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高血压中医药防治模式的新探索
第一节 高血压中医药防治目标的变化
以往传统概念的降压,不管是一般人群还是医务工作者都会将注意力放于西药,很少有人会想到中药降压,只是将中药用于改善高血压引起的某些不适症状,起辅助治疗作用,且十几年前中药机理研究不甚明了,难以为中药降压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证据。随着中药研究的进展,中药在高血压中的应用不断被推广,其降压作用也慢慢得到高血压人群及医务工作者认可。现将中药在高血压中运用的变化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中医药降压作用的肯定
随着中医药应用现代研究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治疗已从微观方面证明其有效性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板蓝根、瓜蒌、法半夏、山楂、红花、何首乌、白芍、牛膝、泽泻、海金沙、降香、木贼等有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作用,黄芩、钩藤、赤芍、防己、益母草等有类钙离子拮抗剂作用,茯苓、泽泻、桑寄生、杜仲、防己、茵陈蒿、罗布麻等有类利尿剂作用等。这就使现代医学更容易接受认可中医药。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延缓高血压进展方面有较好疗效。有临床观察显示,针刺、推拿等中医药特色外治法也有确切降压效果。故中医药已从过去传统观念里协助西药降压、控制血压转变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以控制血压、平稳降压、保护靶器官、延缓疾病进展。
二、“治未病”思想作用的发挥
随着科技进步,医学发展,高血压防治的战线已前移。已从疾病发生后的控制前移到预防疾病的发生,即高血压的一级预防,这属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一部分。中医药在高血压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三个阶段都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治未病”思想可在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在疾病发生前达到预防其发生作用,也可在疾病发生后延缓甚至阻止疾病进展。
“治未病”思想与高血压的三级预防措施虽然来自中西医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但与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理念却不谋而合。中医药对防治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确切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预防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但中医药也存在缺陷与不足。可结合现代医学进行高血压防治,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提高其控制率。
三、指导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在高血压的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中,各国家对伴不同危险因素、不同靶器官损害患者的降压目标值不统一,强调个体化治疗。大样本随访研究中显示:不同地域、伴不同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的患者选择最优化降压药组合降压时达到某些目标值时,对长期预后是可获益的,而这些降压目标值不尽相同。这类似于中医传统思想“三因制宜”中的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我们可从中得到启示:对于世界有争议的某些医学根据,我们无从选择时,可配合中医“三因制宜”思想,通过辨证论治防治高血压,根据每个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降压方案。
四、整体观念的介入
现代医学模式正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再一次向中医核心思想“整体观念”靠拢,指出患者首先是一个整体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其受到来自社会各层面各种社会事件的影响,即中医整体观念中,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与外界环境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整体观念出发,对待高血压患者不仅应解决其身体本身因疾病引起的各种不适,还应注意其心理调理,使其身心都达到一个相对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之,随着医学发展,中医药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临床医生,应中西医结合,选择最优化降压方案,从而达到平稳降压、长效降压、保护靶器官、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