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民商法研究·第四辑(修订版)
更新时间:2023-09-13 10:49:13
最新章节:第39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民商法研究》系列十卷本是王利明教授的独著文集,收录了王利明教授公开发表以及未公开发表的民商法领域的研究性论文,该系列前八集曾由法律出版社在2000年—2015年间连续出版,在民商法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并被评为“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出版项目。本次出版由王利明教授重新整理,对原出版物中内容、注释、体系进行调整、核实,并依据近年来民商法的研究与发展对原书观点进行再思考,增加新的研究成果并结集成十卷本。全部内容涉及民法总则、人格权、物权、债权、婚姻家庭、商事法律研究、司法改革、法制建设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全面,具有时代气息。该套丛书遵循民商法制度发展历史,以出版时间为序,本书为该套丛书的第四本,内容包括民法总则、物权、合同、侵权、婚姻家庭法等。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民商法研究·第四辑(修订版)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39章 后记
- 第38章 试论司法审查制度[1]
- 第37章 《其他》:婚姻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1]
- 第36章 论受益人补偿义务
- 第35章 也谈王海现象与惩罚性赔偿的运用[1]
- 第34章 试论患者知情同意权
- 第33章 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 第32章 共同危险行为若干问题研究——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1]
- 第31章 共同侵权行为的基本问题——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1]
- 第30章 论侵权责任法中一般条款和类型化的关系[1]
最新上架
- 会员
法律的道路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有:法律是什么;法律与道德;逻辑的谬误;法律与历史;法理学问题等。法律23.6万字 - 会员
法学与文学公开课:来自原罪的规训
本书共四部分十四讲,介绍“希伯来-基督教文明”分支下的文学作品与罪罚思想,内容涉及:人神之契:《圣经》故事、中世纪的挽歌:桂冠诗人的预言、从乌托邦到格列佛:英国启蒙思想时期文学作品、“名利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等。法律28.5万字 - 会员
教育救助法制研究
本书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对教育救助法律制度如何更好地回应教育救助实践进行了探讨。书中首先介绍了教育救助法制研究的背景、意义、概念和性质,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之后对教育救助法制的理论基础、教育救助法制的现状与问题、教育救助法律主体、教育救助给付与标准、教育救助程序、教育救助法律责任、教育救助权利救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完善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的未来立法构想。本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法律23.1万字 - 会员
保险合同法新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保险合同总论,按照《民法典》第一编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和第三编第一分编合同通则的章节顺序,从合同订立、合同解释、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变更与转让、合同终止的顺序逐一探讨民法与保险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下编为保险合同分论,就实务中出现的保险合同的重点、热点和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本书既全面吸收了保险法的研究成果,又对学术界、司法和保险实务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具法律46.8万字 - 会员
新时代人权司法保障研究
本书认为:为应对新时代人权司法保障的现实需要,我国司法制度应当全面升级。如行政诉讼制度应通过诉讼类型化技术进一步拓展受案范围,并通过价值判断方法和审查基准的体系化强化审查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人权保障的宪法功能。针对诸如发展权等未明确进入法定权利范围的权利保障问题,我国则应建立一体化救济路径,通过现有权利实施机制对发展权利进行整合性法律救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构实体性和程序性制度。法律19.8万字 - 会员
跨国劳动法:全球化条件下的劳工保护
本书结合国际前沿研究,以跨国劳动法作为切入点,关注在跨国空间有关劳工保护的规范、制度、机构和程序。内容涉及:国际劳工组织与核心劳工权利、国际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条款、国际金融机构与劳工保护、跨国外派劳工权利保护等。法律14.2万字 - 会员
中国法治现代化报告(2019)
本书由江苏省首批重点新型高端智库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组织编撰,是专注于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领域重要问题的连续性研究报告。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重点围绕法治中国发展战略、科学民主立法、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法治社会建设、区域法治发展、中国法治国情调研等方面展开研究。问题导向、实证分析和咨政建言是本书的鲜明特点。法律30万字 - 会员
机能主义刑法学的本土化研究
本书通过密切关注我国刑事立法、司法实践,合理借鉴德国、日本机能主义刑法学的研究成果,在确定我国现实贯通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当前刑事政策与刑法教义学体系的连接方式。全书分别从机能主义刑法学在刑法总论的本土化实践和机能主义刑法学在刑法各论的本土化实践两方面展开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犯罪构成理论、共同犯罪理论和责任论研究,找到刑事政策与刑法体系的融合方法,而且有利于促进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经济犯罪和网络犯罪理法律30.5万字 - 会员
行政诉讼功能模式研究
本书以行政诉讼功能模式为分析框架,在对学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受案范围、证据规则、诉讼模式、行政判决等制度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发展趋势。法律27.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