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困境
高血压是终生性疾病,西医、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二者有机结合是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有力措施。但就临床及科研实际情况来看,二者的有机结合存在不少难点。
一、高血压的中医理论未获得突破
高血压常见症状为头晕、头痛,所以一直以来临床上中医也参照眩晕、头痛证来辨证论治高血压,已经将中医“眩晕”、“头痛”与高血压划上等号。数十年来,按照这个思路的高血压中医研究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已落入窠臼,无法取得突破。
在高血压的中医病名方面,头痛、眩晕均不能代表高血压的中医实质,即使有的学者将高血压与肝风、肝阳相联系,也并不能概括高血压的中医概念和实质。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实质是血脉病变,是独立于脏腑之外,而与脏腑又密切相关的疾病。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应重点关注其血脉的病变,如一概套用头痛、眩晕的病名,或重点从肝来认识,则可能忽略了早期血脉病变,错过早期干预时机。因此,目前普遍使用的高血压对应的中医病名头痛、眩晕并不能反映高血压的中医实质,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有限,不能体现“治未病”思想,可能导致治疗重点出现偏差,所以并不适宜作为高血压的中医病名。
在中医病因病机方面,一直按照眩晕、头痛的病因病机来认识高血压。在脏腑上,重视肝肾,认为其病多与肝肾有关,尤其是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等是主要原因;在致病因素上,风、火、痰、瘀是主要因素,尤其是“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等观点影响深远。这些认识对高血压的辨证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概括高血压是血管病变(即中医血脉病变)的实质,也不能概括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比如有的高血压患者并不以头晕、头痛为主要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毫无症状,或者以其他症状为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辨证、治疗就是一个问题了。
在辨证论治方面,各地学者根据个人认识及经验对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提出了许多不同观点并各有侧重,存在分型过多而杂乱的状况。古炽明对120篇高血压有关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血压的中医临床分型有28种之多。这说明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并不规范,各家争论较多,这固然体现了中医个体化特点,但分歧过大显然不利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工作的推广,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眩晕、头痛等病证的理论基础无法满足临床需求,亟须一套令人信服的高血压中医理论来指导临床工作。
二、中医在防治高血压中的作用未被认同
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显著疗效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及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西医因为借助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逐渐壮大,在我国遍地开花,实力超越了中医。目前我国西医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实力远远超过中医医疗机构。西医的发展很快超越了中医,其原因很复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方法论不同。西医很直观,借助现代仪器很容易把疾病搞清楚,治疗起来也有针对性。而中医则是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一定悟性很难在短期内掌握,因此优秀中医师可谓凤毛麟角。但无论怎样,中医、西医二者各有优势,殊途同归,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健康服务,二者应结合起来,共同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西医对中医都是持否定态度,并不认同甚至否定中医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这与普通大众认同中医、喜爱中医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在高血压的防治方面,西药降压快,效果显著,西医也占据了绝对话语权。正是这一优势的存在,部分西医人员并不认同中医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认为中医药降压慢,甚至无治疗作用,排斥使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这是目前我国实行高血压中西医结合防治的最大阻力。
三、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方案未形成共识
正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中医理论指导,各地学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意见不一,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作用也未完全发挥,不能形成共识。尽管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发表了《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初稿)》,期望达到规范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但反响平平,最后不了了之。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方案难以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是高血压的中医理论基础没有统一,目前的理论均是继承古代文献资料,而缺少发扬,没有跟现代高血压理论相联系,不能获得西医的认同,故在高血压的防治战场上将中医排除在外,《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里没有任何中医药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