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2013年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以恶致善

——论康德以法权和道德为目的的先验历史观本文是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4年)规划项目的青年项目“形而上学与政治——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存在论探究”(14ZX11)的阶段性成果。

罗久(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内容提要 康德的历史哲学是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有学者将其视为与三大批判同样重要的“第四批判”。但相较于康德的知识论、道德哲学和美学等思想,康德的历史哲学受到的重视依然不够,这是与其重要地位很不相称的。康德的历史哲学并不是出于对历史的兴趣而对其进行的专门论述,而是康德目的论思想的具体表现。康德正是通过历史哲学阐明了作为理性自律的普遍法权和道德在受制于自然因果必然性的人类中是如何可能的,这一以法权和道德为目的的先验历史观是康德完成自己关于理性的建筑术构想、最终统一自由与必然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康德 历史 自然 法权 道德 目的论


康德的历史哲学作为打通自然与自由的桥梁,是他关于理性的统一性这一整体构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卡西尔(Ernst Cassirer)甚至将康德的历史哲学视为与他的三大批判并列的“第四批判”,即历史理性批判。详见Ernst Cassirer, “Kant's found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Kant's Life and Thought, Chapter Ⅳ(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1)。尽管卡西尔的说法一直存在着不小的争议,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康德历史哲学对于批判哲学本身确实是不可或缺的。虽然西方思想史上关于历史问题的讨论不绝如缕,但是在以讨论永恒存在的实体和不变的“一”为主题的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甚至说过,诗的创作比历史书写更富于哲学意味,因为诗所描述的事情带有普遍必然性,而历史所关注的对象则是那些特殊、偶然和流变的事物。参见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25~29页。,却是康德真正最早地有意识地将历史这个涉及变化和特殊存在者的维度通过目的论引入到哲学关于理性、共相和实在问题的讨论中,并且揭示出历史本身所具有的普遍必然性与合乎理性的统一性,对西方哲学中的历史意识和历史主义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康德的法权哲学和道德哲学来阐发历史哲学作为普遍目的论系统对于康德的理性统一性构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