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共享经济环境规制与集群价值共创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依据十九大报告,我国将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光明日报理论部,2018)。当前,共享经济方兴未艾,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与此同时,共有50家共享企业倒闭和停业(祝乃娟,2017)。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涉及公共道德与社会监督(金培,2017)、边界与规模经济(周业安,2017)、新业态与传统产业的冲突(冯其予,2017)等经济或社会环境问题,主要因素则在于企业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目前为此,三种主流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企业共享经济模式的范式选择:交易成本理论、协同消费理论和多边市场理论(刘奕、夏长杰,2016),分别用于解释企业共享经济诱因、共享行为方式和多边市场机制。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数字化平台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搜索成本、联系成本和签约成本),促进共享经济的形成和繁荣(Rogers B, 2015)。共享经济中社会关系主要依靠社会规范的互惠和约束机制(Owang J, 2014),除了经济诱因,企业共享经济还有更多的社会诱因,如获取便利和高质量的服务(Bardhi F, 2012)、增加社会联系(Golovin M, 2015)、共享技术进步(Schor J, 2016)和寻求实现可持续发展(Gurley B, 2016)。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力具有片面性。片面强调经济诱因,会误导企业共享经济的目标以及战略选择。

总结协同消费理论成果,共享活动包含转售、交易、借租、租赁、赠予和交换等协同消费方式,可以突破共享物品所有权的约束,获取感知所有权的体验(Heinrichs, 2013),所有权不再是消费者欲望的最终表现形式(Fraibergers, 2015)。由于企业除了协同消费,还有协同采购、协同营销、协同生产和创新等多种其他共享活动形式,因此,协同消费理论具有局限性。将共享行为限定在消费领域,会影响企业共享经济的战略视野,限制共享经济活动的识别与利用。

依据多边市场理论描述,共享经济数字平台,在陌生人之间形成信任和互动机制及开放、包容和互惠的价值理念,盘活闲置资本,形成竞争市场,降低信息不对称性,通过模式创新冲击低效行业增加消费者福利(Heinrichs, 2013)。这一理论强调市场竞争和信任机制的作用,但对于市场失灵和逆向选择的公共治理机制却缺乏有效解释。因为共享经济具有创造性破坏的过程特征(Rogers, 2015),影响耐用品的分配(Heinrichs, 2013),拉低传统产业的价格(Schor, 20216),对刺激需求和控制供给均具有一定影响(Hagiu, 2011)。多边市场理论的不完整性不能系统阐释共享经济多边治理的复杂的社会属性。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理论囿于经济学范畴,没有从管理学视角分析企业共享经济环境诱因、协同方式以及多边治理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立足于组织主体去研究影响企业共享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因此,如果不对现有主流理论加以发展和完善,借以有效解决企业共享经济模式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实现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由于大量实证研究结果已经暴露出主流理论中存在着严重不足,近年来学者们开始重视企业共享经济理论的基础性理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①共享经济研究边界的廓清以及概念范畴;②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理论本质;③共享经济技术介质的研究;④共享经济的规制方式。研究趋势表现为:①由现象向理论过渡;②跨学科、跨区域研究;③定量研究增多。

依据企业共享经济理论,通过数字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是推动共享经济的主要诱因,协同消费是共享经济的主要表现方式,多边市场是实施共享经济的体制基础。从选址动机、协同方式以及集群网络治理的特点分析,集群企业战略模式可以纳入企业共享经济模式范畴。理由如下:第一,降低交易成本是集群企业选址和共享产业聚合优势的主要动因;第二,通过集群网络进行的集群营销、协同生产、协同创新等行为的动机和合作方式与协同消费具有相似的行为逻辑;第三,集群网络具有多边市场机制,数字化平台在集群时空范围内具有更为有效的治理机制。

实证研究文献表明,企业共享经济的环境诱因与共享途径中均含有集群因素,如获取便利和高质量的服务、增加社会联系、共享技术进步、寻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证文献证实,共享经济具有创造性破坏的过程特征,共享经济影响耐用品的分配、拉低传统产业的价格,其定价方式对刺激需求和控制供给均具有一定影响。研究未来企业共享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分析数字平台企业的动态价值共创过程,也需要研究网状共享系统中的价值传递过程与治理机制,还需要考察开放式创新生态和城市智慧化的影响,因此,在产业集群时空中研究共享经济行为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集群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形成了共享产业聚合优势、共同演进和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集群网络中多边或双边治理机制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集群企业的战略选择也会影响产业结构及其演进趋势。集群企业共享经济战略选择不能仅限于在简单地共享产业集群中的物品或资源。集群企业应该从促进集群体系良性运行、推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合理选择自身的角色作用和战略路径。因此,集群企业共享经济诱因、共享经济环境规制与共享战略路径选择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

以集群企业共享经济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跨学科研究范式,通过理论的整合与深化,在企业共享经济理论、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中可以贡献一些新概念和新命题。运用这些新成果,则可以更为有效地解释集群企业共享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