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网络行为心理学
雷雳等更新时间:2024-07-05 18:02:15
最新章节:第19节 健康地上网,安全不能忘——健康上网与网络安全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为什么一上网就想怼人?互联网会让人更易产生嫉妒与自恋吗?打造互联网人设能找到自我吗?谣言为何疯传?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暗藏什么心理?为什么明明很累还是忍不住刷手机?哪些语言和思维习惯被互联网悄然改变?本书深入剖析了互联网空间中的心理特性,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剖析了网络社会中的行为模式。从个体层面到人际关系、文化影响,一一揭示了互联网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塑造和影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数字时代带来的心理挑战。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网络行为心理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9节 健康地上网,安全不能忘——健康上网与网络安全
- 第18节 上网时间长,怎么保健康——上网与身心健康
- 第17节 网络中沉浸,小心别成瘾——网络成瘾
- 健康上网
- 第16节 难解坏心情,网上可咨询——网上心理咨询
- 第15节 网上买东西,口碑保护你——网上购物
- 第14节 网络上办公,能否行得通——网上办公
- 第13节 网络上学习,能否高效率——网上学习
- 第12节 网上谣言飞,怎么去面对——网上谣言
- 第11节 网上玩游戏,有弊也有利——网络游戏
雷雳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反依赖:亲密关系的秘密
武志红老师这样评价:“如果你想了解亲密关系的奥秘,想化解亲密关系中的难题,想懂得自己和伴侣是怎么回事,也想拥有莎兰老师时刻处于理性和感性的整合状态,莎兰老师这本由课程而来的书非常值得学习。”本书是莎兰老师10多年中国工作坊的经验精华,不仅是对亲密关系中困境的透析解读,更是帮助你找到自身隐藏的不安、愤怒、恐惧和创伤,理解、接纳、展示真实的自己,让你在反依赖中看见自己、看见对方,从而获得圆满的亲密关系心理7.6万字 - 会员
为什么我们不愿认错
在这本极具洞察力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中,作者深入家庭、医疗、学术、商业、司法、政治、冲突和战争等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人们如何为自己的失误、有害行为或错误决定进行自我辩护,由此消解动摇自身价值感的认知失调,为自己免除责任。我们总是在不自觉地编造谎言,以迎合聪明、品德高尚、不会犯错的自我认知,而这一顽固的认知往往让我们走上愚蠢、违背良知、错误的道路。我们如果拒绝承认错误,又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呢心理24.2万字 - 会员
操控:数字世界如何左右我们的行为和情感(心悦读丛书)
乔布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使用平板电脑;发明脸书“点赞”功能的工程师卸载了脸书。看似美好的数字世界到底隐藏了什么危机,让参与创造这个世界的人“保留意见”?推荐科技公司极力想要掩盖这则事实:人们正被人为地塑造成它们期望的样子。请尝试回想数字世界中常见的几个场景:收到一条直击兴趣点的推送,点进阅读;跳出一个红包界面,点进领取;看到一则“限时优惠”信息,立即下单……为什么数字世界总能说服人们,让人毫无抵抗地心理16.5万字 - 会员
隐形恶人:我们与反社会人格者的较量
当你不得不面对反社会人格者的时候,你会怎么做?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研究,玛莎·斯托特博士揭示了反社会人格者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帮助你应对这些危险的互动。本书介绍了破坏性自恋、暴力反社会人格者、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同事、商业机构的反社会人格者等类别,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反社会人格者。通过了解和你打交道的人,你就能知道如何应对,从而摆脱反社会人格者对你的影响。通过这本书,作者对人类行为和正常观念心理13.1万字 - 会员
什么是偏见
本书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便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奠基性著作。此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消除偏见。而奥尔波特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提出偏见要比人们想象中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心理12.4万字 - 会员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自德尔斐神庙刻下“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千百年来,人类对自我的探问始终不断。在本书中,自我领域的先驱研究者罗伊·F.鲍迈斯特博士综合前沿的研究成果,汇聚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呈现了人类自我的全景——它是如何发展和运作的,它为什么存在,以及它在人生旅途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儿童如何发展出稳定的自我?什么是自尊?如何构建自我知识?我们如何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如何自我呈现?在28个心理31.3万字 - 会员
读懂依恋:拥抱更好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总是给你出难题?一段关系伤身又伤心,却放不下、挣不脱。对于遇见的每一个人,我都认为不是对的人。相遇时彼此深深迷恋,相处后却总是渐行渐远。结婚前,我俩彼此欣赏;结婚后,我俩争吵不断。……面对如上问题,作者告诉我们,可以尝试用依恋理论解决。我们自身的成人依恋类型会影响我们对关系的期待,在关系中展现的性格和行为,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育儿方式。作者通过专业、系统的讲解,辅以详尽的案例,展示给读者一本心心理9.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