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闳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特殊的传记

为一位历史人物作传,如果有详细的历史资料可供整理、归纳、提炼、评价,自然可以写出一本较好的人物传记。大多数人物传记采用从出生到去世的顺序叙述,生动的故事多,细节也多。这种一般型的人物传记,很多,很多。研究人物的传记,成为学习历史、文学、哲学、科学、艺术、技术、教育学、人才学等学科的重要方法。这类人物传记仍然可以分为两种:文学性的人物传记和历史性的人物传记。

如果缺乏详细的历史资料,经典文献上只有几句话,生卒年代不确切,连姓甚名谁都有争议,那就只能合理推测、探索演绎,辅以诗歌图画,等等,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给这位历史人物作诗画传记了。文学可虚构,历史讲真实。这种特殊型的人物传记,很少,很少。我们只能从历史、教育学、人才学、各种各样的人物传记等学科著作和文献中的研究成果,反过来思考,在少量历史史料的基础上,适当做一些合理推测、概率判断,以故事新编的方法来写“传记”。

《落下闳传》就属于后一种类型的人物传记,既不是纯粹的历史文本传记,也不是纯粹的文学文本传记。严肃的历史文本必须尽量忠于事实,不能想象;生动的文学文本可以自由想象,虚构细节。两者很难兼顾。

我试图撰写一本“有文学性的人物传记”和“有历史性的人物传记”,即两者兼而有之的传记。历史只记大事,不记小事;文学重视细节,可以编造。文本有传播的基础,是建立在历史之上的;文本让人阅读有趣,需要再进行文学加工。

我认为,历史名人的公共阐释与历史阐释,应当尽力将“人文阐释”与“科学阐释”有机融合起来,要努力做到:“历史—逻辑阐释”“科学—技术阐释”“人文—情感阐释”“公共—交流阐释”四者交叉整合。《落下闳传》力求做到:集大成智慧,立浅显之见,聚众家之言。

《落下闳传》定位为科学传播的普及性历史名人传记。以人物的故事为线索,有史料根据,也有学者们的推测,将天文学、数学、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融合在传记里。这也是我对于“人才学”专业的新探索。

经典的史料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同时代其他人物传记也可以给予启迪和借鉴。落下闳的科学成就是突出而明显的,但他的生活经历和具体故事的历史记载却相当缺少,只能在一些段落里适当做合理的推测。

我的专著《世界杰出天文学家落下闳》(2001年),被席泽宗院士评论为“理性重构”的学术传记,数理性很强。该书将天文学、数学、哲学、历史等跨学科融合起来。阅读这样的学术传记,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天文学和数学的知识。我深知这样的“理性重构”的学术传记,读者面不会很宽,只适合理科教师和大学生研读参考。

现在这本《落下闳传》,力求由浅入深,引人入胜。大家知道,深度研究很困难,深入后再浅出,同样困难,也许更困难。许多知识,难以言传;有的知识,不可言传。例如,问落下闳自制的浑仪是怎样测定二十八宿的?这就只有“格物”方能“致知”了。读完这本传记,至少对落下闳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会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本书涉及与落下闳有直接关系的诸多历史人物:他的不知名的父亲,他学习的启蒙人,在京城做官并推荐他进京参加历法改革的阆中人谯隆,以及汉武帝、司马迁、邓平、唐都等。通过这些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可以洞察落下闳的一些生活轨迹,可以折射落下闳行走山川的身影。

本书也介绍了在科学上直接受落下闳影响的学者:扬雄、张衡、梁令瓒、僧一行、秦九韶,阆中诞生的天文学家任文孙、任文公父子和周舒、周群、周巨祖孙三人,以及唐代客居阆中的著名天文学家和历算学家袁天罡、李淳风。到了20世纪,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吕子方成为系统研究落下闳的第一人。

本书还介绍了落下闳在世界科学史上的地位。落下闳对“浑天说”的提出与《太初历》的制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应用自制的浑仪,采用赤道式坐标系测定二十八宿的赤经差等,建构了“落下闳系统”。比他晚200多年的古希腊“托勒密系统”与之相较,各有千秋。我在吕子方教授研究的基础上,对“落下闳系统”与“托勒密系统”做了比较研究,论述了“落下闳系统”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

期待读者读了《落下闳传》之后,能够知道:为什么人们称落下闳为“春节老人”?为什么说落下闳是“浑天说”宇宙论的开创者?落下闳对于二十四节气有什么独特贡献?对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落下闳做了哪些关键的创新?为什么天上有一颗星被命名为“落下闳星”?为什么认识“落下闳系统”就会知道中国古代有科学?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可以通向现代科学?

读《落下闳传》,建议读者先读《前言》和《后记》,“叩其两端”,形成一个简单明了的整体印象。读一读我写的《落下闳赞》,看一看我写的《落下闳精神》及《巴蜀颂辞》等,当有了比较感性的整体了解,再去阅读这本描写科学家的《落下闳传》,就更容易理解落下闳的成就及贡献。

本书为2017年首批十位四川历史名人的传记之一,这十位是:大禹、李冰、落下闳、扬雄、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杨慎。十位四川历史名人,从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看,他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持续影响着后人后世。

本书最后的《落下闳年谱》中,按照年代顺序,介绍了落下闳生活的时代、落下闳的重要大事,以及相关的国家大事。突出重点,要言不烦,一目了然。随着实物考古的新发现、经典历史文献的再解读,我将在以后纠正错误,改正缺点。

本书写作过程中,成都七中退休教师曹宝静在资料选择、文本打印、文字润色、稿件校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成本书,有她一半功劳。

落下闳简介

2004年7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布《小行星通报》:将16757号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2017年7月,落下闳被“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评选为首批十位四川历史名人之一。现对他的生平事迹及其社会影响,简述如下:

西汉天文学家,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今属四川南充)人。汉武帝元封年间,经阆中人谯隆推荐,受武帝征聘,官居太史待诏。在京城长安,落下闳与邓平、唐都创制《太初历》。他精通天文历法,承担“运算转历”、观测天象等重要工作。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正式颁布《太初历》。之后汉武帝聘落下闳任侍中(顾问),他婉辞未受,回到家乡阆中,隐于落亭,继续观天测地,传法后生。

他自制浑仪测定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经差),并与二十四节气结合起来。首次提出交食周期,以135个月为“朔望之会”。他是《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浑天说”创始人之一。他不仅制造了观测星象的浑仪和用于演示的浑象,还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观星台,奠定了我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基础,对于推动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经过国际天文学界的认可,“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编号为16757号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

在四川,与落下闳有关的历史遗存有:南充市阆中古城、盘龙山、云台山、桥楼乡、落阳山、落阳旮、高阳山、落亭、管星街、星座楼、观星台、春节文化主题公园等十余处。

落下闳将二十四节气的安排方式科学化,“以无中气之月置闰”,至今仍然在应用。《太初历》是我们认识理解中国传统的一百多种历法,以及认识中国传统的“浑天说”宇宙理论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落下闳最先采用的赤道式坐标,被现代天文观测普遍采用。他从历法上确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将“迎新年”与“迎春天”统一起来,体现了中国人“道法自然”的科学精神,因而人们尊称落下闳为“春节老人”。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落下闳对此有重要贡献。

一句话评价:落下闳研究制定的《太初历》,集中国古代传统历法之大成,在系统观测和数学算法方面有一系列创新,成为“落下闳系统”,与比他晚200多年的古代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天文学大成》所建构的系统一同成为永载人类史册的天文学经典。

一句话赞扬:通天彻地落下闳,智慧人生亮古今。

落下闳赞

少年时代,生逢其时。

生日之谜,众人推断。

落下之姓,犹如神仙。

成长地点,天上人间。

青年时代,迷恋学习。

儒学启蒙,道学钻研。

领会历法,学会推算。

寻师求学,星宿夜观。

壮年时代,京都七年。

同乡谯隆,京城推荐。

制作浑仪,观象于天。

建模演示,一目了然。

数据为准,历数精算。

十八方案,脱颖冒尖。

指明误差,做出预言。

汉武嘉奖,授予高官。

辞官隐退,传播知识。

低调做人,从不渲染。

前有先师,后有接班。

阆中圣人,永照人间。

来自民间,回到民间。

为而不争,道家风范。

集大成之,智慧超前。

默默无闻,回归上天。

不言之教,高人崇拜。

张衡传承,光耀人间。

唐代学者,追步长公。

阆中任周,继承祖先。

创新卓越,影响深远。

外国学者,认真钻研。

川大教授,全面深探。

评价俱增,代代高攀。

千年之后,大放光彩。

中央电视,风采点赞。

春节老人,人人喜欢。

科学进步,深度拓展。

2017年12月2日作于成都青城山

这首名为《落下闳赞》的短诗,就成为我撰写《落下闳传》的提纲了!请读者再浏览一首我写的白话诗,看一看是否可以感受到落下闳的科学精神。

落下闳精神

前不见您的老师,

您所学的中华经典却得以传承;

后不见您的学生,

您的学生却与日俱增。

夜晚,您仰望观测天象,

白昼,您埋头运算转历;

您首先创制浑仪和浑象,

展示浑天说的实物模型。

您测定二十八宿的空间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太阳运行过程。

天地人、日月星,时空融合,

您将节气与星座,一一对应。

您深知中国民间的风俗人情,

“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复夏正。

迎接春天,就是迎接新年,

阆中老百姓称您是春节老人。

您发现“通其率”算法特征,

启发解同余式组和不定方程,

促进秦九韶发现大衍求一术,

调解决定论与不定论的矛盾。

您有墨家的实践精神,

只做不说,身体力行;

您有“人法地,地法天”精神,

道法自然,为而不争。

您有儒家的仁爱精神,

敬鬼神而远之,不迷信。

您只留给后人,一句话:

后八百年太初历差一日。

您精通《周易》,认识乾坤,

知晓阴阳互补,理解五行。

您创“浑天说”、制《太初历》,

成为中国数理天文的范本。

汉武帝生,您同年生,

您在京城勤恳工作七年整。

汉武帝死,您也同行,

您是刘彻皇帝的知心人。

公元前104年,《太初历》颁布,

您辞官,回阆中,隐落亭。

继续观天测地,传法后生,

您集大成而创新,亮万年之光明。

2004年,国际编号16757小行星,

在北京正式命名为“落下闳星”。

2017年,在您的家乡巴蜀大地,

首次评选您为四川历史文化名人。

“浑天说”、《太初历》,体系形成;

公元2世纪,古希腊有托勒密其人

建立“地心说”,写《天文学大成》。

落下闳与托勒密,宇宙两大巨星。

2017年12月12日作于四川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