种种迷信活动,都是荒诞的。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本质归于精神,以此来说明世界的存在和变化,是站不住脚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意识和精神的东西是派生的,把世界归结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本质的二元论、不可知论以及形形色色的所谓“第三条路线”的哲学流派也都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既然在无限多样的统一的现实世界中,人和人类社会都是高级的、复杂的物质形态,人的活动是它们的最基本的运动形式,那么,机械唯物主义否定人、人类社会和人的活动的客观物质性,否定人、人的能动性也是错误的。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方法的重要前提。物质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即多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的集中统一,又要做到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在这方面。邓小平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例如,在社会主义的模式上,他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模式,我们应当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又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在和平统一祖国问题上,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等等。所有这些,从方法上看,都是对统一性与多样性方法的运用;从实质上看,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原则,又注意了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