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西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市场经济繁荣活跃,城市面貌今非昔比,对外经济日趋活跃,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稳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
(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加速扩张。西安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25.35亿元扩大到2012年的4369.37亿元,翻了七番多。1989年生产总值超百亿,1998年跨过500亿元,2004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分别跨过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台阶。随着总量的扩大,跨千亿台阶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改革开放前,西安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速度仅为7.6%,1979—2012年,则以年均12%以上的速度递增,高于全国及全省平均增速。分时期看,“五五”“六五”和“七五”期间分别增长6.0%、10.7%和9.6%,“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分别增长13.8%、13.6%、13.5%、15.0%和11.0%。从2001年开始,西安GDP增速连续11年保持在13%以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在调整中均得到长足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工业实现较快发展,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2012年,西安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9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893.79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79.99亿元,增长12.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245.7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1.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19.0∶57.6∶23.4转变为2010年的4.3∶43.5∶52.2。由长期过度依赖重工业的“二三一”模式逐步转变为服务业占主导的“三二一”模式,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金融、房地产、信息传输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促使第三产业迅速壮大。199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00年,西安成为继广州之后,副省级城市中第二个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的城市,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速形成。
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12年,西安市人均GDP达到51088元,比1978年翻了七番多。从1999年到2005年,七年实现人均GPP从1000美元到2000美元的跨越;2005年到2008年四年跨过4000美元,2008到2010年三年又跨过5000美元。之后,用了2010年到2014年四年时间,实现了过百亿美元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西安地方财政收入仅为6.33亿元,2012年达到753.0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于2013年超过500亿元。2012年,西安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34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4.29亿元,增长13.0%。同时,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08年,单位GDP能耗下降6.65%,为最大降幅。
(二)产业支撑力显著增强
农业农村突破发展。农产品供给稳步提升。1978年,西安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6.54亿元。2010年达到227.1亿元,是1978年的34.7倍。在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近20年一直稳定在175万吨以上;年人均占有粮食保持在200斤以上;蔬菜产量445.43万吨,是1978年的9.8倍;园林水果产量134.77万吨,是1978年的40倍;猪肉、牛肉、羊肉、禽蛋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3.9倍、122倍、113倍和32.7倍,禽肉产量比1990年增长3.2倍。形式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渐被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所取代。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高。粮、经面积之比由1978年的84.9∶15.1调整为2007年的77.4∶22.6。2007年,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174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252个,带动农户40多万户。以“四大版块”“十条产业带”为支撑的区域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368个,占全市行政村的11.8%。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财政支农资金达8.55亿元,是2003年的3.6倍,是1978年的78.6倍。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使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农村面貌焕然一新。99.6%的村通公路,100%的村通电话,93.7%的村通宽带互联网,100%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农村的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在取消农业税、增加粮食直补等政策基础上,增加6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补助的新措施。
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1)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重化工业特征明显。全市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3.8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893.79亿元,年均增速12%以上,高于全市GDP年均增速。2007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80.12亿元,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6%。(2)大企业集团成为发展亮点。1978年年底,全市有大中型工业企业80家。到2007年,大中型企业达165家。2007年,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8.3%、80.1%和85.0%;产值上百亿元的企业2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26家。产品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2007年与1978年相比,饮料酒产量增长58.4倍,水泥增长64.8倍;铝材增长101.6倍,汽车增长226.2倍,变压器增长16.1倍。原煤、液化石油气、精炼食物油、乳制品、空调器用压缩机、程控交换机等16种新型产品的生产从无到有,产量逐年增加。目前,全市有中国名牌产品18个、陕西名牌产品116个。(3)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航空航天、通信设备与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为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支撑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07年,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增加值131.8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2.1%。
主导产业引导作用明显突出。依托“四区一港两基地”平台的带动作用,近年来,西安加大地方投资和引进外资项目的力度,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五大特色产业,并通过强化自身素质和提高相互“融合度”,促进五大产业由“特色”到“支柱”再到“主导”的转变。2007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750.8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2.6%。
第三产业迅速壮大。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79.99亿元,年均增长13.0%。以金融、会展、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长。其中,金融业增加值817.88亿元,占GDP的10.9%,成为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大行业,更是西安的主导行业;以新业态、新产业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50.34亿元,同比增长24.3%,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成为拉动GDP增长的新引擎。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2012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78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4.39亿元。其中,外汇收入7.49亿美元。随着2007年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曲江新区的成立,西安文化产业加速发展。
(三)发展承载力显著增强
发展空间逐渐扩展。1978年至2007年,西安建成区面积由95平方公里增加到268平方公里,增长1.8倍。1983年,临潼、蓝田、户县、周至、高陵五县划归西安市,全市土地面积由2441平方公里增加到10108平方公里。2002年年底,西安与咸阳市正式签署《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书》,落实全省“一线两带”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关中城市群”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区域发展规划,增加了西安发展腹地,拓展了西安发展新空间。
发展载体不断增加。自199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西安相继建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图6 2009年4月9日,陕西省加快推进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动员大会召开
2004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第一无水港,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平台,以金融商务中心为支撑,以现代物流业为龙头,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抢占金融业、物流业、会展业、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合力打造西安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水资源总量由2001年的22.14亿立方米增加到27.0亿立方米。森林资源由1993年的347.75千公顷增加到508.39千公顷。万人拥有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0.19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0.32平方公里。以西安为辐射中心、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速公路运输网已经形成,截至2007年年底,西安已建成高速公路286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672公里,是1978年的2.8倍。咸阳国际机场航线已增加到149条。
与1978年相比,2007年,邮政完成函件和汇票业务分别增长87.9%和39.3%。固定电话用户由1.39万户提高到56.5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从1992年的4136户发展到664.58万户。到2007年,互联网宽带用户已发展到58.62万户。
(四)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商品市场健康发展。随着消费品市场由计划经济的凭票供应向农产品市场的放开搞活,再到物资市场开放,改革开放前那种市场流通主体单一,国有和集体垄断经营的局面彻底改变,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大流通格局,逐步形成并完善。相对单一的传统百货店、副食店销售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连锁经营店、专卖店、大型超市所取代,这些又被大型商贸综合体、网上零售等新业态不断冲击。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千亿,2012年,达到2236.06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
金融市场发展活跃。金融市场由起步到发展,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日臻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资本充足率稳步提升,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经营效益大幅提高。2012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285.96亿元。2012年,全市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总额8812.15亿元,拥有上市股份公司29家,上市总股本219.02亿股,总市值1780.31亿元。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171.75万户。2012年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48家。其中,财产险23家,人寿险25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07家。全年保费收入176.78亿元,比上年增长6.8%。
房地产市场成熟完善。20世纪90年代后,房改全面启动。到2000年年初,福利分房制度终止,货币化分房方案全面启动,直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765.0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2.4%。各类房屋竣工面积1626.25万平方米,竣工率11.5%。共有1122个城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率53.8%。
非公经济不断壮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总量逐年攀升,规模逐步壮大。2012年,新增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2.65万个,累计达到8.26万个,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2245.75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51.4%。
(五)开放带动力显著增强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1987年西安开放口岸时,地区进出口总值仅为1.36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市进出口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西安市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2014年,突破200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从以农副、轻纺产品为主的初级、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14年3月,西安正式获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同年10月,依托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跨境出口业务,并开放网上试点平台。
吸引外资能力增强。随着1983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长安尼龙拉链厂和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西安金花饭店的批准设立,西安迈出引进来的步伐。继大连之后,在上海、深圳、成都之前,又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正式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金牌,西安第一次走在了全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英特尔、力成、美光、应用材料、三星、施耐德、高通、GE等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华为、中兴、中软国际、软通动力等众多国内龙头企业落户西安,带动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幅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3年的800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4.78亿美元。西安对外经济发展迈上崭新平台,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
国际知名度提升。欧亚经济论坛和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等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加之有力有效的城市宣传,更使得西安这座古都散发出既有古韵又有现代感的特殊魅力。在增进国内国际交流的同时,有力带动经济和城市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2013年,西安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突破一亿人次。
图7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
(六)城市服务力显著增强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西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3.32亿元,1983年超过10亿元,1995年达到103亿元,2003年接近500亿元,2006年突破千亿元,2012年已达4243.43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以石砭峪水库、黑河引水工程为代表,30多年来,西安实施了多项水利工程,加大城市配水管网改造力度,城市供水能力明显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西安的水荒难题。至2010年年底,西安市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90年的137.8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39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从1990年的180.3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741.1万人;全市拥有城市道路1128条,桥涵204座。其中,跨河渠桥31座,立交桥53座,隧道6座,人行天桥106座,地下人行通道8座。城市道路总长度1380.22公里,总面积3716.33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5.01平方米;城市供水管网长度2416公里,供水面积180平方公里,日供水能力248.1万立方米;城市排水管渠1168条,总长度1334.1公里。其中,污水管道长647.2公里,雨水管道长618.2公里,合流管道长68.7公里;城市地铁二号线基本建成;城市天然气高中压管网达1770.05公里,年供气量达11.84亿立方米,气化普及率达99.32%。城市集中供热管网长度达429公里,供热面积4698万平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48%,道路广场保洁面积6290万平方米,全市拥有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59个,建成区拥有园林绿地1044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325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202公顷,绿化覆盖率40.43%,绿地覆盖率31.99%,道路绿化率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低洼地区改造47处,拆迁2.1万户,拆除各类危旧房屋134万平方米,新建房屋230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120个,棚户区改造30个,拆除面积2778.8万平方米,建成452.8万平方米5.3万套房,回迁安置3.4万户,14.52万人。
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加强。西安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非农产业,农村和农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安市以积极发展都市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精品、籽种、设施、加工和观光农业,建设农业四大板块、十二条产业带,着力构建五条龙形产业链,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粮食总产连续创历史新高,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加大“一村一品”的实施力度,涌现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村。按照农村产业分布和村庄形态,初步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村办工业、文化旅游业、商贸业和都市型村庄的发展格局。坚持规划先行,以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四改”(改水、改灶、改厕、改圈)、“五通五化”(通电、通油路、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和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住房优化、环境美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2015年,西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累计共完成硬化村内道路4359.2万平方米,修建村内排水渠795.8万米,安装村内照明灯杆167240个,修建村内垃圾台(桶)274762个,建设村级文化广场面积达345.5万平方米,改厕44.4万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实施了20个整村推进项目,完成5783人移民搬迁,5.7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
(七)共享效力显著增强
就业人员大幅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就业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工作中一直占据突出位置,多项就业政策的实施,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城镇就业人员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自2003年以来保持在4.3%以下。分配政策日趋合理,在岗职工工资稳步提高。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从1980年到2012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4元增至2012年的29982元。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40元增至11442元,翻了六番,年均递增13.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大幅增加。197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仅2.57亿元,1993年末超过100亿元,2003年超过1000亿元,2012年达到4369.37亿元,同比增长11.8%。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汽车、金银珠宝等高档消费品成为新宠,城市消费由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80年的406元提高到2012年的2998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72元提高到10964元,翻了近五番,年均递增11.9%。2012年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2.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78平方米。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30多年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截至2012年年末,30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实现“应保尽保”。自2005年西安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农村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2007年年末,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覆盖。2012年,全市参加新农合人数达到397.5万人,参合率达97.72%。
(八)社会合力显著增强
科技事业蒸蒸日上。从1978年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1995年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再到2006年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基地,西安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体制改革力度逐步加大,科技事业蒸蒸日上。2012年,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37项。其中,高新技术专项26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216项。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18家,支持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19家,实施区县工业科技引导项目10个。全年技术市场交易额303.75亿元。申请专利量15029件,专利授权量3475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再到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西安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2012年,全市普通高校62所,在校学生72.40万人,毕业生18.64万人,另有研究生培养单位44个,在读研究生8.47万人,毕业生2.30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5所,在校学生15.98万人,毕业生5.05万人;普通中学419所,在校学生45.33万人,毕业生15.64万人;小学1322所,在校学生50.85万人,毕业生8.88万人。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96%和99.67%。
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从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再到确立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文化事业和产业为西安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经济腾飞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全市博物馆94个,公共图书馆15个,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15个,文化站181个。全年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7846场次。全市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广播电视台7座,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83%和99.45%。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的引导贯彻下,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体育设施条件的改善,全民对体育健身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西安体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2年,全市举办各类群众体育展示表演和竞赛活动共计260项次,体育社团举办和承办体育赛事305项次。其中,国际性和全国性赛事22项次。新建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40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7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50个。全市已有社会体育指导员8600名,晨晚练点1600个,健身气功站点140个、在册练功人数6118人。2012年,西安市培养输送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各项比赛获得8金3银。在伦敦奥运会上,西安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获得2金1银。
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从卫生医疗事业单一依靠政府发展,到逐步形成部门、企业、团体、个体多渠道集资办医,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格局,西安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改善。截至2012年年末,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57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76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6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1万人;卫生机构床位4.42万张。
(九)民主法治有序推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实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历届西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中共西安市委和中共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广泛发扬民主,集中民意民智,在推动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自1978年恢复、健全以来,历届市人代会审查批准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各年度的工作报告,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和年度计划、财政预算和部分重要的地方性法规。1984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案173件,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100部,废止法规28部,现行有效法规72部,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城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多个方面。这些法规在调整和规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统战及群团工作进一步加强。1978年5月,政协西安市委员会恢复重建。30多年来,政协西安市委员会在中共西安市委的领导下,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推动西安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西安统一战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发挥议政建言的政治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和协调关系的功能优势,广泛团结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界人士、港澳台海外侨胞、侨属等社会各界人士,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努力扩大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不断推进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统一战线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服务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不断壮大,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积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普法及依法治市全面推进。市民群众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过六个五年(1986—2015年)普法躬耕实践,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案释法等普法长效机制全面健全;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等重点普法对象全面覆盖;“法律六进”“融媒体”等普法形式全面提升;法治阵地建设、法治文化创作等普法载体全面夯实;依法治市和基层法治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力推进,法治精神渐入人心,崇尚法治、尊重法律、依法办事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平安西安建设成效明显。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的理念,始终把推进平安西安建设作为实现“社会安定、城市安全、人民安居”的有效载体,严厉打击各类刑事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地维护了西安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从2009年起,西安市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管齐下、条块结合”的方法,与区县、开发区层层签订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压实综治工作责任。1997年以来,先后五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十)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按照“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就跟进一步”的要求,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整党和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全市开展了“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市18万名党员和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整党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为四化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市委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双学”活动,使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党的十五大以来,全市先后兴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在全市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在全市1.5万个党组织、30.8万名党员中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市委周密安排,统一部署,全市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潮。理论武装的及时跟进和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统一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加强了党性修养,提高了政治素质,端正了思想作风,增强了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汇聚成领导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物质力量。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积极构建并逐步完善“一体两翼”培训格局,拓展境外培训渠道,启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大对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截至2007年,全市各级党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近600余期,累计培训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2200多人次,机关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近8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者近4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近2万人次;先后在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26期培训班,培训干部240多人次。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创新中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西安市委紧密结合实际,以加强分类指导和整顿提高为重点,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着力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六个一”常态化专题民主生活会机制。即“突出一个主题、进行一次宣誓、组织一次学习、开展一次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制订一套整改措施、接受一次评议”,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增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重视强化党员教育,实施新任职党员领导干部任前党性教育“3+1”办法(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撰写一篇学习心得、接受一次延安精神再教育,并围绕“对党忠诚、干净干事、勇于担当”做出一次庄严承诺),确保新任职党员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发砥砺奋进、继续前行的新动力、新热情。三是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好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农村后备人才“千人培训计划”,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补齐基层干部能力短板,持续抓好后进村整顿,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四是实施支部引领驱动,推广“支部+X+贫困户”先进经验,组建联村党委推进片区“一体化”脱贫攻坚。实施党员示范带动,开展“党员认领责任田”“党员中心户”“党群致富联合体”等载体活动。实施帮扶力量联动,成立整合“四支队伍”工作办公室,对全市“四支队伍”力量统筹管理。全面推行民情大数据地图,建立翔实准确的为民服务大数据系统,着力打通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六是全市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各级党委牢牢把握“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在积极发展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先进分子入党的同时,注意把符合党员条件的新社会阶层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党员队伍的数量、职业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成分多样化的态势。全市党员总数由1978年的11.07万余名增加到2007年的33.8万余名,35岁以下党员6.9万余名,占总数的20.37%,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党员11.5万余名,占总数的34%。七是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安市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其中,汪勇、王书田、任宏茂、李增亮、白秀兰、邓菊梅是他们中间的优秀代表。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根本途径。1984年,市委组织部制定了《西安市各级领导班子“四化建设”八年规划》,明确了各级领导班子“四化”建设的总体目标。随后,市委组织部在干部选任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经从打破禁锢、局部探索发展到制度创新、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全新阶段。一是建立了老干部退休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退休制、任期制全面实行。二是建立了各级各类干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按照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先后下放了干部管理权限,干部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三是推行了多层次、多样化的选任干部方式。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变凭主观认识静态式的“相马”为尊重客观竞技式的“赛马”,变领导干部“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为面向社会公选和直接民主选举,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干部工作的民主程度和公开程度不断提高。改革了干部考察、任免录用制度,实行聘任合同制,充实加强了乡镇干部队伍。
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1978年6月,中共西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重建;1988年6月,市监察局恢复建制。改革开放初期,按照党中央及中央纪委的部署要求,西安市各级纪检机关围绕拨乱反正,清除流毒,迅速开展工作。根据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不错不纠的原则,市纪委开始为“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平反。到1987年10月,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审查的13279人做了结论,复查8203人,对原结论完全错误的5046人和部分错误的2036人,全部予以平反。其中117人恢复党籍,1172名党员干部撤销原错误处分,162名县处级以上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复查、审批积案143件,严肃了党纪,为重建党的权威,恢复党的纪律,开展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1993年起,三项工作(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大案要案、狠刹不正之风,后规范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案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并上升为工作格局的高度,简称“三项格局”)年年都有新的进展和成效,对保证和促进全市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大局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后,党中央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简称“十六字方针”),做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市坚持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以作风和效能建设为切入点,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西安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西安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
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壮丽事业,今天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锲而不舍、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新时代新征程,西安市委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陕西自贸区西安核心区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市委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目标,全力推进大西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建西部经济强市,创西部城市最佳,奋力谱写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篇章。
执笔:张再本
审稿: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