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互联网金融理财(玩转电商营销+互联网金融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方式

互联网金融已经是中国最火热的话题之一。在全民理财的时代里,互联网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互联网金融正在汹涌而来。网络与金融结合创新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均已具备,网络与金融结合的各类自发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也日趋增多。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分类众多,但运行方式都大同小异。其中,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三个核心部分为,支付模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

1.4.1 支付模式

到目前为止全球的移动支付存在多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以银行为主导的模式、运营商独立运营模式、运营商与银行合作的模式,以及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运营的模式。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主导模式下,移动支付平台的运营由独立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的第三方经济实体承担,具有独立的经营权,能起到信息中心的集聚作用。

第三方支付企业作为连接用户、银行及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桥梁和纽带,并负责用户银行账户与服务提供商银行账户之间的资金划拨和结算,所构筑的移动支付平台将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用户、商户等产业链各环节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打通,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跨行支付交易,将“多对多”的支付关系变为“多对一”的支付关系,从而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资金周转效率。

专家提醒

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个人和机构都可在中央银行的支付中心(超级网银)开账户(存款和证券登记),其特点如下。

(1)不再完全是二级商业银行账户体系。

(2)证券、现金等金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

(3)支付清算电子化,替代现钞流通。

目前,国内移动支付服务的主要商业模式如图1.9所示。

图1.9 移动支付服务的商业模式

总之,移动支付服务市场的主要角色是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和他们的终端用户。在市场上承担这些角色的包括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和电信运营商、手机供应商、软件、网络技术和其他技术提供商等。

目前,移动支付大规模的采纳和使用前景不明,移动支付服务的商业价值和移动支付服务市场中各角色的作用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如何确定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参与者的价值,构建有效的商业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4.2 信息处理

目前在云计算的保障下,资金供给和有需求双方信息都通过社交网络揭示和传播,由搜索引擎组织起来让其标准化,最后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供任何资金需求者的风险定价或动态违约概率,而且成本极低。

由于社交网络能生成和传播信息,特别是对个人和机构没有义务披露的信息,所以通过搜索引擎对信息进行组织、排序和检索,能缓解信息超载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正是这种信息处理模式,使互联网金融模式替代了现在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主要功能。

1.4.3 资源配置

在资源配置方面,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联系和交易。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个体之间直接进行金融交易这一人类最早金融模式会突破传统的安全边界和商业可行性边界,焕发出新的活力。

新的资源配资模式让市场透明、公平。在供需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形成了“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诸如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个人投资渠道等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双方或多方交易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充分透明,定价完全竞争(比如拍卖式),因此最有效率,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

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手机微信等,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金融信息,并实现双方直接交流沟通。互联网将对用户获取金融信息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并使得金融信息更加透明和公开。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并运用到极致之后,为人们带来服务的便利性和创新性,将充满让人遐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