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鲜明的研究特色
云南大学的民族学长期坚持立足西南边疆、强调团队合作、重视田野工作、回应重要问题、开拓学术前沿的学术发展道路,不断推出问题意识明确、调查扎实深入、原创意义突出的科研成果。
以中国西南和东南亚为重点研究区域。由于地处西南边疆,创建之初云南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就以中国西南为重点研究区域,产出了一系列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重要成果。此后,这一传统得到发扬光大,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特征、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近年推出了“中国西南民族志丛书”“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丛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图像”“边疆研究丛书”等系列成果。2009年开始,为了改变中国民族学、人类学仅以国内为调查研究对象而缺乏海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的国外研究主要以文献资料为依据的状况,同时为了适应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中国崛起”的现实需要,并回应西方人类学重视海外“异文化”调查研究的学科脉络,云南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积极开拓东南亚新领域,组织50多位师生奔赴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开展田野调查,推出“东南亚民族志丛书”,探讨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族群互动、民族与国家、民族的认同与建构、社会文化的国家建构等前沿性论题。
学科核心内容的全覆盖和多个领域的领先优势。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学术研究覆盖文化与生态、生计模式与经济体制、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信仰与仪式、政治组织与习俗法、语言与文化、社会文化变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民族史、边疆问题、现代性与全球化等诸多领域,在中国西南民族史、生态人类学、经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民族政治学、法律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民族文化产业等领域具有突出优势,推出了“中国民族家庭实录”“生态人类学丛书”“经济人类学丛书”“艺术人类学丛书”“中国西南民族文化通志”等系列研究成果以及有较大影响的《中华民族发展史》 《刀耕火种——一个充满争议的生态系统》《资源配置与制度变化》《民族文化资本化》《现代人类学》等著作。在教育部2013年颁发的第六届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获得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是“民族学与文化学”类获奖最多的高校。
研究方法创新的探索与推进。为了改变恢复重建之后的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对学科基本方法——田野调查重视不够,民族学、人类学许多师生缺乏田野调查经历和知识,“书斋”的民族学或“摇椅上的人类学家”盛行的状况,云南大学于1999年底至2000年初组织了“跨世纪云南少数民族调查”,该调查参与师生达130多人、调查范围覆盖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25个云南省少数民族。2003年再次组织“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调查”,调查范围扩大到全国55个少数民族(含台湾高山族),出版了系列调查报告,重新确立了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学、人类学的核心研究方法和学生训练的必备环节的地位。同时,探索常规化和长期性开展田野调查的路径,2003年开始在云南少数民族农村建立调查研究基地,为教师的长期跟踪调查和学生的田野调查方法训练奠定了基础,进而推动了当地少数民族撰写“村民日志”与拍摄影像的实践,回应国际人类学界后现代人类学方法论的讨论和“让文化持有者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学术实验,出版“新民族志实验丛书”,探索与实践“常人民族志”方法。此后,一方面,推进从民族研究向民族学研究的转化,开展既具有明确的前沿意识、问题意识,又具有细致深入的田野调查的民族志研究;另一方面,探索超越小型社区或小群体调查研究传统范式的路径,开展适应历史上早已存在的跨族群、跨区域,甚至跨文明的社会文化互动和全球化时代开放社会的区域研究、跨国研究、跨文明研究和“多点民族志”研究。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创办于2003年的专业学术集刊《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刊载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理论论文、民族志文本、田野调查报告和学术评述等类型的研究成果,受到学界关注与重视,所刊登的部分成果被多种学术文摘、复印资料转载或引用,从2008年起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此外,还主办英文集刊《中国西南民族学与人类学评论》(Review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in Southwe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