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方法与应用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35/44819735/b_44819735.jpg)
会员
工业智能:方法与应用
鲍劲松等更新时间:2022-08-16 15:50:31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工业过程中的设计、制造、运维三大活动展开,介绍了当前工业智能领域的热点研究。本书共5篇。第1篇(第1、2章)概述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参考模型及核心,引申出了工业智能的概念和典型分类。第2篇(第3、4、5章)分别从结构设计的特征识别与优化、设计文档结构化分析和装配工艺智能设计展开。第3篇(第6、7、8章)分别介绍了工业缺陷图像智能检测、人员作业行为检测与监控和制造过程的人机协同。第4篇(第9、10章)介绍了生产作业运行智能管控和设备故障诊断与预防性维修。第5篇(第11、12章)介绍了数字孪生与工业智能,以及AI+AR辅助下的制造知识。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数字化工程应用领域和智能制造领域的设计、制造、运维和管理人员,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以及对工业智能技术感兴趣的专业人士。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工业智能:方法与应用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12.4 基于AR的加工原型系统开发与案例分析
- 12.3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模型虚实融合方法
- 12.2 面向AR的加工过程信息多视图构建与交互
- 12.1 AR概述
- 第12章 设备故障诊断与预防性AI+AR辅助下的制造
- 参考文献
- 11.4 数字孪生智能评估
- 11.3 数字孪生加工
- 11.2 数字孪生装配
鲍劲松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5G+智能制造: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智能制造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柔性的先进生产方式。本书立足于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全面阐述5G、AI、大数据、物联网、VR/AR、边缘计算、工业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应用,分别从5G+智能制造、工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工业工业10.1万字 - 会员
回转支承先进制造技术与智能监测
本书总结了自2008年以来,南京工业大学在回转支承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回转支承行业技术的发展,填补国内空白。本书共包括七章,主要内容有:回转支承概述、回转支承强度计算方法、回转支承加工工艺与装备、回转支承试验装备设计及试验研究、回转支承故障诊断原理与方法、回转支承寿命预测方法、回转支承发展趋势展望。本书中涉及回转支承的强度计算理论、有限元分析和动力学分析等方法,汇聚了新的科学技术前沿思想。作者工业16.5万字 - 会员
SolidWorks机械设计教程(2022中文版)
本书是SolidWorks2022机械设计的教程(高校本科教材),介绍了SolidWorks的操作方法和机械设计应用技巧,内容包括SolidWorks功能概述、软件的工作界面与基本设置、二维草图的绘制、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图设计和曲面设计等。在内容安排上,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功能,书中结合大量实例对软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命令和功能进行了讲解。另外,书中以范例的形工业11.9万字 - 会员
齿轮箱轴承应用技术
本书从齿轮箱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对轴承在齿轮箱中的配置、运行特点、选型应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润滑技术、振动监测与分析、失效分析技术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与相关的轴承基础知识相结合,最终呈现对齿轮箱轴承问题处理的知识体系,对轴承设计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提高技术人员解决应用技术的能力。本书可供齿轮箱设计和研究人员、轴承设计和应用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可作为与轴承有关的设备使用和工业1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回转支承先进制造技术与智能监测
本书总结了自2008年以来,南京工业大学在回转支承领域的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回转支承行业技术的发展,填补国内空白。本书共包括七章,主要内容有:回转支承概述、回转支承强度计算方法、回转支承加工工艺与装备、回转支承试验装备设计及试验研究、回转支承故障诊断原理与方法、回转支承寿命预测方法、回转支承发展趋势展望。本书中涉及回转支承的强度计算理论、有限元分析和动力学分析等方法,汇聚了新的科学技术前沿思想。作者机械仪表16.5万字 - 会员
齿轮箱轴承应用技术
本书从齿轮箱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对轴承在齿轮箱中的配置、运行特点、选型应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润滑技术、振动监测与分析、失效分析技术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与相关的轴承基础知识相结合,最终呈现对齿轮箱轴承问题处理的知识体系,对轴承设计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提高技术人员解决应用技术的能力。本书可供齿轮箱设计和研究人员、轴承设计和应用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可作为与轴承有关的设备使用和机械仪表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