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吴哥王朝与阿瑜陀耶的早期交锋
在《柬埔寨王家编年史》的指引下,自尼班巴特(又译“尼佩安·巴”“尼边巴”“涅槃波陀”“尼边卜”)后,我们对柬埔寨历史脉络传承发展的认识逐步清晰起来。从目前我们掌握的不同柬埔寨编年史的版本来看,它们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基本上能够保持一致,尽管如此,对于包括国王加冕、逝世等重要历史事件记载的时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柬埔寨王家编年史》把尼班巴特的即位时间确定在了塞伽历的1268年狗年(即公元1346年),而1835年阮时叙等人接受越南明命帝之命根据该书的柬文版本编译《高绵纪略》一书时,译者也采纳了上述时间。[16]但另外的两个编年史版本却把尼班巴特的即位时间提前了6年,即公元1340年。[17]
霍尔在《东南亚史》中引用了布里格斯在《1430年以前暹罗对吴哥的进攻》一文中提出的假设,其中涉及了布里格斯对尼班巴特即位时间的推断,他认为尼班巴特的即位是发生在一个晚得多的时间。他在书中写道,他(布里格斯)将尼班巴特的即位置于1405年,因而阇耶跋摩八世去世与1405年间就留下了不确定的空白需要填补。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他引证了《明史》中有关柬埔寨的史料。明朝于1368年建立,使柬埔寨再次与中国发生了关系。《明史》列举了两国交聘的使节和日期。例如,洪武帝(1368~1398)派了四次使团到柬埔寨,永乐帝(1403~1424)则派出三次。《明史》记载,在1371年和1403年之间明朝接待了十个“真腊”使团,并提到三个国王的名字。其中第三个国王叫平牙,布里格斯推定,他应该是尼班巴特。[18]从泰国的史料来看,尼班巴特应该是阿瑜陀耶兴起时在位的柬埔寨国王,《古代泰国史一册》中提到的“帕布龙涅槃波王”,指的就是尼班巴特,而且关于其在位时间的记载,《柬埔寨王家编年史》和泰国史料也是基本一致的。如果柬埔寨编年史记载的国王名字相对准确的话,那么,布里格斯的推断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也可以简单地从两位国王的名字对布里格斯的推断加以分析。《明史》中对柬埔寨国王名号往往采用音译,译词相对准确,从翻译的角度上来讲,“平牙”一词很难与尼班巴特联系起来,应该是译自柬文的“Ponthea”,而《明史》原载“参烈昭平牙”,从柬埔寨编年史的记载来看,1405年间,正值蓬阿黑·亚特(PontheaYat)在位期间,就国王名字的翻译来看,“参烈”应为柬文的“Srei”(即“室利”,有美好之意)或“Preah”(置于神或国王名号前,尊称),“昭”可为柬文的“Chao”(原意为“主人”,与Preah连用可表达“君主”之意),而“平牙”尽管译自“Ponthea”,但“Ponthea”的后一个音节与“Yat”发音相近,二者连读略译为“平牙”显然是合理的。
确定柬埔寨编年史对尼班巴特即位的记载是否准确,对本文的论述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对后续柬暹关系发展相关的各历史事件记载的可靠性。我们发现,在尼班巴特之后,不同版本的编年史都记载了大致相同的历史事件,而且时间基本保持一致,即尼班巴特即位五年后去世,其弟悉丹罗阇(又译作“普列·塞添”)继位,未及加冕,即在三个月后病逝,其长子兰蓬罗阇继位,时间为塞伽历1273年虎年(公元1351年)。
从柬埔寨王家编年史记载的内容来看,兰蓬罗阇即位后,吴哥王朝开始深陷与泰族阿瑜陀耶王朝的战争泥潭,随后的数十年,昔日辉煌的吴哥王朝一直与阿瑜陀耶战乱不断,始终面临着进攻与反攻的争斗,最终丧失国土,国王流落他乡。需要强调的是,此时与柬埔寨发生关系的泰族国王,正是1350年称雄阿瑜陀耶的拉玛铁菩提一世,而泰人建立的素可泰王朝,随着阿瑜陀耶的日渐强大,已逐渐淡出柬埔寨编年史的记载。原因有三。
第一,1347年,素可泰的吕泰王之子立泰即位,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无意收复失地,只热衷于佛教事业,也是兰卡佛教的著名学者。[19]正因为如此,立泰王无心纠缠于与吴哥帝国的争夺,素可泰自然会放松对吴哥的控制,给了阿瑜陀耶以可乘之机。
第二,阿瑜陀耶建立初期,拉玛铁菩提一世便展现出其扩张领土版图的野心,而把吴哥作为扩张的重点,也是由当时周边各国的形势所决定的。此时的素可泰虽然已走向衰落,但与新兴的阿瑜陀耶可谓“不分伯仲”[20],而且相比吴哥而言,素可泰仍然显示出其强大实力,特别是北部由法昂王带领的新兴势力,也在此时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因此对吴哥动手,不仅在实力对比上有较大胜算,而且可以避免与素可泰和法昂产生正面冲突,堪称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阿瑜陀耶对吴哥展开攻势,也是由吴哥与法昂、吴哥与素可泰之间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法昂与吴哥的特殊关系,因此法昂实力的兴起也使得吴哥王朝成为阿瑜陀耶的眼中钉。而据《暹罗古代史一册》记载:阿瑜陀耶建国后,恰逢吴哥王位更替,向来与阿瑜陀耶交好的帕布龙涅槃波王(又译“尼班巴特”)去世,帕布龙兰蓬新王[21]即位。新王兰蓬担心阿瑜陀耶日渐强势,对吴哥造成威胁,转而亲近吕泰王。拉玛铁菩提一世宣布独立一年后,确悉吴哥对其态度已变,遂于佛历1895年出兵吴哥。[22]虽然在柬埔寨编年史中并未记载兰蓬罗阇即位后与素可泰交好的相关史实,但如果与素可泰发生争端,应该在史料中有所体现,而且根据柬埔寨编年史的记载,兰蓬罗阇在位时,阿瑜陀耶大举进犯吴哥帝国,兰蓬罗阇在得到消息后,命人召集军队,并与重臣商议道:“我国安享太平以至多年战事未发。此时召集的军队也未曾训练,眼前之状况诸位有何良策?”[23]从这一点上来看,在阿瑜陀耶发动对吴哥的战争之前,吴哥已维持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和平,并没有爆发较大规模的战事。而且从年代上来看,柬埔寨编年史把兰蓬罗阇即位的年份确定为公元1346年,此时恰逢吕泰王在位的最后一年,这也符合泰国史料的记载,上述说法是相对可信的,兰蓬罗阇对素可泰的示好也是阿瑜陀耶出兵吴哥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