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 翻译共性的概念及分类

翻译共性,又称翻译普遍性或翻译普遍特征,是指翻译语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变体,相对于源语语言或目标语原创语言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一些规律性语言特征。这一概念最早由Mona Baker(1993)正式提出。她认为翻译作为一种“介入性的交际活动”,具有一些普遍性特征。这些特征“出现在翻译文本中而非源语文本中的典型语言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不是受特定语言系统干涉的结果。”(Baker,1993:243)这些特征似乎“与翻译过程本身的本质相关,与具体语言系统间的相互冲突无关”(同上)。根据Baker的定义,通过对比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可以揭示翻译共性。翻译共性带有普遍性规律,产生于翻译过程,反映翻译过程的本质,与源语和目的语的差异及相互作用无关。

柯飞(2005)指出,“翻译共性”是指“译文中呈现的有别于原文的一些典型的、跨语言的、有一定普遍性的特征”。

根据Chesterman(1997a,1997b),翻译共性可划分为两大类,即源语型翻译共性和目标语型翻译共性。前者是基于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关注译者对源语文本的处理方式。后者与翻译文本与原创文本之间关系密切相关,侧重于分析译者对目标语语言的处理方式。由此可见,Baker所讨论的翻译共性属于目标语型翻译共性,柯飞所提的翻译共性是源语型翻译共性。应当指出,与上述翻译共性的分类相对应,翻译共性研究中存在两种研究模式,即译文与原文的语际对比模式和目标语译文与原创文本的语内类比模式。语际对比模式以双语平行语料库为基础,关注译者对原文某种语言现象的规律性处理方式。语内类比研究主要以目标语单语可比语料库的应用为基础,关注译文文本相对于目标语原创文本所体现出的规律性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