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气度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1)
气度,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必要因素。要培养一个人的气度,首先要提高他的素质修养。因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体现着一个人的气度和自身修养。修养的提高则要多读书,戒焦躁,懂感恩,不忘形,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自我修养方面,曾国藩一生都严格要求自己,并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养成目光远大的恢弘气度,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他曾在给弟弟的家书中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修炼宁静致远的心境
我现在军中声名极好,所过之处,百姓爆竹焚香跪迎,送酒米猪羊来犒军者络绎不绝,以祖宗累世之厚德,使我一人食此隆报,享此荣名,寸心兢兢,且愧且慎。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葆此以无咎,即是持家守身之道,至军事之成败利钝,此关乎国家之福,吾惟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诸弟禀告堂上大人,不必悬念。
——《曾国藩家书之致诸弟·带归度岁之资篇》
内心纯净,成就不朽之功
气度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要提高自身修养,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心,修炼出一颗“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心。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经常会提到这一点。在本文引用的这封信中,曾国藩更是以身作则。面对老百姓的拥戴,面对不断提高的官职,他始终努力保持一颗敬畏、淡泊之心,以此来尽力做好每一件事。
从古至今,“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都被当作心胸宽广、胸怀大气的表现。因为真正有大成就的人,不会被一时的成败得失所左右。他们知道,不管你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这都会成为过去的,不能被其锁住手脚,阻碍前进的脚步。
在曾国藩看来,只有内心纯净、性格沉着的人,才能认真地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曾国藩说:“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但他认为自己自始至终都没能达到这种境界,并以此为终生的遗憾。然而,作为一个对历史深有研究的人,曾国藩自然对历史上那些过于沉溺名利而身败名裂的先例相当熟悉。曾国藩认为:“居官不能视事,实属有玷此官”,因此多次恳请朝廷削减他的官职,使自己肩负的责任小一些,以图保全晚节。曾国藩一生功名卓著,但他善于从“淡泊名利”的“淡”字上下功夫,因而被颂为“古今完人”。他认为,为人、做官不能贪心,应以“恬淡”之心处之。
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最近几年,总是感到焦虑不安,不能坦坦荡荡地生活,这都是由于名利心太重,对世俗琐事的贪恋所导致的呀。现在要从‘淡’字上着手,希望能消除这两个弊病,以成就自己自由的心境、非凡的气度。修养广大的胸襟,就要从‘平淡’这两个字上着手,为人处世,要有一颗平常心。对名利看得淡了,心胸自然会日益开阔。”
曾国荃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很想一个人打下南京,以此来成就大的名声。不过,南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攻下的。时间一长,各方面对曾国荃的流言渐起,湘军内部也出现一些不安因素。对此,曾国荃焦虑不安,甚至因此得了肝病。曾国藩知道后,就写信劝解弟弟:“不要代天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要太功利,看淡些反而能清楚地分析当前的形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曾国藩还写道:“从古至今,大战争的胜利、大事业的万变,人的谋划只占三成,七分在天意。很多时候,付出很多努力的人不一定是成名的人,成名的人也不一定就是能享福的那个人。像攻克武汉、九江、安庆那样,付出努力的人就是成名的人,那是天意,不能强求。但那却是不可靠的,只有在尽心尽力上下功夫,不求一时的功名、享福,才能成就更长远的大事业。”
同时,他还劝诫曾国荃,即使成功地攻下了南京,也不要居功自傲,“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浮华”,真正值得珍惜的财富是“大气的胸襟”。终于,在同治三年(1864)6月26日,湘军攻下南京,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从此太平天国走上下坡路。这正是曾国藩和湘军坚守多年的成果。
对于这次胜利,在上疏朝廷时,曾国荃与曾国藩的奏折内容却大相径庭。曾国藩的奏折中,将成功全部归于朝廷,句句都像有感而发,情真意切,理智非常,大气非凡。而曾国荃,本身就是一个追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人,他不明白,要想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先退下来,找更高的杆子再往上爬,否则只能从“竿头”上摔下去。果然,曾国荃在自己的奏折中,极尽所能地表明自己在这次战事中的重要性,自己功劳多么大,朝廷对有功之人应当给予赏赐。但朝廷并没给曾国荃预想中的封赏,反而削弱了他的势力,让他出京做官。对此,曾国荃十分不服气,常常发牢骚。为此,曾国藩十分担心弟弟的这种表现,为了开导最疼爱的九弟,他特意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动过太虚。”
这也会过去
淡泊是一种非凡大气,其中蕴涵着平和的心境。看淡金钱名利,看淡世俗纷扰,不被生活中的无谓琐事羁绊。简单地说,就是你内心淡泊了,看开了,心性也就开朗了,那么对事物的认识就更透彻了,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了。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怎样才能不被一时的名利和金钱迷了心智,而又能不随波逐流,忘记了初衷?仍是要有淡泊的心态,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下面这则故事或许能让你对“淡泊”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巴西是世界公认的足球王国。1954年,在所有巴西人都认为巴西足球队一定能荣获世界杯赛的冠军的决赛中,巴西队输给了法国队。在所有巴西球员被球迷们辱骂、嘲笑和扔汽水瓶时,人群中出现了两条格外醒目的横幅:“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这也会过去!”。
四年后,巴西足球队不负众望,终于赢得了世界杯的冠军。球员们仍然在人群中看到了两条横幅:“胜利了更要勇往直前!”“这也会过去!”
不管是四年前还是四年后,巴西足球队的球员们都对“这也会过去”理解模糊,于是让队长去向打横幅的那些人请教。而巧的是,队长请教的那位老者正是这条横幅的书写者。他对巴西足球队的队长说:“那是所罗门国王刻在戒指上的座右铭,提醒所有人无论得意失意,都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因为这也会过去的。”
得意淡然,失意依然。洗尽铅华,在经历过后仍能不忘初衷。淡泊明志,才能成就非凡气质。
宁静致远
宁静是一种心灵的平和恬静,有那么一点禅意。一个人的心安静平和了,就不会轻易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也不会被市井繁杂的喧嚣所困。心安静平和了,才能静下心来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才能看得远,才能想得远,才能想得深,才能看得透彻。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真的难以说明白。为了金钱、为了名利、为了精神自由,还是为了其他的。其实,只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能很容易活得充实、轻松起来,眼前的纷乱也就明晰了。
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名和利,无论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应该心如明镜:名和利都是外在的,对自己说“这也会过去”。无论面对名与利、得与失、荣与辱、进与退,都要能看得长远,不去计较一时。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要被一时的成败得失迷了心智,心与眼要始终向着远方的目标,在达成一个目标后就看向下一个目标,平静地看待已取得的成绩。
2005年,美国时间凌晨4点左右,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名单出炉。几分钟后,本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的约翰·霍尔在熟睡中被电话铃声吵醒了。他不高兴地接起这个打搅了他好梦的电话,电话那头却传来了热情的祝贺声,并告诉他他获得了诺贝物理学奖。他打趣地想,难道今天是愚人节?但看了一眼日历,确定并不是。又过了一会儿,他又接到了两个电话,也是祝贺他获奖的。他不太高兴了,想这个玩笑开大了吧。早晨看报纸时,他得知原来自己真的获奖了,但他仍旧不高兴。因为他知道那可能会打扰到他平静的生活。后来在一次采访中,当记者问他准备如何花费这笔巨额奖金时,他感到很惊讶,原来还有奖金啊!
这大概正是他成功的秘诀:淡泊名利而醉心于研究,心态平和地看待已取得的成功,向着更远的目标前进。这也充分说明了淡泊名利,放平心态,只要你认真踏实地努力了,成功才会悄悄地来到你身边。
其实,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都不是以名利为目的的,而是以兴趣、爱好、为人民服务等为初衷。所以说,成功是在你努力过后得到的,而不是在急功近利后取得的,因为那样的成功是暂时的,不会长久。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向着目标努力,不管在通往成功的途中有多么迷人的风景,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去欣赏,但不能就此停住脚步,这样才有不断成功的可能,不是吗?
在失败和受挫时,对自己说“这也会过去的”,做到“无故加之而不怒”;在成功和名誉面前,同样对自己说“这也会过去的”,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胸怀大志,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清风无痕。
在现代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时地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还在最初设定的轨道上,有没有偏离既定的目标。如果偏离了,就及时做出调整。让自己在努力向目标前进的途中,修炼宁静致远的气度。在成功的那一刻,淡然微笑。
腹有诗书气自华
《鸣原堂论文钞》、东坡《万言书》,弟阅之如尚有不能解者,宜写信来问,弟每次问几条,余每次批几条。兄弟论文于三千里外,亦不减对床风雨之乐。弟以不能文为此身缺憾,宜趁此家居时,苦学二三年,不可抛荒片刻也。
——《曾国藩家书之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时苦学篇》
知识,气度的基础,成功的阶梯
学无止境是用来激励人们奋进的。无论什么时候,保持一颗上进好学的心是十分必要的。不学习的人不会有大的成就,而不持续学习的人则无法登上人生的更高峰。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气”我们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气质,培养气质的最好方法就是多读书。知识的积淀、学识的滋养能让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出独特的气质;另一方面是气度,因为饱读诗书,能够看清世事的规律,所以可以“不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气度从容大气。
成功路上,怎能少了知识的陪伴?
曾国藩不仅常常给自己的弟弟、孩子写信,教导其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他自己也以身作则,始终保持着一颗学习进取的心。少年时的曾国藩,便立下了发愤苦读、求取功名的远大志向。曾国藩9岁便读完了“五经”,开始学作八股文。曾国藩23岁时第一次参加科试,考中了秀才。而他的父亲苦苦拼搏了二十多年,才于他考中的前一年取得这个功名。
在两次会试落第后,曾国藩自知功力太浅,怅然而归。回家后,曾国藩每天刻苦学习,孜孜以求。终于,在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在会试中取得了进士,并在参加朝考中位列一等第三名。他的试卷进呈道光皇帝御览后,道光皇帝又破格将他提拔为一等第二名。于是,他便被选入翰林院深造,成为庶吉士。通过多年的勤奋努力,刻苦攻读,曾国藩终于取得了进身上流社会的资格。
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还要不要立志苦学呢?当然要了。事业要发展,做事要有进步,就不能原地踏步。曾国藩在为学上,就有一种自强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即使做了高官,还要给自己规定功课,按日施行,这种自律恰恰是曾国藩成功的基本条件。尽管这样,曾国藩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他说:“余生平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岸,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认,薄学也;每做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无恒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至屡变而无所成,迟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多,废搁殊多,不专也。”他还说:“日月如流,倏已至暮年。学业既一无所成,而德行不修,尤侮丛集,自顾竟无剪除改徒之时,忧愧曷已!”
学习,没有止境
在你有了安定的生活后,不妨时常问问自己:“今天,我学习了吗?”以此给自己提个醒。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如果不学习充电,不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提高自己的能力,很快就会落伍,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这里所说的学习,不仅仅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工作中的学习,对“社会”这本书的学习。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所大学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开考前,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坐在教学楼的台阶上挤作一团,兴奋地讨论着他们将要参加的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他们每个人都自信满满,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并且有征服这个世界的能力。
而让他们如此轻松地对待这场考试的另一个原因是,教授告诉他们可以带他们想带的任何书或笔记。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头接耳。这群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学生信心百倍地冲进教室。在看到试卷上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每个人的笑容都灿烂了。
然而,三个小时过去了,当教授开始收试卷时,学生们却没有了开始时的兴奋与自信,脸上的笑容也被一种恐惧的表情所代替。没有人发出声音,整个教室安静得可怕。
于是教授拿着试卷,看着眼前那一张张充满焦急的脸,问道:“完成五道题目的有多少人?”没有一个人举手。
“那么完成四道题的有多少?”教授又问道。
仍然没有人举手。
教授不忍心地问道:“三道题?两道题?”
这时学生们彻底坐不住了,不安地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那一道题呢?总会有人完成一道题的吧?”
但是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于是教授放下试卷,向这群不安的学生说:“不要害怕,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想要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让你们更深刻地明白,虽然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的学习,也学到了相当多的知识,但关于这一科目,仍然有很多知识是你们还不知道的。你们没有回答出来的这些问题,都是与每天的生活实践相联系的。”
最后他微笑着补充道:“放心吧,孩子们,你们都会通过这门课程的。不过请记住:虽然现在你们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但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是的,社会是一本书,值得用一辈子去细细品读,去学习。而我们工作的职场是一所社会大学,每个人要想在这所大学里取得好成绩,拿到奖学金,获得荣誉,都要努力学习才行。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做人、做事。
李嘉诚:抢学问
李嘉诚一直这样看待曾经的学习经历:“人家是求学,我是在抢学问。”
在他看来,善于“抢学问”,就是在抢财富,抢未来。李嘉诚用他几十年的从商历程告诉人们:“今天的商场要以知识取胜,只有通过勤奋的学习,才能通往人生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