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故都的秋
郁达夫更新时间:2025-05-06 16:01:19
最新章节:第27章 过去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经典作品,散文篇有《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钓台的春昼》等;小说篇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微雪的早晨》等。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都充满浓浓的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文学创作中,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所以他常把个人的经历作为素材,解剖自我,剖析当时的社会,形成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在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故都的秋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27章 过去
- 第26章 茑萝行
- 第25章 迟桂花
- 第24章 杨梅烧酒
- 第23章 春风沉醉的晚上
- 第22章 《小说》:沉沦
- 第21章 北国的微音
- 第20章 敬悼许地山先生
- 第19章 扬州旧梦寄语堂
- 第18章 怀四十岁的志摩

郁达夫 作者
作家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周作人作品集: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生活》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一篇长篇的论文集,它确立了其人道主义的思想基调。在《艺术与生活》中,周作人此次以思想家的立场,讨论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其关注的角度不再局限于文学本身的思考,还涉及妇女、儿童、异国的民间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艺术与生活》不仅是“新文学”的奠基作之一,也是研究新文学及周作人思想的重要材料。文学12.8万字 - 会员
托妮·莫里森与新黑人:《天佑孩童》解析
《托妮·莫里森与新黑人》是一本探讨托妮·莫里森如何在后黑人艺术、后黑人和后种族话语权的背景下探索新黑人概念,以及新黑人价值观多样性的学术专著。该书追溯了“黑人是新黑人”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进程,并将其与非裔美国黑人美学全面地联系起来——包括黑人艺术运动、黑人权力运动、“黑即是美”以及后黑人、后奥巴马等思想流派。通过诠释当代关于黑色肌肤的概念以及种族间的巨大流动性,作者加里奥·阿赫塔尔认为莫里森的新黑文学9.8万字 - 会员
周作人作品集:立春以前
《立春以前》,无序,有后记一篇,收文三十三篇(《几篇题跋》分作八篇计),“差不多全是半年中所写”,也差不多全是和别的“正集”内容一样的“正经文章”。文章内容包含对妇女儿童、人的修养、文章写作的议论,包含对草木鱼虫的记述,包含求知求学的经验教训,更有优美书话,均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文学10万字 - 会员
周作人作品集:永日集
《永日集》收录周作人散文四十七篇,为“苦雨斋小书之四”,是作者对文学与时事两个主题的继续或深入思考,展现了文章之美,思想之美,深度之美。“谁愿的走上去,快靠着那手脖子,给我切下那死人的拳头!”――这是巫婆的咒语。但是作者为什么要介绍这个呢?因为人类是从蒙昧时代发展完善而来的,认识从前的蛮风,对于现今实有重大意义。文学6.6万字 - 会员
天地元气:余秋雨散文精选
本书是余秋雨大文化散文精选集,是余秋雨多年创作结集的代表作,也是被余秋雨本人认可的选本。选文包括《都江堰》《道士塔》《阳关雪》《抱愧山西》《风雨天一阁》等经典名篇,也收入余秋雨思考人生、讨论美学、回忆故人等文气极佳的作品。余秋雨亲历文化遗址,用脚步丈量中华文脉,以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为任,探寻中华文明,文章上接千古忧思,荡气回肠,启人心智,感染了一代读者。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文学19.8万字 - 会员
周作人作品集:苦竹杂记
《苦竹杂记》初版于1935年10月,收入周作人散文随笔五十一篇,既有《冬天的蝇》《柿子的种子》《儿时的回忆》一类闲适散文,也有《畏天悯人》《情理》《常识》这样的杂文,寓悲悯于简练淡远之中,是具情感深度的性情之作。文学10.4万字 - 会员
潮起太平洋:岛屿环礁穿行之见闻
此书取材于作者2008年至2019年,这十几年间在太平洋地区的旅行以及作为一名救援人员参与该地区救灾工作时的个人经历。这本书中的故事涵盖了该地区的11个国家,书写的内容范围异常广泛,从新喀里多尼亚起义到汤加海啸都有涉及,既探讨了太平洋地区种族、殖民、气候变化、核试验、抵抗运动、文化保护等宏观性议题,也论及了城市生活,乃至当地美味和黄昏冲浪等较为个性化的微观体验。作者认为太平洋地区的众多岛屿虽然是一文学15.7万字 - 会员
简·奥斯汀小说全集
《简·奥斯汀小说全集》收录了伟大女作家简·奥斯汀一生创作的全部6册小说,分别是《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这些故事并不复杂,均书写着人类的永恒话题:爱情和婚姻。故事背景大多是以三四户人家为主的英国乡村,故事主角也不过是乡绅家庭的年轻女孩们,但写出的故事却如茶杯里的波涛万顷,探讨了“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金钱与婚姻、爱与被爱、独身与结婚、劝导与自我”文学130万字 - 会员
周作人作品集:秉烛后谈
《秉烛后谈》主要收录周作人1937年4月至10月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本书中诸文颇多闲适题目”,然而同为闲适题目,内容却可分为两类,其一表意趣,其一疾虚妄。作者在集中《谈文字狱》等文章中,继续批判中西文化中黑暗的现象。在文字狱中,作者特别看重“以思想杀人”一类,指出思想专制的实质,就在于人们普遍丧失思想和判断能力,自觉趋同于专制本身。周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着意加以甄别,不放过坏的文学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