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曼之影:塞利姆的土耳其帝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美)阿兰·米哈伊尔更新时间:2021-11-29 10:43:52
最新章节:年表 塞利姆及他的世界开会员,本书8折购 >
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陷君士坦丁堡,千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欧洲震动。随后半个世纪,奥斯曼人继续扩张。到了16世纪初,虽然扩张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奥斯曼仍是一个以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为主体的中等国家,直到它迎来了第九任苏丹:塞利姆一世(1470—1520)。塞利姆是穆罕默德二世的孙子。作为非长子的他本与苏丹大位无缘。然而,由于哥哥与父亲反目,他借机通过政变成为苏丹。登上大位的塞利姆发动了三次东征。查尔迪兰战役,塞利姆击败了势头正盛的波斯萨法维王朝的开国君主伊斯玛仪,压制了萨法维的上升势头,也拉开了伊斯兰教内部逊尼派和什叶派持续斗争的序幕。达比克草原战役,塞利姆一天便击溃了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军队,马穆鲁克苏丹阵亡,阿勒颇、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等名城相继落入塞利姆手中。赖丹尼耶之战,塞利姆不到一个小时便再次大败马穆鲁克军队。不久,塞利姆在马穆鲁克首都开罗称哈里发,确立了在伊斯兰世界的至尊地位。短短不到4年,奥斯曼帝国就在塞利姆的领导下崛起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帝国。塞利姆不仅重塑了奥斯曼帝国和中东的政治生态,在他带领下蒸蒸日上的帝国还将影响辐射到了全球。帝国对东西方商路的垄断,导致哥伦布等人冒险穿越大西洋,最终发现了新大陆。而殖民美洲的欧洲人也用他们在旧大陆与奥斯曼人打交道的方式,与印第安人打交道,从而引发了新大陆的一系列冲突。同时,帝国的扩张也给欧洲带来了巨大压迫感,一些欧洲人将欧洲相较于奥斯曼的劣势归因为道德堕落,主流信仰遭到挑战。因此,倘若忽略奥斯曼帝国的作用,我们就无法完整地理解大航海时代和现代早期的世界。本书既是一部关于塞利姆的传记,充斥着手足相残、父子反目、诸子夺嫡等权斗故事,以及塞利姆的赫赫战功;也是一部摆脱欧洲中心主义,以奥斯曼帝国为中心,描绘1470—1520年全球历史的创新之作,强调了奥斯曼帝国在大航海、宗教改革等重大事件背后的作用,补全了我们对现代世界起源的认知图景。“奥斯曼之影”与“真主之影”永远投在了世界上。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栾力夫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奥斯曼之影:塞利姆的土耳其帝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年表 塞利姆及他的世界
- 致谢
- 尾声 笼罩土耳其之影
- 25 美洲的塞利姆
- 24 塞利姆的宗教改革
- 第七章 后裔(1520年之后)
- 23 永恒
- 22 大西洋之柱
- 21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第六章 最终的边疆(1518—1520)
(美)阿兰·米哈伊尔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俄国思想史: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译林思想史)
本书以欧洲思想史为镜鉴,全景式地介绍了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到20世纪初共百余年的俄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作者看来,俄国的18世纪和19世纪构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时代,便于人们将它视为一个结构整体。正是在这一时代,作为一个群体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出现,他们关于俄国命运、关于自身使命等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他们围绕着传统与现代、俄国与西方、民粹与马克思主义等主要轴线的思考,呈现出俄国思想历史41.1万字- 会员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日本历史学家布留川正博代表作,探寻人类文明历程深层逻辑,亚洲、欧美媒体一致推荐。本书是一部不多见的,叙述人类文明发展中奴隶贸易这一现象,将历史叙事与人文思考相结合的思想著作。奴隶这个群体从远古时期起一直贯穿了人类文明的各个时期,在15—18世纪,奴隶贸易伴随着欧洲殖民者登上非洲大陆和美洲的兴起而达到了顶点。400年中,西方世界迎来了政治、经济、军事的繁荣,但这一切却是建立在各个人种的奴隶们斑斑的血历史9.8万字 - 会员
韩国研究论丛(2019年第2辑/总第38辑)
《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创、权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发表文章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全书设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个专题。历史19.4万字 - 会员
俄罗斯远东史(全3册)
亚洲东北部地区土地广袤,历史上诸多大小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北方民族文化。16世纪以后,俄国开始向东殖民扩张。到19世纪60年代,现代意义的俄远东版图基本形成,俄国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路邻国。此后,俄国政府通过加快移民和兴修铁路,推动了远东经济社会的变迁。苏联时期,远东地区的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在区域经济布局、对外经贸联系、地缘政治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解体前后,远东的发展长期停滞历史72.9万字 - 会员
欧美史研究(第1辑)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1辑,共收入20篇文章,均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涉及欧洲研究、美国研究、中欧及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结集出版,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历史23.6万字 - 会员
走进古代文明
《走进古代文明》带领读者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精彩之旅。从先秦时期的辉煌到美索不达米亚的神秘、古巴比伦的壮丽、古印度的深邃以及古希腊的璀璨,本书生动展现了不同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这些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多方面的深入探讨,揭示了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影响,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画卷,让我们深刻领略人类智慧的伟大与历史的厚重。历史2.9万字 - 会员
拜占庭帝国(经纬度丛书)
西方史学家欧曼代表作,一览1300年梦幻帝国的崛起与衰落。从395年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建立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这座城市被土耳其人攻陷,拜占庭帝国经历1000多年的岁月,是古代西方封建王朝中最长久的帝国。它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堪称人类的奇迹,基督教更是在这个国度快速发展,到达顶峰。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欧曼爵士完整地将拜占庭国诞生的原因、建国的艰辛、各个历史时期君主的贡献与失误、历历史15.1万字 - 会员
罗马近卫军史纲
张晓校著的《罗马近卫军史纲》以王朝更替为时间线索,系统地梳理了300余年间,近卫军发展流变的历史,考察了近卫军的来龙去脉,对近卫军生成发展的历史予以评说。全书由八部分构成,侧重研究了近卫军与王位更替之间的关系,由此考察近卫军在罗马帝国历史上的地位。在近卫军存续时段内,罗马帝国大多数时间各种纷争、内乱此起彼伏,许多动荡与近卫军有直接关系,不仅是动荡的参与者,有时甚至是始作俑者。帝国社会发展的曲线与近历史24.4万字 - 会员
帝国为什么衰落:罗马、美国与西方的未来(经纬度丛书)
本书是一本将国际政治与历史叙事相结合的人文思想著作。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西方世界崛起并主宰了地球,科技、经济、文化全面领先亚非拉诸国,更鼓励世界其他地区追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然而,在千年之交,面对经济停滞和内部政治分裂,西方世界发现自己开始衰落,像极了当年的罗马帝国。在本书中,政治经济学家约翰·拉普利和历史学家彼得·希瑟利用罗马帝国的历史重新思考和演绎当代西方的危机状态,从新奇的角度,用独特的历史1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