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理学2:不同场景下的说话策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解铃还须系铃人,做自己的心理调节师

一些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相关的咨询机构或者专家来解决的,但前提是存在心理障碍的人能正确看待问题,能够从内心去接受一些自己本不愿意接受的现实,这样,相关的机构和专家才能真正帮助你将问题解决。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结还是需要自己解开。

据明代《指月录》记载,金陵的一个寺庙里,有一个法灯和尚,他性情豪逸,但终日无所事事,众和尚都看不起他,只有法眼和尚很器重他。一天,法眼问众和尚:“老虎项上系着一个金铃,哪个人能把它解开来?”众僧皆回答不出。恰好法灯和尚走进来,法眼也用同样的问题问他,法灯和尚随即答道:“系铃的人能够解开。”法眼和尚十分满意,对众和尚说:“你们对他可不能小看。”后来,人们就用“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句话代指谁造成的问题仍由谁去解决。

正如这个故事所讲的,给老虎系铃铛,一般人都会问这是怎么系上的,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自然会想到给老虎系铃铛的人,因为只有知道如何系铃铛才能知道怎么把铃铛按照原来的步骤解下来。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出现心理问题时,只是漫无目的地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是徒劳的。因为只有清楚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所以,可以针对问题产生的过程寻找解决方案。很多有心理问题的人都试图用一些别人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效果往往不佳,这是因为别人不能代替自己,只有自己最清楚问题的来源,就像别人不能替自己生存一样,治疗者只能起到疏导的辅助作用。所以,解决心理问题就像解铃铛,还是需要系铃铛的人自己来解决。

人们遵循这个程序,不是想当然,因为心理有顺其自然的因素,不能强迫心理活动。两千年前,荀子就在《解蔽篇》中指出心(按今人观点应为脑这个器官)是身体的支配者,是精神智慧的主宰,它对身体的各个部分发出指令,而不接受命令。所以,虽然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嘴巴去说什么或者不说什么,对意志的改变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两千年前,管子在《心术》中说不要代替马去奔跑,使马能够发挥它的能力;不要代替鸟去飞翔,使其羽翼得到锻炼,不至于衰败。心理治疗的道理应该是大同小异的,主要就是把阻碍心理问题的过程去除,帮助患者形成一种应对能力,最好能够激发患者的潜在能力,从而使其获得一种类似于重生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他已经超脱了,获得了新的能力。解铃还须系铃人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