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文化场视域下的壮族民间文学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87/49365187/b_49365187.jpg)
会员
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文化场视域下的壮族民间文学
杨树喆更新时间:2024-03-14 14:32:32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文学—文化批评和民俗学田野作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壮族民间文学及其特征置于整个壮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与社会群体文化结构的网络之中,探讨其在由本土文化(稻作文化、歌咏习俗、师巫传统)和外来文化(即汉族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中的表现形态与文本意义。全书共18万字,分五章,第一章解读和阐释文化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宏观分析壮族民间文学生成、发展的文化土壤和壮族民间文学的稻作文化、歌咏文化、师巫文化及外来文化意蕴。第二、三、四、五章即在第一章总述的基础上论述歌咏文化、稻作文化、师巫文化、汉族文化对壮族民间文学的影响。
上架时间:2022-11-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文化场视域下的壮族民间文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注释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二、文化认同与壮族民间文学
- 一、文化整合与壮族民间文学
- 第四节 文化整合、文化认同与壮族民间文学
- 二、取材于汉族题材的壮剧传统剧目
- 一、壮汉文化交流与民间壮剧的形成及发展
- 第三节 汉族文化与民间壮剧创作
- 二、汉族孝子故事与壮族师公手抄唱本
杨树喆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历时40余年调查,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90%人口勾勒文化演化趋势的庞大数据库,现代化理论的经验证据“世界价值观调查”(WVS)全新发现将生存视为理所当然的“后物质主义”一代,价值优先顺序如何变迁?在今天和可见的未来,世俗化和全球宗教复兴,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趋势?现代化、宗教信仰、选择自由……什么因素决定人们的幸福感受?人工智能社会,我们将迎来更广泛的机遇,还是“赢者通吃”模式的加强?高收入国家的文化16.1万字 韩炳哲作品之文化与全球化(套装共3册)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超文化旅行者从一个此处去往另一个此处,超文化因而是一种关于此在的文化。超文化旅行者在向文化观光敞开大门的事件的超空间中旅行,因此,超文化旅行者对文化的体验就是文化—旅行。《什么是权力?》:权力有时与法律相关,有时与专断相结合。鉴于这种理论上的混乱,应当寻找一个灵活的权力概念,能够把不同的权力观念统一起来。需要制定一种权力的基本形式,通过转变内部的结构要素,从而产生出不同的文化1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