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在前面的一节中,我们讲到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那么宏观经济学就会涉及国民经济中的各个总量及其相互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作为整体的经济,包括诸如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这样一些问题。宏观经济学问题包括解释为什么经济会经历衰退和失业不断增加的时期,以及为什么在长期内有些经济体比其他经济体增长快得多。宏观经济学也涉及政策问题,如政府干预能否降低衰退的严重性。
宏观经济学是对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投资总量、储蓄总量、总消费支出、一般物价水平等经济总量以及以上这些因素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的。
国民经济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即在一定时期内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在这里有两个概念我们需要明白:首先,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和个人;其次,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即在本国地理范围基础上,还包括了该国驻外使领馆、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并相应扣除外国驻本国的上述机构。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式,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理论上通过这三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应当相符,也就是“三面等值”,但是,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实际上往往存在三值差异,这种差异属于统计误差。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GNP=国内生产总值+本国从国外获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国外从本国获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
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GNP是收入概念,GDP是生产概念。GNP衡量的是一国国民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是从国内生产还是从国外生产中获得。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NDI)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是指本国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原始收入的基础上,经过与国外的转移支付收支后可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的收入。
NDI=国民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转移支付净额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是用该年价格水平与基年价格水平(设定为100)的比率乘以100计算而得的,价格指数的概念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来反映物价水平及其变化。
我国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价格指数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根据国际通行做法,从2001年起,我国以基于2000年价格水平计算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重要指标。
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有两个关键概念,就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同时总供给和总需求也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总供求平衡既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凯恩斯就把复杂的宏观经济进行具象化,进而得出总供求平衡方程式:
消费+储蓄+财政收入+进口=消费+投资+财政支出+出口
宏观经济要想正常运行,总供给一定要等于总需求。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互作用产生的种种失衡结果,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对象与动因。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一国经济均衡发展,也就是当一国经济过热时,宏观经济政策会采取不同程度的紧缩措施;当经济过冷时,宏观经济政策会采取不同程度的扩张策略。政府调控任务有三大政策工具: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对外经济政策。
政府与市场失灵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往往会出现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市场失灵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政府具有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竞争条件、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职能。所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政府出面解决市场失灵的部分,市场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要出面干预。
财政赤字与国债
当政府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就会出现财政赤字,这是政府收支失衡的一种表现,简单说就是政府钱不够花了。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四块,分别是税收收入、债务收入、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税收占我国财政收入的90%以上。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向银行透支,二是财政借债。而向银行透支会造成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财政借贷则要考虑偿还能力和适度的规模。
货币与银行
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计算单位与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不仅仅是人们用来交换物品和劳动力的纸币与硬币。银行在货币的出现后应运而生,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货币和信用卡的广泛应用,其他各种金融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大多数资金通过金融中介流动。银行是最重要的金融中介。所以金融中介机构有着使获得资金的成本最小,使监督债务人的成本最小,分摊风险并且创造流通性的作用。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中央银行,是当今世界通行的一种制度。中央银行负责制定一国的货币政策,是发行货币的银行、管理银行的银行、中央政府的银行,是了解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这是与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经济职能。
货币政策由货币政策的目标和货币政策的工具两部分组成。其中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经济目标而在金融领域所采取的方针和各项调节经济的措施。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
每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平衡都离不开国际贸易。国与国的竞争,正是通过比较优势下的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各国对国际贸易有种种限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对一国的经济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国政府短期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国际收支与收支的顺差、逆差,汇率与汇率的升值、贬值,是世界各国都关心的重要经济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