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工程设计入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自控工程设计的任务

一、工程设计的分阶段

过去国内对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对于采用新技术和复杂的尚未成熟的工程设计,有时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在国际上通常把全部设计过程划分为由专利商承担的工艺设计(基础设计)和由工程公司承担的工程设计两大阶段;工程设计则再划分为基础工程设计和详细工程设计两个阶段。

在我国现行设计体制的程序中,工程公司在开始基础工程设计工作前,需要将专利商的工艺设计(基础设计)形成向有关部门和用户报告、供审批的初步设计,因此在《规定》中对工程设计有关内容中,保留有初步设计的名词,称基础设计/初步设计。

工程设计要分阶段进行,便于有关部门的审核,使设计工作逐步向深度展开;有利于经过多次审核、把关,及早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尽量避免施工中的返工现象;给各专业之间互相协调与配合创造有利条件。

二、自控专业设计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任务

在不同的设计阶段自控专业的任务也是不同的。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自控专业负责的设计工作如下:

①完成基础设计/初步设计说明书,拟定控制系统、联锁系统的技术方案、仪表选型规定以及电源、气源的供给方案等;

②完成初步的仪表清单、控制室平面布置和仪表盘正面布置方案,开展初步的询价工作;

③完成工艺控制流程图(PCD);

④提出DCS的系统配置方案;

⑤配合工艺系统专业完成初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

⑥向有关专业提出设计条件。

在工程设计阶段,自控专业负责的设计工作如下:

①负责生产装置、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系统的检测、控制、报警、联锁/停车和监控/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设计;

②负责检测仪表、控制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和安装材料的选型设计;

③负责检测仪表和控制系统的安装设计;

④负责DCS、PLC、ESD和上位计算机(监控、管理)的系统配置、功能要求和设备选型,并负责或参加软件的编制工作;

⑤负责现场仪表的环境防护措施的设计;

⑥接受工艺、系统和其他主导专业的设计条件,提出设备、管道、电气、土建、暖通和给排水等专业的设计条件;

⑦负责控制室、分析器室以及仪表修理车间的设计;

⑧负责工厂生产过程计量系统的设计。

按照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推行的“新体制”,即国际通用设计体制和方法的要求,自控专业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可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①根据工艺专业提出的监控条件绘制工艺控制图(PCD);

②配合系统专业绘制各版管道仪表流程图(P&ID);

③征集研究用户对P&ID及仪表设计规定的意见;

④编制仪表请购单,配合采购部门开展仪表和材料的采购工作;

⑤确定仪表制造商的有关图纸,按仪表制造商返回的技术文件提交仪表接口条件,并开展有关设计工作;

⑥编(绘)制最终自控工程设计文件。

三、专业设计文件划分成版次

工程设计是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生产控制方案和仪表选型在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已基本确定,如果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审核会对控制方案和仪表选型没有提出修改意见,工程设计中可按确定的方案和仪表选型开展设计工作。

在工程设计两个阶段期间,专业的设计文件将划分成各个版次,在内容上由浅入深地发表。

对于系统专业/管道专业,一般需要完成七版设计。这7个版次如下所述。

基础工程设计阶段编制四版:

①初版(P&ID A版);

②内部审查版(P&ID B版);

③用户审查版(P&ID C版);

④确认版(P&ID D版)。

详细工程设计阶段编制三版:

①详1版(或称研究版,简称P&ID E版);

②详2版(或称设计版,简称P&ID F版);

③施工版(简称P&ID G版)。

自控专业工程设计与总体工程设计也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工程设计阶段和详细工程设计阶段,应出P&ID A~G版,共7版本。基础工程设计阶段P&ID A~D版4版,详细工程设计阶段P&ID E~G版3版。根据具体情况可少于7版。

基础工程设计阶段的进程及关系可概括如下。

①在系统专业提交的P&ID A版原图上,自控专业审查主要检测、控制、联锁系统的设置是否合理、可行,仪表功能代号是否准确,完成P&ID A版(初版)。

②P&ID A版用于有关专业作设备布置、管道走向、特殊管道和管架研究,它是自控专业及其他专业开展基础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

③在系统专业提交的P&ID B版原图上,自控专业审查全部检测、控制、联锁系统的设置是否齐全,并编制仪表回路位号,完成P&ID B版(内审版)。

④在系统专业根据内审会的修改意见完成P&ID C版原图上,自控专业详细标注仪表回路的组成、仪表的形式等,完成P&ID C版(用户版)。P&ID C版应有95%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用于用户审查。

⑤根据用户组织的设计审查会提出的审查意见,系统专业对P&ID C版修改后形成D版原图,经自控专业审查确认以后完成P&ID D版(确认版)。

详细工程设计阶段的进程及关系可概括如下。

①配合系统专业完成的P&ID E版(详1版),是在D版的基础上根据制造厂商提供的最终版资料,以及管道、自控专业的变动和修改意见绘制的,用于管道和设备布置图的详2版(设计版)绘图。

②P&ID F版(详2版),可根据需要发表,即管道、仪表、机泵等制造厂商的资料修改较大时才绘制。

③P&ID G版(施工版)是最终版,它是施工、安装、编制工艺操作手册以及开车、生产、事故处理的依据。

四、设计文件清单

(一)基础工程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

①仪表索引;

②仪表数据表;

③仪表盘布置图;

④控制室布置图;

⑤DCS系统配置图(初步);

⑥仪表回路图;

⑦联锁系统逻辑图或时序图;

⑧仪表供电系统图;

⑨仪表电缆桥架布置总图;

⑩DCS-I/O表;

主要仪表技术说明书;

DCS技术规格书;

仪表请购单;

(二)详细工程设计阶段设计文件

1.采用常规仪表的工程项目完成的设计文件

(1)文字、表格类文件

①仪表设计规定;

②仪表索引;

③仪表数据表;

④报警联锁设定值表;

⑤电缆表(管缆表);

⑥铭牌表;

⑦仪表绝热伴热表;

⑧仪表空气分配器表;

⑨控制室内电缆表;

⑩电缆分盘表;

仪表安装材料表;

仪表技术说明书(主要仪表);

仪表施工安装要求。

(2)图纸类文件

①联锁系统逻辑图;

②顺序控制系统时序图;

③继电器联锁原理图;

④仪表回路图;

⑤控制室布置图;

⑥仪表盘(操作台)布置图;

⑦闪光报警器灯屏布置图;

⑧半模拟盘流程图及接线图;

⑨继电器箱布置图;

⑩端子配线图;

仪表供电系统图(供电箱接线图);

仪表穿板接头图;

控制室电缆(管缆)布置图;

仪表位置图;

仪表电缆桥架布置总图;

仪表电缆(管缆)及桥架布置图;

现场仪表配线图;

仪表空气管道平面图(系统图);

仪表接地系统图;

仪表安装图。

2.采用DCS的工程项目完成的设计文件

(1)按常规仪表工程的要求完成与现场仪表相关的工程设计文件

(2)完成与DCS相关的设计文件

①设计文件目录;

②DCS技术规格书;

③DCS-I/O表;

④联锁系统逻辑图;

⑤仪表回路图;

⑥控制室布置图;

⑦端子配线图;

⑧控制室电缆布置图

⑨仪表接地系统图;

⑩DCS系统配置图

DCS监控数据表

端子(安全栅)柜布置图。

(3)在设计部门承担应用软件组态工作时,要完成的设计文件

①工艺流程显示图;

②各种显示画面编制(包括总貌、分组、回路、报警、趋势以及流程画面等);

③重要工艺操作数据储存要求;

④外部通信连接要求;

⑤各类报表格式(包括小时、班、日、周、旬、月等报表);

⑥其他必需文件。

整个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分为文字、表格和图纸类。本篇内容在编写时不是按设计阶段进行分类的,而是按两个设计阶段所涉及设计文件的种类、性质进行分别讲述的。“新体制”中需要的文字、表格、图纸量很大,而且从A版到G版,虽说各版都有倾重的内容,但7个版下来整个的文字、表格、图纸工作量还是很大的。这反映了设计过程的严谨、规范,同时也说明不使用计算机从事工程设计,靠手工完成将是十分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