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应激与创伤应激的概念

当今世界,各种与应激相关的事件层出不穷,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与心理因素相关的应激事件也逐渐地为人们所重视。导致现代医学模式由过去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这其中的心理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而对创伤应激研究的核心就是一个心理问题。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DSM-Ⅲ首次采用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一心理学的诊断用词。目前该诊断用词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普遍的应用,但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应激、什么是创伤应激可能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章节将系统地阐述与创伤应激相关的问题。
一、应激的概念
目前在医学领域里,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应激机制在人类各种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美国9·11恐怖袭击、印度洋大海啸以及四川5·12大地震这类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出现了许多与创伤应激有关的疾病和患者,迫使人们全力以赴地对创伤应激事件及引发的相关疾病进行研究和探讨。据一些文献估计,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所有疾病中,有约4/5的疾病与应激相关机制的激活有关,也即如不了解应激激活机制,要彻底治愈创伤应激所致的疾病是不可能的,这促使人们渴望了解应激机制的本质,找到能克服应激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
由于大自然灾难(地震、洪水等)和人为的灾难(战争、各种动乱)频频发生,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应激相关性疾病,西方社会的医学家们早在几个世纪前就把与应激相关的事件列入到各自的研究范围。如19世纪50年代,法国生理学家伯纳德(Bernard)就研究了在周围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生命是如何依赖于精细的生理调节机制,来保持体内环境恒定,从而维持生命的延续。并指出如对机体的完整性给予刺激,就会诱发机体出现各种反应,以对抗其外界所造成的威胁。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生理学家坎农(Walter B.Cannon)把研究重点集中地放在内环境稳定的生理基础、自主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的控制、内分泌对代谢的影响以及情绪紊乱对各种生理过程的影响等方面。他研究发现动物在具有威胁性的紧张环境中,或者躯体在受到强烈刺激时肾上腺会释放出一种体液因子,同时还伴有血压的升高。这种反应被坎农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或称为紧急反应,这种反应包含了自主神经的交感激活和肾上腺髓质轴的激活。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内分泌-生理学家塞里(Selye)对应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继承和发展了坎农的开创性应激理论,首次将“stress”理论引入到医学领域,提出了应激学说,他将应激分为良性应激和不良应激,认为良性应激能使人亢奋、增强信心、使机体随时与外界保持平衡。而不良应激则容易使机体产生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适应综合征”,此综合征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警觉期,动员机体各系统的功能进行适应准备,此时机体还未产生适应性。第二阶段为抵抗期,动员全身的防御机制达到极盛,此时抵抗能力高于正常水平,使机体处于最佳适应状态。如外界刺激超强并持续存在,机体的应激反应便进入第三阶段衰竭期,此时机体容易出现与应激相关的各种疾病。基于此,塞里(Selye)把更多的研究放在了应激造成的机体内环境紊乱和疾病方面,指出心理因素在调节交感-肾上腺髓质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心身观点来探索整体生理学的领域,以应激这一术语来代表严重威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任何动因影响。
应激是由英文“stress”翻译而来,在物理学上“stress”的原意有压力与应力的相反解释,在生物学上则有刺激与反应的相反理解,应激一词已作为一个有特殊含义的科学术语被医学领域认可,并被临床医师和心理学者广泛地采用。但在实际运用中刺激与反应的相反理解极易造成混淆,为了能在实用中准确地理解应激的含义,Selye又另创一新词应激源(stressor),将stressor定义为外界的刺激,将stress定义为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应答或反应。Selye拓展性地提出了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也是要受到精神和情绪的影响,他的科学理论扩展了体液调节功能的认识领域,Selye的应激学说对内分泌生理和病理生理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应激是一个让人既感到神秘、又充满兴趣的术语,它已普遍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大家已充分认识到它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生活事实、一种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也是大家都曾经历过的一种生活体验,可以说应激事件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没有应激就没有我们多彩的生活,应激是自然界一切生命为了自我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一种基本程序。应激使机体处于警觉状态,这有利于机体在变动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稳态,增强适应能力。应激的基本含义是指机体在健全的神经、精神、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参与下,对外界各种因素刺激产生应变的一种能力,它属于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塞里(Selye)将应激定义为“机体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组特殊综合征,它包括生物系统内产生的所有非特异性改变”,这种非特异性的应激改变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应激是由生活事件中的各种应激源所引起,既可有物质性应激源,又可有象征性和符号性应激源;②应激本身是一种应答或反应,是机体对各种应激源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③应激也是一系列的精神活动,是一个人对事件发生、发展的认知和评价过程;④应激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应激反应的强弱取决于个体差异与应激源强度相互作用的结果。总之,应激实际上是一组较为复杂的综合反应,是介于应激源与机体对它产生反应时所呈现的一种紧张状态,它包含了诸多的生理机制和精神活动。生活事件的刺激能否引起机体的心理、生理反应,完全取决于机体对事件的认知与评价。因此,一种刺激不可能对所有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引起应激反应。机体在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时,大脑皮质各功能区对外界刺激将进行精确的判断和整合,经综合分析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应变反应,这种应变伴随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包括神经递质与体液的适时增减和靶向运动,使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加,心率增快,呼吸加速,血糖升高,血压上升等。其作用在于使机体能对刺激作出迅速而及时的应答。但机体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迅速反应,还有赖于机体自身内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不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最为复杂的人类,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根据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理论,一切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可分化出各种功能不同的感觉细胞、感觉器官和感觉分析的中央机构-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机体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应激反应中的一个基本程序是人体对生活应激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人体对事物认知的物质结构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质。人体大脑组织是由数以亿计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神经突触相互沟通构成神经网络,他参与着学习、记忆、判断、综合分析等高级神经活动。大脑皮质是由主功能区和辅助功能区两部分组成,人体对事物的观察、认识、判断、分析以及对躯体运动的协调均由主功能区进行控制,但需要依赖辅助功能区对其行为和智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整合,共同完成对生活事件的认知活动。Brodman根据大脑的解剖结构和形态特征将大脑皮质分为52个功能区。额区负责记忆、运动、书写、判断及创造性思维;顶区负责对感觉信息的加工与整合;颞区主要接受听觉刺激,完成对听觉的理解和利用;枕叶负责感知和接受视觉刺激,并诠释视觉信息及其内容。不同的皮层分区执行着不同的功能。有负责智力活动的,有负责对皮肤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的,还有对视觉、听觉刺激进行感知和识别的。人大脑各分区所涉及的认知功能范围极其广泛,且各功能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些功能区是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应激反应的物质基础,在皮层各分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应激反应是必然的,但是否会产生创伤应激则是有条件的。一旦大脑皮质各分区功能出现异常情况,则机体对外界刺激要么不应激,要么出现强烈的创伤应激反应。
二、创伤应激
人是万物之灵,情感世界异常丰富,当面对外界各种良性的或不良性的刺激时,自然会产生相应的正向情感变化和负向情感变化。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如立功、受奖、衔级被提升、住进新房等,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正向情感变化,使人产生一种幸福的体验,这种体验对心身健康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和作用。而一些负性生活事件如家里被盗、亲人身患绝症、家人忽然死亡、被降级处分等,会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消极的负向情感变化,给人带来悲痛欲绝的心情,对心身健康造成伤害,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创伤。如负向情感变化持久的存在,会使人产生持久的消极情绪体验,容易导致机体出现心理上的疾病。特别是造成精神上的创伤,如事件个体会产生睡眠障碍、乏力、持续性疲劳、焦躁不安、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急剧减退等症状,有时还会造成机体生理上(器质性)的损伤,如可能出现胃肠溃疡、心肌梗死,甚至产生恶性肿瘤等,应激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仅要应对来自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还要面对各种紧急突发事件,有些危急事件是突如其来、令人始料不及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难免出现紧张、惊慌、焦虑、恐惧等消极的情绪反应。但人们对待不同类型的应激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如果应激源能被控制或回避,人们就会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果应激源无法控制或不可避免,人们就可能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无论人们采取哪种应对策略,都是为了化解应激所产生的各种压力。
不良性应激环境(大自然灾难场面、惨烈的战争场面、被强奸的情景)如超强度、长时间持续地出现,超出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极限时,就可能引发人们心理上、甚或生理上的创伤。应该说人的精神活动和意识内容越丰富,易感素质越敏感,则不良性应激环境对机体产生的影响越大,受到的精神伤害或生理伤害也越大,由此产生的应激反应也越强烈,由不良性应激环境所引发的应激反应对机体造成的伤害,我们称为创伤应激。
从辨证分析来看,导致产生应激反应的正性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一些人将某件事看作为喜悦的事情,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当作消极、悲观的事情。范进中举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年轻时范进屡考举人不中,但由于他多年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在古稀之年考取举人,这在他本人是值得喜悦和庆幸的事,但旁人却认为这是件极其悲哀的事情,因为多年的时间耗费耽误了一个人美好的青春年华,年老时中得举人,对个人、对社会已没有多大意义。所以,正、负性生活事件的区分,完全取决于事件本身的性质、事件发生的场合、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当事人自身对事件的社会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