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切磋篇(13)
第一,深刻有力。我们说这个系列报道深刻有力,有两层含意:一层是所报道的内容,涉及农民健康的方方面面,从农村医生的素质亟待提高、狂犬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农民急需掌握最要紧的医疗保健知识、农民心理健康问题、农民也有职业病,到如何防止上假药骗子的当、受巫婆神汉之害等,可以说是多侧面、全方位地反映了当前农民健康状况、防病治病认识上的误区和看病就医的一些实际问题,力度比较大。另一层报道和文章阐发了深刻的道理和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话健康”的见面话,开宗明义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这些话鲜明地道出了农民健康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关系。”在《加强村级诊所建设刻不容缓》的评论文章中说,加强农村诊所建设并非小事,而是刻不容缓。目前国家财政尚不具备对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投入巨额资金,以从根本上扭转落后局面的条件,但这不等于说农村卫生所的建设可以无所作为、放任自流。事实上,市、县、乡、村和个人都投入一点,逐渐增加设施、改善条件,农村诊所的面貌是能够改观的,各地也有搞得比较好的样板,关键是重视起来,行动起来,真正当作一项事业去办。文章最后发出呼吁:“我们更希望医疗资源多向农村倾斜,这才是解决农民兄弟医疗保健问题的根本。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但医疗资源配置的重点并不在农村,农民看病拿不出钱、误不起工、费不起时,只好图省、图近、图快,结果往往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甚至丢掉了宝贵的生命。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在现在就能办的前提下,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对农民兄弟的医疗服务尽可能周到一些。如此就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读了这些,有哪个与农民医疗服务有关的部门和人员不感到这段话沉甸甸的分量!
第二,主题新鲜。新闻贵在新,报别人所未报,言别人所未言。首先是“话健康”这个系列报道本身就比较新。过去,各新闻媒体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所报道,但是就农民健康状况,做这样全面系统的调查,从别的媒体上还未曾见过。其次,《农民也有职业病》可以说是个全新的题目。我们读了这篇报道才认识这个问题。记者从介绍藁城市一对年轻夫妇患腰疼病的病历入手,一步步深入进去调查研究,他们采访了保定市职业病研究所,请专家对农民职业病的状况和防治办法作了全面介绍。专家说,他们对保定市所属的22个县(市)农民职业病的调查发现,农民得职业病的相当普遍,但是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他们呼吁:“我们在重视城市工人职业病的同时,同样要高度关注农民职业病问题。比如可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开展农民健康的调查,及时掌握同农民生产劳动相关疾病发病情况和发展趋势……应该尽快制订农业种植、养殖等易得职业病行业的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农民也来个上岗培训。”再次,“话健康”系列虽然也报道了一些老问题,但是,所反映的都是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如狂犬伤人问题的新趋势、狂犬病防控工作上的漏洞,卖假药骗人的新招数,“大仙”害人的新特点。再例如,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不讲科学,又缺乏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知识等原因,农民中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增多,而且有低龄化的趋势。这些,都是很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
第三,亲切实用。读完“话健康”的系列报道和评论,给人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编辑、记者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他们的健康非常关心。评论的作者就像同自己的亲人谈心一样,推心置腹,亲切和蔼,掰开揉碎地向他们传授防病求医的知识,疏导认识误区,如何防止上当受骗等。请看评论文章中的一段话:“农民兄弟也要增长一些有关的就医知识和常识……诸如,得什么病到哪里看,怎样选择有信誉的诊所等。比如,真正有大病时,一定要到城里的医院诊治,不能因怕花钱而贻误病情,错过了最佳诊治时机。再比如,有些疾病可以先到大医院确诊,制定治疗方案,之后再回诊所治疗,这样就可以扬大医院之长,而避诊所缺乏设施之短。又比如,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时,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如何在第一时间报警、取证,依靠权威部门解决医疗纠纷等。”读到这里,使我们想起了刘少奇同志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中关于“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的一段话,我们《健康周刊》的同志所做的,不正体现了少奇同志要求的精神吗?不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吗?笔者认为,这正是“话健康”系列报道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三十二节情理相融导民康
——读《河北日报》《健康周刊》“健康观察”系列评论
《关注民生新范例》一文在评论“走进农家话健康”这组优秀的系列报道时,对评论文章已有所评说,但是,觉得还不够。这组“健康观察”的评论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和心血,下了很大功夫。文风比较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生动活泼,深刻有力,没有空话、套话,也没有片面性、绝对化。有的篇目还写得颇有风趣,堪称佳作。值得仔细地作些分析,以供大家研究借鉴时参考。所以,写出此文。
为了方便把握这组文章的总体框架和内容,先将七篇文章的题目介绍于下:《加强村级诊所建设刻不容缓》、《齐心协力治狗患》、《农民兄弟应多一些保健知识》、《“心病”需要“心医”治》、《巫医害人须警惕》、《对“义诊赠药”要多加小心》、《对农民职业病也须关心》。
下面我分别谈四点粗浅体会:
一、作者站位高。
读这组“健康观察”评论文章,第一点感受就是作者站位高。所谓站位高,就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有宏观的胸襟和眼光。说到困难、分析问题,能替党和政府分忧,评说客观,重在疏导。《加强村级诊所建设刻不容缓》从一个青年农民在一次平常的输液中猝死的个例,作出这样的分析:“悲剧的发生是偶然的,但又带有某种必然性。农村诊所普遍存在的设施简陋、管理粗放、培训滞后等问题,为种种医疗事故埋下了隐患。当前许多农村诊所无论从硬件看,还是从村医的素质看,都无法满足农民保健就医的基本需要。可以这样说,目前就是由这样许许多多各种条件并不达标的诊所和并不真正具备资质的人员承担着繁重的农村医疗工作。既不达标又不能不用,这就形成了农村卫生工作的两难。”
加强农村诊所建设非常重要,刻不容缓。怎么办?作者向读者提出:“目前国家财政尚不具备对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投入巨额资金,从根本上扭转落后局面的条件,但这不等于说农村卫生所的建设可以无所作为。”于是提出了市、县、乡、村和个人都投入一点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也是从全局观点出发,作者又提出:“我们更希望医疗资源多向农村倾斜,这才是解决农民兄弟医疗保健问题的根本……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在现在就能办的前提下,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快一些,对农民兄弟的医疗服务尽可能周到一些。”
对于社会上负面的东西、各种消极因素,作者不是一味谴责,更多的是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设性意见。这种站在全局观点谈问题、提措施的例子还有很多。比较突出的一篇是治狗患的问题,对政府、对群众都提出了要求,并且还有侧重点。文章说:“农村狗患日趋严重,靠谁来织就一道防护网,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首先是靠政府,更靠农民群众自己,靠群众与政府密切合作。”在向政府提出建议要求以后,文章就用较多的篇幅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了,请看:“说来说去,治理农村狗患还是咱农民自己的事,一旦失序,首先倒霉的是咱农民自己。”“一旦造成狗患,既可能危害乡邻,也可能危害你自己。”“其实,管狗也没那么难,比如各家各户恪守拴养的原则,不让狗出门上街,就闯不了那么多的祸。”
二、关注爱护深。
开头已经说过,“健康观察”写得好,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与农民心贴心,以农民之忧为己忧,以农民之痛为己痛,农民缺医少药他焦急,农民上当受骗他愤慨。这种对农民的关爱之情贯穿文章始终、渗透在字里行间: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加快,许多农民职业病,特别是形形色色的‘大棚病’日渐突出,给农民朋友带来深重的痛苦,这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世界上没有一个免费的‘大仙’。被骗走带体温钱的乡亲几个真的看好了病……‘大仙’不仅骗走了钱财,误了人家治病,还给一些善良愚昧的乡亲套上了这样重的精神枷锁,‘大仙’之害,不可低估!”“骗走乡亲的钱财,让原本就不富裕的乡民更为拮据,与偷抢何异?误信‘大仙’病情加重,甚至丢了性命,岂不是以巫杀人!”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饮食不科学。主要是吃粮食、肉蛋多,吃果品、蔬菜、菌类少,加上吸烟,饮酒无度,造成了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肥胖症,这就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隐患。所以应向农民弟兄宣传:大酒大肉不是好事、烟酒无度不是享福,违背科学的陋习必须改。”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三、道理讲得透。
“健康观察”这组系列评论道理讲得深刻透彻,说通俗一点,就是把话说到“家”了。对有些问题的发生挖掘出深层原因,或者揭示出规律性。
心理疾病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在农村。其实,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疾病不仅给人体造成痛苦,还会影响社会稳定,轻视不得。作者在分析农民患心理疾病的经济、社会原因时,深刻地指出:“‘心病’需要‘心医’治。过去农村普遍穷,一个‘穷’字掩盖了许多矛盾,现在农民普遍脱贫了,有的还变成了富裕户,随着一个‘富’字反倒生出许多社会矛盾来,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多数农民兄弟心理准备不足,面对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手足无措,陷入深深的精神痛苦,有的则变成心理疾患。”
农民职业病怎么得的?文章说:“随着农业产业化迅速兴起,农民职业病不期而至,从政府到农民自身思想认识不足,成为时下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接着指出:“农民职业病和其他职业病一样,只要弄懂了它的机理,掌握了它发病、预防、护理和治疗的规律,就能把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接着对多种农民职业病,提出了预防的应对办法,都是花不了多少钱或根本不用花钱,而又简便易行。
针对一些糊涂认识,文章展开了极具说服力的论证。例如,有些干部认为,该让政府办的事太多,从经济问题到社会问题,比“治狗”更急迫的事有的是,“治狗”常常当作小事,提不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评论说:“这是一种误解,还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大的事吗?更何况一起疯狗咬人事件之后,往往数村、一乡,一县、数县,人心惶惶,社会不稳,生产不能正常开展,连农民出行都提心吊胆,这不是大事?所以各地政府一定要把治理狗患真正当作一件大事重视起来,切实抓好。”有的农民认为:养那么多的狗,又管不住,怎能不出事?针对这种思想,评论解释说:“养狗看家护院也好,做伴解烦也好,你可以讲出一万个理由,养而不管半个理由也没有。”这样摆道理,很能说服入。
四、贵在手脑勤。
业精于勤。“健康观察”这组评论,所以写得生动、鲜明、透彻,亲切好读,得益于作者勤于积累材料,说理时论据充分,有说服力、感染力。这组评论文章,每篇都是配合主稿,论点来自于主稿。但是,展开说理的论据大部分是从自己“兜”里掏出来的。读这组评论,深切地感到作者是个有心人,对农民的健康非常关心,并且勤于收集积累与农民健康有关的材料。由于作者掌握了大量生动具体的材料,写起文章来需要什么材料即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从文章中可以读出掌握资料丰富的优势:讲农村养狗管理不严的现状、干部群众的一些认识误区时,十分形象具体;在向农民弟兄讲述保健知识、预防心脑血管病,以及预防农民职业病的方法都是一套一套的,既简便又实用;写到巫婆施展骗术的伎俩时,描绘得活灵活现;在论述“心病”还要“心医”治时,则介绍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典型经验。
作者这种敬业精神,勤于动手动脑积累资料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第三十三节先进典型连续报道的创新之举
——评《燕赵都市报》“对话道德楷模”系列报道
自2007年7月开始,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开展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我省的林秀贞、尚金锁、常玉珍,赵渭忠等10人入选。《燕赵都市报》凭着他们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宣传的高度重视和敏锐的新闻敏感,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契机,经过周密策划,组织了我省获奖的道德楷模对话的系列报道,从10月12日开始至25日,在版面的重要位置,以相同的模式,时间紧凑地密集推出,把该报多年来陆续宣传过的一个个道德模范汇聚成一个群体、形成了系列,用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把散落的珍珠穿成了串。这样就加大了宣传的力度。这对推动我省的道德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这是对先进典型作连续报道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也可以说是一次创新之举。这组报道的突出特点是:
策划精细切入巧妙
这个系列报道,每期用半个版的篇幅,由五个部分组成:一个半身照片;百字左右的“人物背景”;200字以内的“事迹回放”;一个“群众评价”。小专栏内,每期都是三个人“发言”,评价少者三言两语、多的也不超过百字,特点是:言简意深,朴实中肯。主稿是记者同道德楷模的对话,多在千字以内,最长的不超过1500字。这样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地从多侧面、多角度宣传楷模的先进事迹。切入点就是这次获奖的感想,当了模范以后的感受,如何对待别人的舆论和不理解,以及今后的打算等等,涉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的方方面面。文章篇幅不长,但是内涵丰富,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读性都很强。
“旧戏新唱”深度开掘
这组“对话道德楷模”虽是“旧戏新唱”,但不是重复模范的老事迹,“炒剩饭”;而是以这次获全国道德模范奖为新闻由头,探寻他们所以能够成为道德模范的精神动力,开掘他们高尚的思想境界。系列报道的“开栏的话”说得好:“对话这些道德模范,打开他们的心灵世界,分享他们的人生三味,以为我们模之范之的宝贵精神财富。”请听几位模范的心声:
见义勇为模范李文英谈到自己舍己救人并且致伤致残时,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做了一件积德的事,自己的良心能过得去。”
拥军敬老模范常玉珍谈自己的感受时说:“我们是幸福在老人的幸福里,欢乐在孩子们的欢乐中啊。”
“希望将军”赵渭忠谈到他倾注全部心力做希望工程时,这样认为:“希望工程是在播撒爱、传递爱、收获爱。其社会效益是百倍、千倍,甚至万倍大于经济效益的。”“通过搞希望工程,我获得了很多:提升了道德水平,净化了灵魂,身体上延年益寿,政治上保持了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