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交通风险语境下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研究
姜敏更新时间:2025-05-14 15:58:59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刑法修正案(十一)》设置妨害安全驾驶罪以及实践中出现的诸多交通犯罪,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交通领域犯罪的热议。同时,自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设置危险驾驶罪以来,该罪已实施十年有余。有必要研究刑法应如何防止交通犯罪,尤其是如何设置交通风险管控法网,从而守护交通安全。本书借助于危害原则及其衍生的间接危害行为,对我国刑法规制没有实害结果犯罪立法的完善予以分析。并引入英美法系的危害原则及其衍生的间接危害行为,对我国刑法应对交通风险的立法,尤其是没有实害结果犯罪立法的完善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交通犯罪领域的间接危害行为的种类、特征,提出完善我国交通犯罪刑事立法的解决路径。
上架时间:2022-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交通风险语境下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二、应完善规制交通犯罪领域的实害结果犯罪行为立法
- 一、避免立法技术层面导致的不适当犯罪化
- 余论
- 第四节 我国交通犯罪领域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后的配刑构想
- 第三节 国外交通犯罪领域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后的配刑情况梳理
- 第二节 实害犯配刑与危险犯配刑的区别
- 第一节 配刑的基本原则
- 第七章 交通犯罪领域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后的配刑
- 第四节 规制交通犯罪领域的“需介入干预型”间接危害行为立法路径
姜敏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目前,中国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的初期阶段,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并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基于此背景,本成果以中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的研究为出发点,结合对国外相关经验的研究,探索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制度建设。本书共有十三章,全方面多层次构建老年人权益保护制度,力求制度的完整性,具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为实践提供借鉴作用。法律34.9万字 - 会员
新时代人权司法保障研究
本书认为:为应对新时代人权司法保障的现实需要,我国司法制度应当全面升级。如行政诉讼制度应通过诉讼类型化技术进一步拓展受案范围,并通过价值判断方法和审查基准的体系化强化审查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人权保障的宪法功能。针对诸如发展权等未明确进入法定权利范围的权利保障问题,我国则应建立一体化救济路径,通过现有权利实施机制对发展权利进行整合性法律救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构实体性和程序性制度。法律19.8万字 - 会员
元照民商法律手册(第二版)
本书是一部民商法律汇编,围绕民商事主体在生命周期内的各种法律需求而展开,并以方便查找各种问题的现行法答案为宗旨。在编排体例上,第一部分为民事,突出《民法典》重要地位,将其放在首部,并依次收录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责任各部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第二部分是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第三部分商事金融按照业务领域,依次是公司与企业、金融、海事海商领域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第四部分为民事程序,根法律96.7万字 - 会员
犯罪参与:模式、形态与挑战: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五)
本书是“犯罪参与:模式、形态与挑战”,来自中德等国的刑法学者分别就“犯罪参与模式”“间接正犯”“中立帮助行为”“帮助自杀/安乐死”“参与理论面临的新挑战——数字化与互联网”等展开了讨论。法律20.6万字 - 会员
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理论架构与优化路径
本书把司法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模型放到司法回应社会之“诉求-回应”的互动关系性视角下加以审视,并且以当代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理论架构和优化路径作为思考的两个基点,同时以司法的社会回应性与司法的自治性之关系处理为中心线索,贯穿全书,试图建构出司法回应社会的基本理论架构,并以此为分析框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个案来深描出司法回应社会的现实样态。法律17.8万字 - 会员
法律进化论:习惯与法律
法律与习惯之间的关系,是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法哲学、法社会学、法人类学、法文化论等方面考察了习惯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指出习惯是国家形成期的一大统制力。在习惯享有法性的过程中,经历了法律潜在期、法律与习惯并存期、法律分化期三个时期,习惯最终分化为拥有法律效力的习惯与仅拥有社会效力的习惯。在习惯如何享有法性的论说里,本书整理出六大学说,并进行了全面的法律进化的调查研法律10.1万字 - 会员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与国际法治
联合国自诞生以来就对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联合国安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从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这一独特视角深度探讨了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采用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和纵横比较等方法,论证和剖析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国际法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加大中国对联合国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提高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出了若干建议,弥补了中国国际法学界在该领域的空白和缺憾法律26.4万字 - 会员
建构数字安全:数据时代的刑法立场
技术与法律的关系,是这个时代长盛不衰的主题。当人类进化到信息化时代后,传统社会规范的迭代速率已很难跟上技术的升级频次。编码化的数据、数据化的知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且正在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编组,其信息密度已经超出了传统法律的负载能力,迫使传统社会规则频繁重启,更迫使传统刑法理论和规则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传统刑法究竟该何去何从。本书从技术变迁引发的安全主题的变化入手,沿着法律22.9万字 - 会员
中国海外侨胞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广大的海外侨胞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外侨胞与祖籍国之间进入了互动的高频阶段,我国的海外侨胞也是如此,他们将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实践表明,良好的侨务政策将推动输出国、输入国和侨胞自身实现共赢发展。对海外侨胞权益的保护是增进侨胞与祖籍国联系,发掘利用好侨胞资源的必由之路。本书认为,完善我国的海外侨胞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法律16.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