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为什么自信:如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英文)
徐斌等更新时间:2022-09-14 16:39:23
最新章节:Postcript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剖析具体、生动、形象的事例、故事和事件细节入手,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以及为世界提供的中国方案五个维度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各种动力及其相互关系,以向全球读者阐释“中国为什么自信”。
品牌:外文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8-01 00:00:00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外文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为什么自信:如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英文)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Postcript
- An Initiative for Reducing Poverty: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 An Eco-Climate Initiative for Global Governance
- An Initiative for Economic Governance: Achieving Shared Growth Through Discussion and Collaboration
- An Initiative for Global Governance: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 Chapter 5 China’s Initiative to Share Its Wisdom with the World
- Confidence in Values: The Roots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 Self-Confidence: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 The Gene: Red Revolutionary Culture
- Stem: An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徐斌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0)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总报告对河南省社会治理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政府行为与社会治理篇,主要包括应急管理、创新管理能力、政府门户网站、公共服务、教育治理能力、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议题;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篇,聚焦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科技人才流动、妇女生育变动等议题;社会治理评价篇,从不同的角度对河南省社会治理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案例篇,通过典型案例反映河南省各地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为政治20.5万字 - 会员
覃于风教:唐王朝的政治秩序
本书分析了唐与四夷关系类型,因四夷政治归属不同,关系的基本性质不同,进入以唐王朝为中心的天下秩序的四夷分属性质不同的政治圈层,唐与四夷政治秩序的结构是性质不同的层级结构;唐王朝的国家体制与对外关系体制,或与外部世界,在法律制度上有着明确的界定;唐王朝国家体制内四夷是唐王朝推及政令、法令的对象;册封与授受官爵是唐王朝与四夷建立政治秩序的基本途径。政治22.2万字 - 会员
“三治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研究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获得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手段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内容不断充实,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乡村民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虽然我国的乡村治理正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但目前乡村社会结构日益分化,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乡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另外,我政治18.7万字 - 会员
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研究
本书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跟踪研究”大型课题的最终研究报告。通过对2000~2015年共八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跟踪调研数据的分析,旨在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哪些“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已经终止,或者持续存在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是什么导致获奖项目的终止或持续?当年那些获奖项目的当事人现在是如何看待政府创新及其前景的?作者力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并揭示中国地方政府政治17.7万字 - 会员
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1937~1945)
本书旨在考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施行政机构改革的全过程,分析国民政府为实现“建国”任务而做的努力,如开放政权、成立民意机构、厘定事权、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等。战时改革有顶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体现了行政领域的制度化与现代化倾向,体现了国民党权威人物对完成“建国”的强烈愿望。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豫湘桂大溃败后改革被迫中断,留待战后继续推行。政治26.7万字 - 会员
国家与建设: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研究(1928~1938)
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1928年2月成立,1938年1月被裁并至经济部,是一个负责国家建设事业的政府机构。全书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建设委员会成立的背景、经过以及结束的整个过程,具体描述了其在发展无线电、农田灌溉、煤矿、铁路交通、地方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剖析了负责人张静江的个人经历、经营理念,总结了建设委员会在国家建设中的作为和影响。政治31.5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转型与职业分层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社会差别方面出现了很多明显变化,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差别等依然存在,并出现了新的情况。研究职业差别、职业分层是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的重要途径。本书试图通过对职业社会地位的测量,总结中国当前职业分层的特点,进而推断当前中国社会分层的特征。本书既着眼理论脉络的梳理,又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制度因素,力图为中国社会管理提供政策参考。政治25.8万字 - 会员
大国形象论纲:近代以来大国的存在方式、核心变量及其形象问题研究
本书以“大国”和“大国形象”为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历史方位,围绕“什么是大国和大国形象”“构建什么样的大国形象”“怎样构建大国形象”展开分析研究。本书综合运用理论界重要研究思路方法,分析“大国”的存在方式、核心变量等要素,形成对“大国”内涵的基本定义;并结合近代以来中国构建大国形象的历史进程和探索经验,提出在新时代政治18.6万字 - 会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历史逻辑与当代建构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适应具体环境、历史任务及时代变化的要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制度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指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发展性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同与自信。本书作者从宏观视角切入,首先分析制度自信的思想渊源和各种维度,然后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基本内容、优势,政治14.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共党史青少年读本(插图版)
本书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针对青少年的党史学习要求所编写,内容权威,通俗易懂,篇幅适中,引人入胜,使广大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基本掌握中共党史知识。在编写中坚持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党的历史和传统,图文并茂地展示党的光辉历程,旨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一次革命传统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党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并真正懂得今天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以此来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中国政治16.1万字 - 会员
民国北京婢女问题研究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重大科研项目之一。民国史与城市史研究都是当下历史研究的热门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本书以1912—1937年的北京为时空范围,通过论述北京的婢女构成、婢女买卖、婢女的日常生活、婢女的情感与婚姻、政府禁婢法令、婢女救助与安置、婢女解放运动等问题,全面展现了民国时期北京婢女问题的复杂面相,探讨了社会转型和城市剧烈变动对婢女褪去传统色彩、向现代转型的影响。中国政治30.1万字 - 会员
春江水暖:萧山改革开放40年访谈录
本书是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联合编写的一部关于纪念萧山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口述访谈文集。本书收纳了27篇文章,内容主要围绕萧山4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展开。其访谈对象既有政府工作人员,也有农民企业家,更有普通百姓,全方位地展示了改革开放给萧山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政治5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