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在途物资
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对材料物资进行核算时,对于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物资,应当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
1.13.1 核算内容
“在途物资”科目用于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以及价款已付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的核算。采购成本主要包括买价、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以及相关税费(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除外)。另外,物资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也应当计入采购成本。
提示
采购人员由于出差购买材料物资发生的差旅费不构成采购成本。
1.13.2 明细科目设置
“在途物资”科目通常应当按照物资品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若基于管理需要或方便管理,企业可以按照供应单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一般情况下,“在途物资”明细科目设置如表1-21所示。
表1-21 “在途物资”明细科目设置
1.13.3 主要业务处理
在途物资涉及的业务主要由两个环节构成,即购入物资和物资验收入库。其业务处理也主要是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账务处理。
1. 购入物资
购入材料、商品等,按照其采购成本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在途物资(实际成本法下,购入物资的采购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贷:银行存款(使用银行存款支付物资款项)
应付账款(采用赊销方式采购物资)
应付票据(使用商业汇票采购物资)
预付账款(采用预付货款方式采购物资)
2. 物资验收入库
购买的材料、商品到达企业验收入库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验收入库的原材料)
库存商品(验收入库的库存商品)
贷:在途物资(结转在途物资)
1.13.4 专业素养
在途物资与材料采购的区别
“在途物资”与“材料采购”科目虽然在核算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二者在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理时却存在较大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核算范围不同。“在途物资”的核算范围是企业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的尚未入库的采购业务,而“材料采购”的核算范围是企业按照计划成本核算的原材料等采购业务。
•核算程序不同。“在途物资”只涉及两个步骤,即购入物资与物资入库;而“材料采购”在这两个步骤之外,还涉及确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步骤。
1.13.5 案例再现
【案例1-13】
2018年5月8日,汇彩公司向明市公司购入G5材料一批,单价为30元/千克,数量为5 000千克。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4 000元。另支付运输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0元。相关款项已经使用银行存款支付,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汇彩公司该笔采购业务的会计分录。
(2)5月12日,该批材料到达企业,编制材料入库的会计分录。
【案例解析】
(1)G5材料的采购成本=150 000+1 000=151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4 000+100=24 100(元)。由于材料未验收入库,且资料中未说明使用计划成本核算,所以应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2)材料验收入库后,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