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四行诗史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中国十四行诗发展的历史,就是十四行体中国化的进程。十四行体是欧洲的格律抒情诗体,伴随着新诗发生,中国诗人就开始关注并移植十四行体。经过百年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诗人已经完成了十四行体由欧洲向中国的转徙,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卓越成果。对于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文化意义,屠岸有过精彩评价,他说:这种欧洲抒情诗体“到了二十世纪,它又在亚洲——中国的汉语土壤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汉语十四行诗的诞生,使十四行诗的流行范围突破了印欧语系的范畴,进入到了汉藏语系的领域。这,我以为,标志着十四行体已经成熟为世界性的诗歌体裁;同时,也标志着十四行体自身实现了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作为中国新诗一部分的中国十四行诗早已立足于中华大地,也就是立足于世界之上。也许今天它们还没有受到外国朋友们足够的重视,但这不是中国十四行诗自己的过错!这是历史造成的隔阂,也是某些偏见造成的隔阂。我深信,包括中国十四行诗在内的中国新诗总有一天将会以自己绚丽的民族风采、非凡的艺术特色和深沉的哲学内涵赢得全世界读者的赞叹!”[1]我们坚信,这种充满自信的评价必将会被历史证明。

在进入十四行体中国化历史进程具体叙述之前,我们就其中若干重要问题作一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