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释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发凡

《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从出版到现在,80年间不知有多少人为读懂这部重要的著作伤透了脑筋。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应该是一般读者甚至学界中人所需要的。因此,国外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性著作,我国至今还未见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存在与时间〉释义》,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

在撰写这部著作时,当然首先要看看国外同行是如何做《存在与时间》的释义加导读的工作的。囿于语言能力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我收集和过目的国外学者用英语和德语写的此类著作大约有十来种之多。发现国外学者的此类工作有些相当简短,如德国学者安德烈斯·卢克纳(Andreas Luckner)写的《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和英国学者史蒂芬·马尔霍尔(Stephen Mulhall)写的《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此书已有中文译本)就是典型的代表。前者固然是对《存在与时间》的每一节都有交代,但惜墨如金,往往三言两语就把一节文本给打发了,像第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节都只用半页的篇幅来解释,充其量是点到为止,许多内容根本就不处理,即便如此,相当部分还只是对原文的摘要复述。后者不是一节一节解释文本,而是按照主题把一些章节放在一起来解释,好处是主题突出,但会忽略许多东西,很多读者渴望得到帮助和澄清的思想与概念往往就一带而过,甚至根本没有处理。如《存在与时间》第三章“世界的世界性”从第十四节到第二十四节,共有11节,其中涉及许多极为困难却极为重要的问题,却根本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处理,作者用了大约13页来处理这极为重要而关键的一章。另外,该著作的解释受英美哲学的影响太深,对德国哲学的特点却有点忽略。保罗·戈内尔(Paul Gorner)写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同样如此,不到200页,字号还比一般的书大一号,许多重要的问题没有涉及,涉及到的也往往草草了事,语焉不详,相关分析更是阙如。威廉·拉奇(William Large)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同样简略,正文才102页,除去注解的话则不到100页,充其量是《存在与时间》内容的一个极为简略的浅释。与一般英语同类著作相比,作者明显受法国海德格尔学者的影响比较大,因而并不像许多英语作者那样,对认识论问题情有独钟。此书较有价值的是它的“术语”这部分,对《存在与时间》的一些重要概念提供了浅近的解释。布拉特纳(W.Blattner)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一部写给学生看的导读,它深受赫伯特·德莱弗斯(Hubert L.Dreyfus)解释《存在与时间》的著作的影响,也主要只涉及第一部的第一篇,而基本忽略了第二篇的大部分内容。像这样的著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与上述两本著作相比,美国学者约瑟夫·科克尔曼斯(Joseph J.Kockelmans)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要好得多。作者不仅对《存在与时间》的所有重要思想都进行了解释,而且还在正文解释前提供了海德格尔此书的思想背景和方法论背景。但正如作者自己在该书前言中所说的:“这本书无意于对海德格尔的著作进行逐段注释或评论,而是选取在《存在与时间》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基本主题。”约瑟夫·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第1页。所以,尽管作者尽力使读者熟悉一些对于理解海德格尔的文本至关重要的名词术语和背景知识,但还是有许多问题甚至章节没有直接处理。

德国学者托马斯·伦奇(Thomas Rentsch)编的《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一书,也是将《存在与时间》全书分成11个专题,由11位学者分别来承担解释。这11位学者都是国际上知名的海德格尔研究专家,因而他们的解释大都比较精到,但由于是以专题为纲而不是逐章逐节的“详解”,不可避免许多地方一带而过,例如,第五章“日常性释义学与在世存在”,解释第二十五节到第三十八节。但最后3节(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只用了1页的篇幅。美国学者史蒂夫·莱文(Steven Levine)编的《论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由纽约社会研究新校的两位著名教授西蒙·克里奇利(Simon Critchley)和赖纳·许尔曼(Reiner Schürmann)写的三篇诠释此书的文章组成,这三篇文章以他们在新校的有关课程为基础,旨在纠正在英语世界将海德格尔理解为一个实用主义者的解释。这三篇文章与其说是对《存在与时间》的文本解释,不如说是以这部著作为中心,但并不局限于它而对海德格尔一些基本思想的研究,诠解精当,颇有新见。

当然,国外学者解释《存在与时间》的著作也有非常详尽到位的,海德格尔晚年的助手和他的《全集》主要编纂者冯·赫尔曼的《此在的释义学的现象学》一书就是这样的著作,这部著作到2008年已经出版了三卷,但只是对《存在与时间》第一篇四十四节的阐释,第二篇的阐释尚告阙如,使要通读全书的读者未免会感到有点遗憾。此外,此书澄清了《存在与时间》中的许多疑难问题,但过于拘泥于海德格尔的专业语言,有些烦琐,有些地方让人觉得并不比《存在与时间》原书更好懂。而他的另一部解释《存在与时间》的著作《主体与此在》只解释了《存在与时间》中的语言思想和其他一些主题,同样未解释全书。美国学者Hubert L.Dreyfus的《在世存在》一书用英语哲学界和社会科学的材料来解释《存在与时间》,颇有特色,对英语世界解释或导读《存在与时间》的著作影响很大,但也只是对《存在与时间》导论和第一篇的解释,根本未及第二篇。并且,作者本人的英美哲学的背景,多少也体现在了他对海德格尔的解释中。

匈牙利裔美籍学者玛格达·金(Magda King)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指南》一书倒是非常重视《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篇,可似乎有点过了头,她对第一篇的解释只占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剩下的篇幅都用来解释《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篇了。这种比例的不对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部著作不是出于金本人之手,是别人(John Llewelyn)将她1964年出版的著作《海德格尔哲学:他的基本思想指南》与她身后留下的解释《存在与时间》第二篇的手稿合在一起编成这部书。正好《海德格尔哲学》这部书当时只涉及《存在与时间》第一篇的内容,所以编者就将这部著作当做对《存在与时间》第一篇的释义,而将金那些解释第二篇的手稿顺理成章原封不动拿来作为这部著作的重头部分。但如果对第一篇没有很好理解的话,第二篇即使有较好的解释也很难完全弄懂。不管怎么说,金的这部著作尽管不乏足可称道者,但总使人有比例失调的感觉。

相比较而言,美国学者凯林(E.F.Kaelin)的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的结构就比较合理,虽然他也把解释的重心放在第二篇上,但用来解释第一篇的笔墨与解释第二篇的笔墨相差并不大。Kaelin这部著作的优点是解释语言比较通俗易懂,但似乎只是满足于展现“它(《存在与时间》)有的结构”,E.F.Kaelin,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Tallahassee: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9,p.11.未能对该书的内在义理有深入的抉发。

另一个美国学者迈克尔·格尔文(Michael Gelven)的著作《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评注》一书倒是并不满足于简单疏通文本,而是也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有所阐发,深入浅出,要言不烦,可观之处不少。但是限于篇幅,很多问题、很多章节都是一带而过,有些甚至根本就没有涉及。

总之,我经眼的这些西方学者解释《存在与时间》的著作大都没有采取紧扣文本,逐章逐节逐段解释,每句话都有着落的方式。而这正是我国古代经典注疏的方法,我们古人在诠释注疏经典时,甚至都不放过每一个字,俾使经典的胜义不至忽略和遗漏。德国哲学大家大都体大思精,表述深奥晦涩,非常难读。诠释他们的著作,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泛泛而谈的话,对一般读者帮助有限,因为那些哲学大家的每一个命题、范畴和概念,都可能有非常丰富的意思,不详加解释的话,读者就无法真正读懂整个文本。而且,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读者懂的地方,解释者“详加解释”,而读者希望得到帮助和启发的地方,解释者却一言不发。

这部《存在与时间》的释义首先是为了那些想读懂这部难读的经典之作的一般读者,他们不但想弄懂它的基本内容,也想要弄懂它特有的语言、命题、范畴、概念。他们希望最好书里每一句话都有着落,而不是在他们需要解释的地方却没有任何解释。尤其是海德格尔的表述方式和语言非常特殊,非一般哲学家可比。他又最大程度利用了德语的内在张力,常常别出心裁地、创造性地使用德语。因此,要真正读懂《存在与时间》,而不是大而化之,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必须采取细读的方式,不放过任何特别的地方。鉴于上述考虑,本书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章句的典范,采取逐章逐节逐句解释的方法,努力做到主要的(实质性的)句子句句有着落,那些对于理解海德格尔文本至关重要的概念术语和背景知识也都要有所交代,尽量减少读者在阅读经典本文时的困难。

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基本是章句式的解读方式,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近代以来译书的热情远超过读书的热情,西方典籍译了不少,但细读消化却与之不成比例,往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以至于对西方思想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流于肤浅,甚至想当然,未能很好地吸收消化西学精华,使之成为现代中国思想的宝贵资源。以往不谏,来者可追。倘能如古人对待经典那样对待西方经典,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当为中国思想文化之福也。

与章句方式相应,本书在书写形式上也借鉴了中国古代经典注疏的方式,通常把经典本文和释义文字写在一起,用不同的字体将它们区分。仿宋体字是《存在与时间》的本文,宋体字则是释义文字。

海德格尔是一个对自己的哲学非常认真的哲学家,尽管《存在与时间》一出版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却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对这部著作加以检讨和反思。这些检讨和反思有些表现为他在他自己的《存在与时间》的样书上写的大量旁注(Randbemerkungen),这些旁注写作的年月从1929年直到海德格尔晚年。海德格尔后来委托他的《全集》主要编纂者之一冯·赫尔曼教授根据他的指示选了437条旁注作为附录于1977年和《全集》版的《存在与时间》(《全集》第2卷)一起出版。之后出版的《存在与时间》单行本也有了这个附录。鉴于海德格尔的这些旁注对理解《存在与时间》和海德格尔哲学本身都非常重要,而《存在与时间》的中译本没有这个附录,本书在诠释这些旁注出现的相关段落时尽可能加入了这些旁注。读者通过这些旁注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后来是如何进一步解释或反思这些相关段落或文字的。

经典诠释不是随意的事,要有自己的方法论原则。本书遵循的方法论原则首先是“以海解海”,也就是用海德格尔在不同上下文或不同文本中相似的话语来解释有关的文本。陈寅恪先生在给杨树达的《论语疏证》写的序中说:“圣言简奥,若不采意旨相同之语以著之,则为不解之谜矣。”陈寅恪:“论语疏证序”,载杨树达:《论语疏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页一。海德格尔的话“简”算不上,“奥”却名副其实。只有参照他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才能确定他的意旨所在。另外,本书也坚持哲学释义学的解释立场:没有“客观惟一的”解释,但有合理的解释。所谓合理的解释,就是要符合作者的一贯思想和根本立场。在此前提下,阐释者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的。经典诠释的目的不是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进入作者和文本的思想世界。

《存在与时间》早已有中译本,并且经译者多次订正,筚路蓝缕,功不可没。然而,翻译总是带有译者一定的理解与解释,由于本书的作者对《存在与时间》的理解在个别地方与该书中文译者不尽相同,所以本书应用的原文基本都是作者自己的翻译。也因此,本书中引用《存在与时间》采用的是该书德文原版的页码(以页边码表示),以使懂德文的读者可以随时对照原文。但出于释义的需要,本书有时会将原书意义丰富且较长的段落分成几个自然段来解释,因此,释义的自然段与原书的自然段并不一致。另外,非当前页的引文会注明原书页码。

《存在与时间》原书中用斜体字引出的部分在本《释义》中一般用着重点来表示,但有时为了指出海德格尔的强调而说“海德格尔在此处用斜体字表示……”时,为了与这种叙述一致,也用斜体字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