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天 登封(嵩山)—北京
你知道登封吗?
中岳嵩山、嵩山少林寺人人皆知,而它们身在何处?人们十有八九不知在登封。反正我是到了登封之后,才对登封有了一点点的了解。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35.5公里,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万亩,有24个民族。按2001年统计,全市总人口61万。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登封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登封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最早在阳城(今告成镇)建都(禹都阳城),西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正式设立崇高县,隋代改为嵩阳县。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1994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登封县撤县设市。
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其中“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学圣地嵩阳书院驰名天下。嵩山地质具有“五世同堂”的地质构造,被地质学家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轮通过为“世界地质遗产保护单位”。登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产种类41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5.8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15个重点开发区之一,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铝矾土储量2.4亿吨,是河南省两个铝矾土基地之一。石灰石储量30亿吨,花岗石储量30亿吨,硅矿储量8亿吨。被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誉为神奇的“嵩山药石”——麦饭石,储量2亿吨。1979年到嵩山旅游的,国内约92000人次,国外757人次。自《少林寺》等影片放映后,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迅猛增加,到1986年,来少林寺的国内游人达195万人次,国外游人达12220人次。目前,少林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余万人次。
★ 登封名胜古迹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
1.汉三阙之一太室阙
2.汉三阙之二少室阙
3.汉三阙之三启母阙(以上三阙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庙阙)
4.嵩岳寺塔(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密檐式砖塔)
5.观星台(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周公测景台与元代观星台)
6.净藏禅师塔(我国现存最早的八角形砖塔)
7.初祖庵大殿及少林寺塔林
8.王城岗及阳城遗址
9.会善寺
10.永泰寺塔
11.法王寺塔
12.中岳庙
13.嵩阳书院(宋代四大古书院之一)
二、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
1.少林寺
2.崇福宫
3.刘碑寺造像碑
4.大周封坛碑记
5.石淙河摩崖题记
6.八方遗址
7.南岳庙
8.曲河瓷窑遗址
9.崇唐观石造像
10.清凉寺
11.城隍庙
12.颍阳遗址
13.黄城遗址
在嵩阳书院里
霞客在日记中这样记录了在嵩山书院见到的情景:
(明天启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出山,东行五里,抵嵩阳宫废址。惟三将军柏郁然如山,汉所封也;大者围七人,中者五,小者三。柏之北,有室三楹,祠二程先生(指程颐程颢)。柏之西,有旧殿石柱一,大半没于土,上多宋人题名,可辨者为范阳祖无择、上谷寇武仲及苏才翁数人而已。柏之西南,雄碑杰然,四面刻蛟螭甚精。右则为唐碑,裴迥撰文,徐浩八分书也。
登封有文有武。武有少林寺,文有嵩阳书院。昨天走访了少林寺,今天一早我们来到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太室山脚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这里山峦环拱,松柏参天,清雅静谧。乾隆皇帝游历嵩山时,曾留下“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铭”的诗句。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与河南商丘的睢阳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书院(又称白鹿洞书院)并称为我国“四大书院”。在宋代,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及司马光、范仲淹先后在此讲学,声名远播。据说,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
大唐碑,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唐天宝三载(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十多吨重。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我仰观碑刻,但见碑文第一段说的是此碑由李林甫撰文;第二段是讲裴迥题额,即“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12字。这与霞客所言不同啊,我急忙从背包中取出《徐霞客游记》,上写道:“裴迥撰文,徐浩八分书也。”看来霞客记载有误。碑文最后一句是说由徐浩书。碑文字态端正,刚柔适度,笔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很高的价值,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碑刻,是书法之珍品。碑的背面和两侧有欧阳永叔跋文和游人题词,大都为唾骂撰文者李林甫的文字。
左:嵩阳书院大唐碑
右:大唐碑雕工精细,达练圆熟,是唐代石刻艺术之珍品,少林寺塔林中的祈福寿塔不可同日而语。
嵩阳书院大门
嵩阳书院内的将军柏
大唐碑由三部分组成。碑下部为精雕长方形石座,四面刻有十个石龛:前后各三,两侧各二,龛内有十座浮雕武士像。中部碑身上刻碑文。碑首分三层: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宝珠两边是两只卷尾石狮,其后脚盘蹬在宝珠的基座上,前爪把持宝珠,狮嘴吞吻在宝珠上面,栩栩如生,十分壮观;中层较大,上面雕有连续的大朵云气图案;下层的四边稍大于碑身,前面篆刻额文,额文两边雕有双龙、麒麟。该碑雕工精细,达练圆熟,是唐代石刻艺术之珍品,也是研究嵩阳书院历史及宗教不可缺少的史料。
据书院工作人员介绍,大唐碑于1984年10月从距现在碑址向西34.5米处迁移过来。原址南临土崖,地基不固,致使碑身重心向南倾斜。为确保唐碑安全,故迁新址。在原址处,我看到“大唐碑旧址纪念碑”。
颓废崇福宫 荒寂启母石
霞客在《游嵩山日记》中说:
(明天启三年二月)二十二日……又东二里,过崇福宫故址,又名万寿宫,为宋宰相提点处。又东为启母石,大如数间屋,侧有一平石如砥。
崇福宫初名万岁观,创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宋代改名崇福宫,先后在此的大臣、名儒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朱熹等30多人。崇福宫不仅是名儒聚集之地,也是历代著名道教学者栖身传教之所。
然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福宫,目前的景象却令人难以置信。且不说大殿失修碑石仆地,我走在殿宇间,看到的是一排排猪圈,一间间鸡舍,散发着恶臭,流淌着污水。就此我问大门口一位60多岁的老者,他说:“早年间,崇福宫归登封畜牧局管,这里便成了猪圈、鸡窝。1999年,畜牧局因欠登封农行贷款,就将崇福宫抵押给了银行。文物局来过,说这样是非法的,管理权应归文物局。吵吵好多回了,也没个下文。”
明清以后,嵩山道教渐趋式微。除中岳庙屡经重修外,其他宫观大都失修,连原来“为屋二百三十间”之崇福宫,至清代也已颓废。清代潘耒《游中岳记》云:“去(启母)石百武为崇福宫。嵩山昔多道观,今自岳庙外,唯此宫尚存;然荒寂甚……”荒寂不仅表现在房屋的减少上,还表现在自然环境上。明初周叙在其《游嵩阳记》一文中,记述他于宣德丙午年(1426年)游嵩山,从嵩阳书院至崇福宫的路上,森林非常茂密。他写道:“又东渡涸涧,寻崇福宫,即太乙观,林深,从者迷失道,往返数日,始达。”明初,森林如此茂密,使人从嵩阳书院到崇福宫的两里路中,竟迷失了方向。然而,到了200年后的1623年,霞客在《游太和山日记》中对嵩山的描述却是这样的:“……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呜呼!
崇福宫区域面积现存5000多平方米,保存古建筑30多间,古树名木50余株,历代碑石十余品。现存建筑和碑刻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按霞客所示,崇福宫“又东为启母石,大如数间屋,侧有一平石如砥”。在一条小路旁有一户农家,经询问得知沿这家房东北面的杂树丛上山,四五百米处就是启母石。我走进树丛,沿杂草中的小路前行,不多时便看到一开裂的巨石,这就是“启母石”。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形同虚设。
启母石
《淮南子》载:“夏禹治水时开凿轘辕山,化为熊,凿石时,石落误击饷鼓,其妻涂山氏闻鼓声送饭,见其形,羞惭而归,至嵩山下化为石。禹紧追云:‘归我子。’石之北面破裂而生启。”
相传大禹治水时,历尽千险万难,为了开山辟路,他甘心化为一只力大无比的黑熊,只在中午时分,方变回原形,击鼓告知其妻子前来送饭。一次,大禹不小心将一块石头从山上踢落山下,击中鼓皮,其妻慌忙前来送饭,却见一只大熊在开山治水,惊骇不已,掉头便跑。大禹在后面紧紧追赶,妻子因惊惧过度竟化成一块巨石。禹惊愕至极,禁不住大喊:“还我儿子。”那时妻子已有孕在身,只见电闪雷鸣,随着一声巨响,石裂一缝,一小孩儿从石缝中跳出,这就是启了。后人遂将这块巨石称作启母石。
启母石像是山崖崩裂后滚落于此。其石高、宽均约十余米,西北边有个石崖,可容十数人,石之北面上方的裂口里填有古钱,可用小木棍触及但是掏不出来,故又名“金钱石”。汉武帝游嵩山时,为此石建庙,今已不存。东汉延光三年(124年)颍州太守朱宠于启母庙前建神道阙。
阙 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因为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用石雕刻而成的阙,上面往往有铭文,用来记官爵、功绩,并有浮雕装饰。
正在修建的启母阙保护室。
启母阙在汉三阙中损毁最为严重,阙顶已部分遗失,阙身下部《请雨铭》铭文大部分已经剥落,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土坯结构的保护房也已破旧不堪。为确保启母阙的安全,登封市文物局多方筹资70余万元,拆除了原保护房,建起了重檐仿汉建筑保护房,面阔5间,进深4间,上部为木质结构,下部为钢筋混凝土,建筑面积298.2平方米。
在正在建造的保护房内,我看到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启母阙,但没看到启母阙的真身,只能将有关资料抄录如下:现存西阙高3.17米、东阙高1.18米,阙门间距6.8米。阙顶一部分已遗失,阙身用长方石块垒砌。启母阙有两方铭文,均在西阙北面,一方为开母庙石阙铭,篆书,前12行为题名,后24行为四言颂辞和仿楚辞体裁的赋,记述夏禹及其父鲧治水的故事和赞扬启母的功绩。字体遒劲俊逸,是汉代书法中的精品。一方在开母阙铭下,为东汉熹平四年(175年)中郎将堂溪典所书《请雨铭》,隶书,18行,大部脱落。阙身四周雕有宴饮、车马出行、百戏、蹴鞠、驯象、斗鸡、猎兔、虎逐鹿、幻术及大禹化熊、郭巨埋儿等60幅画像。
“规制宏壮”中岳庙
霞客在《游嵩山日记》中写道:“太室东南一支,日黄盖峰。峰下即岳庙,规制宏壮。庭中碑石矗立,皆宋、辽以来者。”正如霞客所言,中岳庙位于登封市城北3公里处,太室山南麓黄盖峰下。始建于秦,历代均有一定规模的修建,是历代帝王或大臣封禅或祭祀中岳山神的场所。庙坐北向南,中轴线建筑由南向北主要有太室阙、中华门、天中阁、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中岳庙是依山势的倾斜坡度,由南向北、由低到高,逐层组建,左右对称,前后高低相差37米,全长650米,面积10万多平方米;建筑400余间,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建筑群。现存建筑为明代和清代按照官式建筑做法重修而成的,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霞客说:“庭中碑石矗立,皆宋、辽以来者。”的确,中岳庙现存东汉、北魏、唐、宋、元、明、清各代的金石铸器119件,其中金石造像36尊,碑碣83品。刻立于北魏太安二年(456年)的《中岳嵩高灵庙碑》,是我国道教开始刻立的第一品石碑,字体遒劲,笔调古朴,是书法艺术之珍品,为历代金石学家所推崇。
在中岳庙众多的文物古迹中,站立在崇圣门东侧的四尊铁人显得特别引人注目。这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4个“守库铁人”,铁人分别立于神库四周,为镇库铁人,系宋代治平元年(1064年)铸造。铁人身高3米多,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高大威武。当地百姓有个习俗,孩子周岁时,要到中岳庙的铁人前举行挂锁仪式。家人把事先准备好的铜锁或银锁先挂在铁人的臂膀上,让孩子焚香磕头,然后将锁挂到孩子的脖子上。这就意味着锁是铁人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将受到铁人的保护,一生就会平安健康。另外,据说人身体的哪个部位疼痛不适,只要摸摸铁人相对应的部位,病痛就会减轻甚至痊愈。
中岳庙是中国五岳名山保存古柏树最多的庙宇,共有汉、唐以来的柏树2930余棵,其中汉至清代古柏330多株,柏树造型奇特,千姿百态。
左:随处可见的唐三彩饰品
右:中岳庙中的铁人和道士(本页图1996年4月摄)
请签祈平安
常在路上走,希冀平安随。这种心灵的愿望,随着一个个危险的擦肩而过愈加强烈。到达中岳庙,除了访古迹外,还要诚心诚意抽支签,愿苍天保佑,让我平安地完成重走霞客路的计划。
一支支签在竹筒中哗哗作响,我闭上双眼从中抽出一支。当我慢慢睁开眼睛,看到这是一支上上签时,不由窃喜。签上写着的文字是:
中岳大帝灵签
第二十一签 上上
仙骨珊珊原有缘,丹成九转吐祥烟。
世人慢说吹生事,一点真心达碧天。
圣意:文武朝迁,图谋顺利。好心好报,福人福地。
真的好爽啊!当年霞客到此不知抽签没有,如果抽了的话,一定也是平安签。
李萍抽得第十四签,大吉。签上写着:
天涯流落遇知音,萍水相逢金石心。
此日同舟堪共济,匡庐山顶五云深。
圣意:独力难成,籍人帮助,恩深义重,不可反复。
中华第一都——殷墟
原计划抵安阳后到殷墟看看,但由于在郑州环路上堵车等原因,到达安阳已是18时30分,估计殷墟已经关门,只好把2002年我到殷墟的情景及图片载录于今天的日志中,算作途经的古迹吧。因为,殷墟的确要在本书中记录一笔。
殷墟 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前1046年)的都城遗址。殷墟以独具风格、规模巨大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宏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名中外;以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制车、制骨、陶器、原始瓷器烧造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而享誉世界;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现内容丰富、传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殷墟作为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及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蜚声中外而又影响深远,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辉煌壮美、璀璨绚丽的一页。殷墟丰富的文化遗存从各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华夏先民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殷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墟甲骨文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是中国汉字的鼻祖,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青铜礼器,高达133厘米,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鼎。原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鼎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是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中华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殷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成了以青铜礼器和兵器为主的青铜文明,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铸法先进,青铜器配方之科学,令当今冶金专家为之叹服!殷墟在青铜冶铸方面辉煌的成就使其成为世界古代青铜文明的中心之一。
殷墟甲骨文展示碑群
殷墟“司母戊大方鼎”雕塑(本页图2002年10月11日摄)
袁林
我在《走进关林》中说,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林”。可是,今天在安阳,我的说法就不成立了,这里有一座“袁林”——袁世凯的墓。袁世凯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历史人物,他的墓也很特别。
袁林 俗称袁坟,即袁世凯的墓。位于安阳市洹水北岸太平庄。1916年6月袁世凯病故之后兴建,1918年6月告成。整个坟墓格局,前半部仿明、清皇陵建造,气势恢宏;后半部借鉴了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庐墓形式建造,典雅大方。古今并存,风格殊异。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代特征。袁林占地138亩9分8厘8毫6丝9忽,耗银币73万2千7百54元1角9分1厘。
袁林内有照壁、石拱桥、石制牌楼门、碑亭、大门、享堂、月台、东西配房、华表、石马、石虎、石狮、石雕武将、石雕文臣及墓庐等。碑亭内,立一巨大的龙头碑,碑上刻有徐世昌的手书“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不论石马、石虎、石狮还是文臣武将,全都是短腿。大墓台基有三道门,中间的铁门完全是西式建筑,貌似民初的“大帅府”。然而,铁门上挂着的墓徽却雕刻着苍龙、猛虎等。袁世凯葬身之处的墓庐,呈圆形,全部用钢筋水泥浇铸,周围雕的石狮也是模仿西式的写实手法。袁世凯这个古怪的墓地反映了他在历史舞台上瞬息多变的身份。袁林现为安阳市博物馆馆址。
征程结束在零点五十七分
回家心切,这是我与李萍的共同想法。到达石家庄已是晚9点多,距北京还有近300公里。按道理应当在石家庄住一夜,明天返京。许是归心似箭,车沿着京石高速一直向北京开去。
其实真的很危险,首先连日奔波不说,就拿今天来说,6点多起床,收拾行装、退房、吃早点后,7点30分出发,先到嵩阳书院,再到中岳庙,下午2点多到达郑州后才吃午饭。接着一路狂奔,又是李萍一人开车啊!原计划到石家庄入住后吃晚饭,晚9点快到石家庄时又改变主意,打算一鼓作气回家。这时高速公路上几乎没有小车了,都是大卡车——带斗的大卡车、超载的大卡车在拼命地跑啊,跑啊!有的车不开灯,老远看去车与夜色融为一体,快到近前才发现一个黑家伙在向前蠕动。还有的车后灯是独眼,很难判断是右眼瞎了,还是左眼闭着。
进了北京后,我们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发誓以后绝不能再走夜路了。其实这个原则早就定下了,但是脑子一热就违了规。
切记,安全第一!
本次8天行共支出6195元,其中路上支出3695元,胶卷及冲扩400元,出发前食品300元,租车1800元。共行走3018公里,累计耗油254.24升,“捷达”平均百公里耗油8.4升。
★ 今日支出
1.住宿费:0元 2.餐饮费:100元 3.加油费:280元
4.过路费:250元 5.门票:50元(嵩阳书院、中岳庙各25元)
6.购书费:139元 7.乘车费:0元 8.其他:80元
今日小计:899元 本条路线累计支出:36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