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系统:跟任正非学当老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企业方向定位六要素

企业的布局与方向,是一个动态迭代的过程。

方向未清晰之前的布局,是模糊的、多变的,甚至是局部的。在方向清晰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正确的布局,而未产生作用的布局点,则淡化、舍弃。

在上一章,我们给老板们讲,布局要布财务、业务、资源三个方面的局。

方向是在格局现状上的动态发展,每个企业的格局现状,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或主攻方向)。方向的选择,常常是很关键的。方向选择不当,如撞玻璃墙,光明在前,撞出人命也是有的。

企业方向的选择,要考虑如下六个要素:愿景、客户、资金、技术、团队、供应商。

1.愿景

企业下一步往哪个方向主攻,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企业的愿景是什么。比如笔者的愿景是行商道于社会,以商业文明最大化人间幸福。这个愿景决定了,你不干哪些事,对于无助于愿景实现的事情我们不会干。华宏锐思,就不会做只挣钱不增加幸福感、成就感的事。

这也是《成功人士七个习惯》里第一个习惯,以终为始。根据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作为我们谋划本阶段方向的出发点。

笔者辅导过的一个准上市企业,中国最大的脐橙商品化运营的企业,中山杨氏,他的愿景是成为民族果业航母。那么,他的投资都是围绕这个方向去做的,他不会说,因为房地产挣钱,我们就去投一个楼盘。

值得说明的是,企业的方向,有时会因为生存问题暂时从表面上偏离愿景。但是,从本质上看,暂时的偏离如果是为了更好的回来,实际上也是一致的。

方向的调整,是对愿景实现的一种必要的迂回。

笔者到泰山旅游,泰山的挑山工,走的是“之”字形路。有时,为了克服实现愿景的阻力,我们需要在方向上作阶段性的调整。

2.客户

企业的方向在符合愿景之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客户问题。

客户是谁?从何而来?为什么要选我们?

办企业,找不到有效客户是最大的风险。有效客户就是我们努力后能满足他的需求,而且对方有能力并愿意支付足以覆盖我们成本的款项的人。

如果企业确定的方向,没有有效客户的支持,这个方向极可能是伪方向。这种时候,可能需要我们调整策略,对原定方向,进行低成本测试,直到我们发现了有效客户,或找到了开发有效客户的途径。

没有客户的企业,是空转的系统,最终会轰然倒地。

3.资金

资金耗尽的企业,不是最终而是马上倒地。

资金短缺不要紧,穷家穷过法,自然可以挨得过去。量入为出是古之良训。

不过,我看过太多的企业,包括我自己办企业时,常常会有一种冲动,就是凭想象去计划资金,把未来可能进来的钱,都在现在花出去。结果,常常被经济的浪潮拍在沙滩上。

企业要以客户确定性,以及客户支付的确定性,保守地规划自己的资金支出。以使自己即使是寒冬来临,也能度过严寒。只有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资金需求的人,才有底气说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老板要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决定自己的主攻方向。

4.技术

满足客户,是需要手段、方法的。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金刚钻,可以揽其他活嘛。天无绝人之路,说的是人要现实,要理智。如果一味头撞南墙,则明明有路,也变成无路可投了。

不管大老板小老板,瞄准自己的目标客户群时,往往有技术不够用的时候,这就是我们说的学习曲线。企业定方向时,要充分考虑学习曲线,不要假设这个曲线不存在。

华为在涉足通信设备业务时,深知产品复杂,自己是没法在实验室搞定所有的质量问题的,所以在定主攻方向时,一是农村包围城市,二是服务弥补质量。

华为早年的主阵地是县局以下的乡镇局设备。大厂商的销售人员扎堆在省城,最多下到市里,而华为的销售人员全在县里。别家的设备不容易坏,坏了时,要报修,要审批,然后厂商的维修技工,坐火车来,到了地点先去宾馆安顿。华为的售后服务队伍,清一色的工程硕士,一有问题马上飞来,落地先去机房,搞不定直接就在机房加班加点。

华宏锐思在创业过程中,也有类似的学习曲线。咨询行业为智业,本来就难以标准化。国外咨询产业积累的范式、范例,对接本土中小企业的成长,难免有水土不适之痛。而且这个不适应还是相互的,中国的企业不适应国外的咨询模式,国外的咨询公司也不愿放下架子,大牌咨询公司在中国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于是,我们只能在实战中积累,学习中成长,不能照搬国外咨询那套标准化的流程。这个现实矛盾,对于企业选择的主攻方向,是有影响的。比如,笔者的公司,现阶段就只能选择对于方案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准确度,要求不是那么高的企业,而且还必须是有一定支付能力与诚意的企业。否则,就很难实现双赢,不仅耽搁客户,也有可能把尚处于创业中的团队,带入礮境。

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能力,在确定主攻方向时,是要注意的重要要素。存在技术的不确定性时,在时空上要留足发展技术的富裕度。

在笔者公司创业的早期阶段,我们计划有两年时间做咨询技术的研发与探索。在发展过程当中,每涉足新的咨询领域,我们都预留两年的技术研发时间。

5.团队

笔者辅导过一家公司,想法很超前,技术手段的研发,在几十年的实践里,也基本把该搞清楚的关键技术问题搞清楚了。但是,多年来,团队一直是散的。

老板在时,员工都在。老板不在时,员工都不在。在与不在,都不在状态。老板说的,没人当面反对,但是也没人心悦诚服地去执行。相信许多公司也存在类似毛病。

如果您的企业是这个样子,则您的方向必须调整。这样的队伍,别说走长征了,就是你上井冈山,他们未必愿意跟你去吃苦。

老板要想,我是不是已经有了满足有效客户需求的技术,我是不是有了实施服务方案的核心骨干,我的团队如何构建,需要多长时间,我的团队是不是被激励了。

如果以上的回答不是肯定的,则我们的方向要调整。

当老板,要把自己的核心团队规划好,不能多,多了钱不够花,少了,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

团队与方向的匹配性,要反复求证调适,互为因果。比如,笔者辅导的一家企业,计划引入阿米巴模式,划小经营单位,实现各自为战的协同效果。这个时候,第一个需要审视的,就是经营团队是否完善。经营者需要时间培养,我们得先修高速公路,然后让大家上路低速行驶,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我们再严格要求规范,实现上高速公路的设计目的。这才是通往活系统之路。

6.供应商

供应商是资源提供合作者的统称。

我们服务客户,要让客户满意,有好多资源是需要供应商大力提供的。在咨询业,要让客户满意,我们需要快速地了解客户行业的本质规律,这时就需要有行业内的知情人士提供情报。

有时候,为客户服务的关键资源不具备,我们可能被迫改变自己的主攻方向。

优质供应源的存在,可以影响我们的主攻方向,增加我们的胜算。

优质供应商,可以弥补我们在团队、技术、资金上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