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清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大西农民军余部的联明抗清斗争

一、大西农民军余部坚持抗清斗争

由于大顺军被迫转战荆、襄、巴东一带,中南地区的抗清斗争转入低潮。清统治者正集中优势兵力,准备深入西南地区,加紧消灭农民军,肃清明朝的残余势力。一六五一年,以东窜西逃著称的永历帝,已经从南宁溜到极边的漱湍。这个小朝廷,既无诸侯,又没了土地,颠沛流离,朝不保夕。“桂王除扈从外,无一卒一民为朝廷有矣”[1]。正在这时,大西农民军余部在西南地区严重地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把抗清斗争重新推向高潮。

西充战斗失败后,大西军余部由张献忠的四个养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率领。一六四七年(清顺治四年)二月,大西军由綦江出发,进入贵州,破遵义,渡乌江,陷定番。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援下,一举攻占贵阳。四月,大西军挥师直驱云南,五月占领昆明,势力由贵州扩大到云南境内。

云贵等省,在明朝政府和反动土司的长期压迫统治下,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仅明世袭统治云南的政治代表黔国公沐天波一家霸占的土地,即占云南全省总耕地一万六千多顷的半数以上。其剥削之残酷,“不至膏见髓干不止”[2],从而逼使各族人民“饥寒交迫,相率为‘盗’”[3]。所以云贵地区反对明朝残酷压迫剥削的抗暴起义,史不绝书。大西军进驻这些地区,继续保持农民起义的革命本色,镇压敢于反抗的明官僚势力和反动的地主武装;对广大人民群众,则“秋毫无犯”[4],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护,“俱焚香猪酒粮草远迎十里”[5]

大西军占领昆明之后,随即分兵向滇西、滇南、滇中、滇东进击,实现对云南的军事占领,然后迅速回师贵州,接受贵州巡抚的投降,又分兵占据四川、湖南、广西的部分地区,形成了以云贵两省为中心的包括四川西南部、湖南西部和广西部分地区的广阔的农民抗清基地。

不久,四将军在云贵同称王,尊孙可望为首领。设六卿,以干支纪年[6],以“兴朝”为年号,大力整顿地方,建立农民政权机构。严保甲,定丁赋,榷盐税,铸钱币,造兵器[7]。为了继承张献忠的革命传统,大西政权建立雄伟壮观的太庙祀张献忠。称张献忠为“老万岁”,“凡有大事,必先告庙而后行”[8]。对农民军及其家属,妥善安排,给以照顾。“凡兵丁日支米一大升,家口月支米一大斗,生下儿女,未及一岁者月给半分,至三岁者如家口支。马分三号:头号者日支料三升,二号者日支料二升,三号者日支料一升。不时查验,瘦者责治有差”[9]。“兵有家口者,每冬人给一袍;无家口者,一袍之外,人给鞋袜各一双,大帽各一顶。如是养兵,果士饱马腾”[10]。部队很快发展至二十余万人。

大西军纪律严明,兵马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凡发兵出剿,所到之处,“鸡犬不惊”[11]。对豪绅恶吏,追退饷银以助军需。对外逃百姓,则招抚回家复业,贫穷的借给耕牛、种子,于是,“居民咸集”[12]。对于继续顽抗的地主武装和残害人民的盗匪,则发兵清剿,很快地安定了社会秩序。当时在云南境内,出现了“外则土司敛迹,内则物阜民安”,“兵不扰民,将不欺士……往来有体,安置有方”[13]的大好局面。大西政权还领导“打粮运动”,强制粮商富户缴出囤积居奇的粮食作为军粮和救济粮。最主要的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种,大力兴修水利,提倡深耕改土。“浚海口,深耕省敛,凡有利于民者,无不备举”[14]。结果,第二年改变了面貌,“是岁,戊子,滇南大熟,百姓丰造”。接着第三、四、七、八年都是大丰收。真是“云南百姓乐业,插时恬熙,若不知有交兵者。一年土产财富,足供养兵之需”[15]。人民生活安定,生产得到发展,部队有了足够的给养。又由于大西军执行了比较正确的民族政策,在抗清基地内部,很快消除了开始时产生的民族隔阂和误解,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各族农民纷纷参加大西军,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大大提高。大西军在西南地区建立了巩固的抗清基地。

一六四九年(清顺治六年),大西军经过反复慎重的酝酿之后,提出了对永历小朝廷实行“联合恢剿”的策略。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个策略口号的提出,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其所以必要,就是满族贵族集团勾结部分汉族官僚地主疯狂镇压农民起义,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结合在一起。清军和降清的官僚地主势力,是农民军的主要敌人。清军进攻的矛头主要是农民军,同时也要消灭不愿投降的残明势力和汉族地主阶级的抗清力量。因此,为了反对和孤立清王朝这个农民起义的主要敌人,阻止残明势力投向清朝,团结更广泛的力量抗清,大西军提出联明抗清这个策略,是必要的,也是完全正确的。其所以可能,就是大西军经过三年准备时间,建立起一个巩固的抗清基地,训练了一支强大的抗清武装,储备了充足的战争物资,并且能够基本上坚持农民起义的独立政策。对于过着“行踪无定,舟居靡常”的流亡生活的永历小朝廷来说,联合大西军这支生气勃勃的抗清力量,借以保存自己免于被清军扑灭,也是他们已经觉察到的唯一出路。所以,联明抗清,必须具备成熟的主客观条件。大西军领导集团经过三年左右的准备时间,终于在一六四九年五月派出代表团,带着少量礼物,即二十两南金、四块琥珀、四匹马,去南宁与永历小朝廷谈判有关联合问题。[16]

由于大西军有巩固的基地和强大的武装力量为后盾,谈判中始终掌握了主动权。当时给永历帝的书信用方幅黄纸,不奉朔也不建朔,坚持平等地位。大西军方面明确表示:“今之奏请,为联合恢剿之意,原非有意以求封爵也。”[17]在带给永历帝的书信中,严正指出:“先秦王荡平中土,扫除污吏”,重申张献忠领导的农民斗争的正义性。指出“王绳父爵,国继先秦”,宣布大西农民政权的合法性。[18]然后提出了联合抗清的两个条件:第一,大西军领导人继续保持张献忠原有的“秦王”称号,以示大西军继承张献忠的遗志的决心;第二,大西军领导集团必须握有控制全军的权力,以此来保证大西农民军在联明抗清中的独立地位。

永历小朝廷在对待大西军的态度方面,内部存在严重分歧。一派反对给大西军领导人以最高权力;另一派则认为,“我势日衰,彼力方壮,我以空名羁之,犹可号召”[19],为了利用这支抗清力量,“不如姑饵之”[20],争论相持不下,谈判拖延了一年多。最后,大西军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一六五一年(清顺治八年)五月,派武装进入南宁,将小朝廷中几个反对联合、破坏谈判的顽固分子抓起来处死,清除了谈判的障碍。尤其当时形势紧迫,清军向广西地区发起进攻,没有大西军的保护,永历政权便无法生存。所以,小朝廷最后不得不接受“联合恢剿”、“合师北拒”的建议。大西军接受永历的年号,奉永历正朔,并把永历帝及其小朝廷从南宁接到贵州的安隆,保护其安全,供应其生活。每月发给薪俸,还要造册开报,称“皇帝一员支米一石,妃嫔八名、太子一口各支米三斗”[21]。从此,大西军消除了后顾之忧患,独立地领导西南地区军民,掀起又一个新的抗清斗争的高潮。

一六五二年(清顺治九年),大西军领导集团决定北伐抗清,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定国率领,有步、骑、象队共八万多人,取道贵州,出湖广,由武冈、全州直趋桂林,进逼广东肇庆;一路由刘文秀率领,有步、骑、象队共六万多人,由滇东出四川叙州,下重庆,取成都、汉中,直逼关中。并决定大西军统帅部由云南移驻贵州,主帅孙可望居中策应和指挥。

这次北伐抗清,大西军作了周密的战略部署,部队誓师时宣布行兵五要,“一不杀人,二不放火,三不奸淫,四不宰耕牛,五不抢财货”[22],严格规定纪律。尤其经过三年时间的政权建设和战备工作,兵强马壮,广大战士斗志昂扬。战争开始时,两路大军都获得赫赫战果。

是年春,当吴三桂率清军由嘉定出叙州进犯川南时,大西军由刘文秀率领,突进川境,一路势如破竹,攻叙州、泸州,破重庆,然后挥师川西,占领成都,把吴三桂率领的清军压缩在川北保宁一带,但刘文秀在屡胜之后,轻敌麻痹,打保宁时,骄兵急攻困敌,不讲战术,结果主力遭到重大损失,致使吴三桂军得以突围跑掉,退往汉中。

李定国率领的一路,由川东入湖南,所向披靡,取得重大胜利。这个战场的主要敌人是定南王孔有德所率领的清军。孔有德督师桂林,企图与从四川南下的吴三桂军钳击大西军于滇黔。因此,大西军必须截断孔有德与川湖清军的联系,攻占桂林,歼灭孔有德部。这是当时具有战略意义的战役。六月,大西军攻下靖州、武冈、宝庆,七月出祁阳,夺回进入广西的门户全州,然后率精兵沿便道直趋严关。全州、严关的战斗,“清兵大败,横尸被野”[23]。“七月初一日(阳历八月四日),有德再挑精锐,逆于榕江,兵未交而象阵前列,劲卒山拥,尘沙蔽日,马闻象鸣皆颠厥,有德众逐奔,掩杀大败,有德仅以身免,策马入城”[24]。大西军乘胜追至桂林,数十里之城,包围了三匝。甲仗耀日,旌旗布野,钲鼓之声震天地,使城内清军胆战心惊。八月七日大西军以云梯攻城,孔有德遁走无路,“聚其宝玩于一室,手刃爱妾姬,遂闭门自焚死”[25],结束了这个镇压抗清斗争的刽子手的一生。大西军攻下桂林,“下令无妄杀,抚安孑遗之黎庶”[26]。然后很快地收复了广西全境。九月,李定国率部北攻湖南,取永州(湖南零陵县)。[27]十月克衡州,进行一番休整和补充,又挥师东取阳山、连州,北取长沙,攻占常德、岳州,并东进江西,连下永新、安福、永宁、龙泉,围攻赣西重镇吉安。“兵出凡七月,复郡十六、州二,辟地将三千里。”[28]大西军的战斗力很强,纪律严整,人们评论说:“予至长沙,人皆言定国兵律极严,驻师半载,居民不知有兵。定国所部半为倮㑩瑶佬,虽其土官极难钤束,何定国御之有法也”[29]。李定国攻桂林时“军营城下,寂然无声,师尽撤矣,城中犹不知……纪律如此,可称节制之师。故能以三万之众,出入两广,长驱千里”[30]。一六五二年十二月,清统治者派敬谨亲王尼堪率兵十多万扑长沙,大西军有计划地撤出长沙,在衡州设伏击圈,大歼清军,阵斩尼堪,又一次打了大胜仗。由于桂林、衡州两次战役的胜利,“两蹶名王,天下震动”[31]。败讯传来,清统治者甚至还准备放弃川滇黔粤桂赣湘七省。

一六五三年(清顺治十年),李定国率大西军由广西进入广东,东破开建、德庆,直驱肇庆。这时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的郑成功抗清部队,计划南下惠州、潮州,与大西军会师,联合抗清。荆巴一带的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领导的夔东十三家军,密切配合李定国在两广的进军,北出商洛,西攻湘鄂,牵制了清朝的大量兵力。各地农民军和抗清义军纷纷响应,出现了一个大好的抗清形势。

二、大西农民军的失败

大西农民军出师,接连获得大捷,严重地打击了清军,收复了西南和中南各省的大片土地。这是由于广大士兵的英勇奋战和李定国的指挥有方,也是由于大西军在西南经过一段休整以后,力量增强,又实现了“联合恢剿”策略,团结了各阶层、各民族的抗清力量,建立起了比较巩固的后方基地。

这时候的联明抗清阵线,不同于前一阶段,大西军已成为主力。南明的残余部队屡遭挫败,力量削弱。南明军官张先璧、马进忠、王允成等大多在“联合恢剿”的口号下接受大西军的指挥。但是,南明的军队虽已不占支配地位,地主、官僚、军官们却不甘心长期与农民军合作,并接受其指挥。当他们在联合战线中占主导地位的时候,他们恶狠狠地排挤、打击甚至要消灭农民军(如对待大顺军李过、高一功、郝摇旗等);而当他们丧失了实力,在联合阵线中只是附庸的时候,又千方百计,寻找缝隙,拉拢和腐蚀农民军的领导人,或者挑拨离间,制造分裂。大西军在战场上坚韧不拔,屡挫强敌,表现了高度的英勇气概,却无力克服自身的局限性,防止内部的分裂和蜕变,战胜地主阶级在联合阵线内部的破坏活动。有的领导人如孙可望,在胜利面前滋长了个人野心,为了称王称帝,不惜同室操戈。南明官吏在他的身上大下功夫,挑拨他和李定国的矛盾,怂恿孙可望称帝。如南明官吏杨畏知对他说:“王与三将军比肩而起,不借虚名,无以詟众。昔曹孟德奉迎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由是得志;今桂藩在肇庆,王其无意乎?”[32]“又有方于宣者,朝夕劝进,谓可望子微琪曰:‘异日进登大宝,吾乃顾命元勋也’”[33]。他们为孙可望定仪立制,规定太庙庙享只三王(即明太祖朱元璋主于中、张献忠主于左、孙可望的祖父主于右),在贵州省城大造宫殿,铸新印,立文武百官,设宰相、六部九卿科道,组织驾前军。使这个皇帝欲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孙可望,把抗清重任置之脑后,甚至害怕李定国抗清功劳太大,今后难以控制,想方设法阻挠李定国一路大西军的抗清斗争。从扣发、削减部队粮饷、犒银,一直到定计杀害李定国,准备大打内战。

李定国是大西军的第二个领袖,抗清坚决,多谋善战,屡立战功。桂王政权中的官僚们也竭力拉拢和影响他,向他灌输种种封建意识。桂王政权中的党派斗争一直很激烈,两派各引孙可望、李定国为奥援,使孙、李之间裂痕日深。李定国在桂林大捷,进军湖南。孙可望密令冯双礼违反预先议定的战略部署,擅自调动部队,使李定国在衡州陷于孤军作战的困境。李定国又在衡州击败清军,阵斩尼堪,声威大震。孙可望怀着嫉妒的心理,约李定国至沅州议事,阴谋杀害李定国。李定国为了避免和孙可望发生正面冲突,放弃了在湖南战场上有利的反攻时机,率军退往广西,转向广东,并致书孙可望:“今虽大局稍有转机,而敌势方张,成败尚未逆睹,正吾侪同心协力,共策兴复之秋,不宜妄听谗言,自相残害,以败坏国家。”[34]但是,孙可望这个野心家,一意孤行,破坏大局,使大西军将士流血牺牲所得来的胜利,化作了乌有。清军乘李定国撤往广西的机会,进行反攻,孙可望的“驾前军”骄横轻敌,在宝庆战败,逃回贵州。凡湖南所得的州县,俱为清军重新占领。是年,李定国联合广东义师,进兵东围肇庆。八月率兵二万再攻桂林不下,仍驻军柳州。孙可望还要遣冯双礼率兵袭击,只因事泄才避免更大损失。一六五四年(清顺治十一年),为了防备孙可望的寻衅,并同郑成功会师广东,李定国大西军自柳州出师,破广东的高州、廉州、雷州三府,两广义兵,如王兴、陈奇策、朱盛浓等都接受李定国的指挥,协同作战。清将郝尚久也倒戈响应,李定国军扩充至二十万人。一六五四年十月,大西军围攻新会。一直替清朝打前锋的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株守广州,一筹莫展,接连向清廷告急。新会在珠江三角洲上,是广州的海上门户。清军拼命死守,利用水师从海道向围城中供应援兵和粮食。大西军擅长陆战,缺少船只和水上作战经验,因此顿兵坚城之下,久攻而不克。李定国约郑成功会师广东,他给郑成功的信中说:“会城两酋(指尚可喜、耿继茂)恃海撄城,尚稽戎索。兹不谷已驻兴邑,刻日直捣五羊,然逆虏以新会为锁钥枢牖,贮粮攸资,是用悉所精神,援饷不绝。不谷之意,欲就其地以芟除,庶省城可不劳而下,故亦合力于斯。在彼望风屏息,遵陆知难,遂恃长舸舰,堵我舟师,非借贵爵星言发夕,其谁收此一捷也。”[35]李定国指望郑成功率强大水师,共攻广东。但是,郑成功派出的舟师,一再误期,会师攻粤的计划未能实现,加上大西军中瘟疫流行,死病枕藉,士气低落。这时,清廷派靖南将军朱玛喇率领满汉大军援广东,朱玛喇从江西兼程赴新会。大西军与清兵几次战斗,连续失败,损失惨重。一六五五年(清顺治十二年)三月,李定国大西军由宾州退回广西南宁,广东的高廉雷三府,肇庆、罗定属三州十八县和广西的二州四县,重为清军所陷。“定国力屈不能复出,西南之业衰矣”[36]。后来,虽然又分兵东下浔州、横州,企图重新打开两广抗清局面,终究难以恢复,至是年底又败归南宁。

孙、李的矛盾使大西军面临着分裂的严重危机。清统治者任用了富有军事经验和剿抚农民军经验的洪承畴,“经略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到长沙指挥镇压西南抗清斗争的全局。洪承畴利用大西军领导人的矛盾和分裂,提出“两粤合剿”的反动策略,即集中全力压缩南宁,首先消灭李定国大西军的力量,这样永历王朝也就不摧自垮了。而孙可望虽然在前线战败,丢失了湖南的大片土地,野心却毫未减弱。他派关有才率四万人驻于广西田州,阻扼李定国的后路。又称帝心切,对永历帝威逼过甚,任意杀戮大臣。永历小朝廷流亡在贵州安隆僻地,寄居孙可望的篱下,完全没有力量了。不管永历政权怎样腐败、怎样无能,却维系着分散于各地的抗清势力,仍是各阶层合作抗清的一个象征,孙可望骄横粗暴的行为,不得人心,严重危害抗清大局。永历帝给李定国送去血诏,诉说孙可望“僭逼”帝位,要李定国迅速前来“救驾”,李定国也表示要“先除逆贼,后议恢复”[37],孙、李之间的矛盾愈益尖锐。

一六五六年(清顺治十三年),李定国在清兵的压力下,从广西撤退,经过长期战斗消耗,部下只有六千人。幸而,驻在田州阻扼李定国的关有才部,在李定国的劝说下,放下干戈,投向定国,这样就顺利地打通了向西撤退的道路。三月,李定国抢先奔至贵州安隆,迎永历帝往昆明。这时,孙可望的军队还在贵州东部,留守昆明的军队都归附了李定国。桂王政权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李定国还想争取与孙可望和解,请刘文秀写血书给孙,又派白文选到贵州进行调解。孙可望废帝自立的阴谋未能得逞,后方反而被李定国占据,更加恼恨,扣留白文选,决心挑起战端,和解成为泡影。

一六五七年(清顺治十四年)九月,孙可望以“清君侧”为名,调兵十几万渡盘江,进攻昆明。永历政权削孙可望秦王号,派李定国、刘文秀迎敌,双方激战于曲靖的交水。李定国兵力很少,众寡悬殊。但孙可望挑起的这场内战是不得人心的,遭到大西军广大官兵的普遍反对,“人心不直可望”[38]。孙可望军营中的白文选以及孙的部将马进忠、马惟兴、马宝、冯双礼等都和李定国相通,在阵前倒戈内应。孙可望大败,剩下一个光杆司令,向东逃命,投降了清朝。清朝起先封他王爵,后在狩猎时以错射为名,将他射死。孙可望落了个可耻的下场。

李定国也滋长起保守思想和麻痹思想,失去了进取精神。原来把持着桂王政权的马吉翔、庞天寿等善于阿谀逢迎,仍受到李定国重用。特别在打败孙可望以后,昆明城内,灯烟花炮,歌舞升平,一片太平景象。

清朝统治者却并没有睡觉,他们起先害怕大西军的勇猛,在西南战线采取守势,密切地窥视着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的内讧。“四川总督李国英驻宝庆,经略洪承畴驻长沙,大将军辰泰及阿尔津先后驻荆州,尚可喜等分驻肇庆诸州,遇有来犯湖广、川北、粤东者则击却之,出境亦不穷追。以诸将皆百战之余,地险兵悍,姑以云贵及川东地委之”[39]。孙可望降清以后,泄露了大西军的全部军事机密,连云南的地理详图也作为屈膝的礼品献上,使清军对大西军的全部情况了如指掌。当时,清统治者认为“乘此‘贼’党内乱,人心未定之际”[40],正是发动进攻的好机会。一六五八年(清顺治十五年)四月,清军分三路进攻贵州:中路主力以靖寇大将军罗托和洪承畴为首,从湖南向西推进;西路以平西王吴三桂和定西将军墨勒根虾(即李国翰)为首,从四川向南推进;东路以征南大将军卓布泰为首,从广西向北推进,又命信郡王多尼统摄三路兵。清兵已大军压境,而李定国还逗留在滇西永昌,弹压孙可望残部的叛乱。清兵分路攻陷遵义、贵阳、独山,前线紧急,李定国才从滇西回师。这时,清兵分路并进,兵力尚未集中,罗托孤军驻于贵阳,大西军若专注一路,积极进攻,击败罗托,还可以挽回局势。但李定国行动迟缓,逡巡不前,只在盘江一带部署抵抗,采取消极防御的态势,失去了出击的时机。十二月,清军经充分准备,三路进犯。北路吴三桂从遵义间道攻天生桥,抄袭大西军的后路;中路清兵直趋水西,攻陷曲靖;李定国率主力在南路与清军卓布泰大战,连败于罗炎、凉水井,全线崩溃,大营陷落,李定国的妻子家属被杀。兵民死难者不下三四十万人,大西军的精锐损失殆尽。

一六五九年(顺治十六年)一月五日,李定国退回昆明。永历小朝廷内人心惶惶,有人主张撄城固守,有人主张逃往四川,南明官僚沐天波、马吉翔等主张逃奔滇西,而李定国则主张退守滇南。七日,永历政权狼狈西逃,吴三桂等率清兵穷追。李定国在滇西磨盘山(马龙县西北)设立三层埋伏圈,准备歼灭清军。由于南明的降官向吴三桂告密,清兵以炮火击伏兵,大西军设伏歼敌的计划未能实现。在磨盘山战斗中虽然杀伤了许多清兵,但众寡悬殊,大西军也遭到很大损失。这时败局已定,李定国撤往孟艮,永历帝等越过边界,逃往缅甸境内。一六六一年(清顺治十八年)八月,吴三桂率清军大举入缅,一六六二年(清顺治十九年)一月俘虏了永历帝,最后一个南明政权宣告瓦解。

李定国的兵力在云南边境,对清军还是一种威胁。但他把部队拉出营救永历帝,屯兵在一个狭小地区,给养无着,瘟疫猖獗,加上军中又携带眷属,累赘不堪。部队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一六六二年(清康熙元年),人马病死更多,又由于侦知吴三桂率清军入缅,永历帝被获并被绞死的消息,李定国悲愤交加,于八月十日(阴历六月二十七日)病死。

大西军转战西南十余年,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建立了巩固的抗清基地,发展生产,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在抗清斗争中,广大农民军官兵,始终保持农民起义的光荣传统,英勇奋战,不屈不挠。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大西军在抗清斗争中所作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李定国死后,大西军剩下的数千农民战士,宁可就地遣散归农,也不甘屈膝投降,实践了李定国临终的遗言,“宁死荒外,毋降也”[41]。此后,西南地区农民的抗清斗争,仍此起彼伏,延续了很久。

三、抗清斗争的余波——夔东十三家军

由于大西军的最后失败,西南地区急风暴雨的抗清斗争宣告结束。自此以后,在全国范围内,除了四川、陕西、湖广三省边界的夔东十三家军和隔海一隅的台湾郑成功以外,大规模的抗清斗争已不复存在。

从中南战场被迫撤退的大顺军余部,在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李来亨的率领下先后进入荆襄和川东地区,众推刘体纯为首领,“听节制”[42],同时联合驻扎这一地区的原明朝军官,号称夔东十三家军[43]。他们在全国抗清斗争开始转入低潮时期,仍然坚持战斗。

夔东十三家军组成以后,经过两三年的努力战斗,历尽艰难险阻,在大巴山、武当山、巫山、荆山四大山系之间,开拓了一大块抗清基地。刘体纯驻军于巴东,袁宗第驻军于大昌(四川巫山县北),贺珍驻军于大宁(四川巫溪县),西至四川的夔州,称为西线;郝摇旗驻军房县为中心,占有保康、竹山、竹溪,称为北线;李来亨驻军于归州、兴山,以茅麓山为领导核心的所在地,称为东线;南到靖江以南的少数民族地区,西南到利川,为原明朝军官谭文三兄弟和王光兴驻军之地。在他们的周围,还团结了当地各阶层的抗清武装。[44]

这支大顺军的余部,从战争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抗清基地的重要性,对这块地区积极进行建设。他们在山区里,招集逃亡百姓,开垦荒地,发展生产,革除苛捐杂税,减轻人民负担。“来亨等势稍振,屯耕山田,岁收麦粟草绵,供粮食衣履,亦私遣人市盐铁荆西,居民或与往来市贩”[45]。在其管辖地区,人民公平交易,安居乐业,“民翕然归之”,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46],使这个地区逐渐成为对外可与清军作战,对内“则以课农练兵为本”[47]的一大块抗清基地。

由于采取了正确政策,大批农民纷纷加入十三家军,部队很快扩大到几十万人。自一六五一年(清顺治八年)以来,十三家军经常主动出击,与清军作战,曾经进攻襄阳、彝陵、归州、宜昌等地。一六五八年(清顺治十五年),为了打破清军三路进攻云贵大西军的计划,十三家军不顾长途跋涉,远离基地,先后发动了两次围攻重庆的战役。第一次在一六五八年八月,刘体纯、李来亨、袁宗第联合谭文等,由水道进攻重庆,因为清军吴三桂留兵防守严密,没有得手而退。第二次在第二年(一六五九年,清顺治十六年)一月,十三家军以谭氏三兄弟为先头部队,“战舰蔽江,势甚猖獗”[48],包围了重庆。因为发生原明军官内讧,谭宏、谭诣杀死谭文,投降清军,致使农民军还未赶到而局势已变,不得不半途折返。两次围攻重庆的战役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战果,但它牵制了部分清军,阻止其南下,支援了李定国大西军的斗争。

大西军失败和南明王朝覆灭后,清统治者能够腾出手来,对付仅存的夔东十三家军了。一六六一年(清顺治十八年)川陕总督李国英献“合营进剿”策。清统治者集中清军主力三十万,以权臣鳌拜之弟穆里玛为'靖西将军、图海为定西将军,和总督李国英等率领,分兵三路围攻夔东十三家军抗清基地。一六六二年(清康熙元年)开始,调兴安、郧阳兵为一路,攻打房县、竹山;调四川兵为一路,进攻夔州、建始、巫山、大宁、大昌;调荆州、宜昌兵为一路,进攻远安、兴山、巴川、归州。显然,清军以主力三十万投入一隅之地,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农民军孤立无援,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等身经百战的主要将领,都先后牺牲了。[49]许多地区也被清军占领,尤其原明朝军官、异己分子的叛变投降,更加深农民军的被动局面。虽然李来亨在房县七里坪大败清军,取得很大胜利,但终究是孤军相拒,被围困在兴山县西的茅麓山上。李来亨凭借有利地形,路径悬绝,高险难攻,继续与清军鏖战,英勇不屈。一直到一六六四年(清康熙三年)九月,清军利用叛徒引兵从后山攀上,攻进山寨。李来亨终因粮尽援绝,无力挽救危局,全家自焚,壮烈牺牲。[50]一军三万余人,除百余人被俘外,没有一个投降的,表现了农民阶级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坚毅不屈的精神。

夔东十三家军的抗清斗争,正处在全国抗清斗争趋向低潮时期。清王朝从军事、政治、经济多方面对全国的统治逐步形成。巴东僻处一隅,孤立无援,经不起清军主力的围剿,事实上也无法完成抗清这个任务。但是李来亨等领导的这支农民队伍,继承了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英勇斗争的传统,坚决反抗清王朝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他们摒弃了南明政权的各种羁绊和束缚,独立地掌握和指挥军队,在抗清基地内,执行有利于人民的各项政治经济政策,继续保持农民起义军的本色。所以这支部队能够在川陕鄂边界,坚持战斗达十多年之久,这是难能可贵的。


注释

[1]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十四。

[2]周嘉谟:《查沐氏田庄册疏》。

[3]周嘉谟:《查沐氏田庄册疏》。

[4]邵廷寀:《西南纪事》卷十二,《孙可望》。

[5]佚名:《蜀记》。

[6]参见邵廷寀:《西南纪事》卷十二。

[7]参见佚名:《滇南纪略》,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

[8]李天根:《爝火录》卷十七。

[9]郭影秋:《李定国纪年》,九四页。

[10]佚名:《滇南纪略》;丁大任:《永历纪事》,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

[11]佚名:《滇南纪略》;丁大任:《永历纪事》,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

[12]佚名:《滇南纪略》;丁大任:《永历纪事》,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

[13]佚名:《滇南纪略》;丁大任:《永历纪事》,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

[14]佚名:《滇南纪略》;丁大任:《永历纪事》,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

[15]黄宗羲:《永历纪年》。

[16]参见叶梦珠:《续编绥寇纪略》卷二。

[17]何是非:《风倒梧桐记》,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九二页。

[18]参见叶梦珠:《续编绥寇纪略》卷二。

[19]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九七页。

[20]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卷十一。

[21]叶梦珠:《续编绥寇纪略》卷二。

[22]丁大任:《永历纪事》,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

[23]徐鼒:《小腆纪传》卷三十七。

[24]瞿昌文:《虞山集》卷十下。

[25]瞿昌文:《虞山集》卷十下。

[26]瞿昌文:《虞山集》卷十下。

[27]参见雷亮功:《桂林田海记》,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

[28]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十四;《衡州府志》卷二十九。

[29]李寄:《天香阁随笔》卷一。

[30]李寄:《天香阁随笔》卷一。

[31]黄宗羲:《永历纪年》。

[32]查东山:《东山国语·粤徼语》,转引自郭影秋:《李定国纪年》,九二页。

[33]王夫之:《永历实录》。

[34]刘彬:《晋王李定国列传》。

[35]杨英:《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

[36]邵廷寀:《西南纪事》卷十。

[37]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十四。

[38]温睿临:《南疆逸史》卷五十二。

[39]《东华录》,顺治十四年十二月。

[40]《清世祖实录》卷十三。

[41]叶梦珠:《续编绥寇纪略》卷四。

[42]张允炘:《湖北通志》,《武备志》。

[43]参见王夫之:《永历实录》,《李来亨传》;彭遵泗:《蜀碧》卷四。

[44]参见费密:《荒书》;同治修《宜昌府志》卷十。

[45]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十四,《李来亨传》。

[46]参见王夫之:《永历实录》卷十四,《李来亨传》;高维岳:《大宁县志》卷五;张允炘:《湖北通志》卷六十九。

[47]高维岳:《大宁县志》卷五。

[48]《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

[49]参见彭遵泗:《蜀碧》卷四。

[50]参见光绪《兴山县志》卷十六,《茅麓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