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16
吴明红 严耕 樊阳程 陈佳等更新时间:2020-11-05 17:44:22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16》突出以动态的视角,反映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态势,与其他关于生态文明水平的静态评价有不同侧重。课题组将继续改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三套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评价,从生态保护与建设、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由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与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三个维度,综合量化评价分析中国生态文明进步趋势、驱动因素及其与OECD国家比较的优势与不足。绿色生产发展评价,从生产领域的产业升级,资源增效,排放优化三个维度,透视我国绿色生产发展全貌,探寻症结与突破口。绿色生活发展评价,从生活领域的消费升级,资源增效,排放优化三个维度,剖析我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将持续发布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数(ECPI2016)、绿色生产水平指数(GPI2016)与发展指数(GPPI2016)、绿色生活水平指数(GLI2016)与发展指数(GLPI2016)。全书以国家发布数据为支撑,体现独立公正的学界第三方评价分析。可供各界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士阅读和参考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0-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16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GLPI 2016指标解释和数据来源
- 附录一 ECPI 2016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 第十章 绿色生活发展态势和驱动分析
- 第九章 绿色生活建设发展类型分析
- 第八章 绿色生活发展年度评价报告
- 第三部分 绿色生活发展评价报告
- 第七章 绿色生产发展态势和驱动分析
- 第六章 绿色生产建设发展类型分析
吴明红 严耕 樊阳程 陈佳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环境·态度·行为:中国企业工作环境的实证数据分析
本书以1990~2015年六次《欧洲工作环境报告》和2014年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态度调查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追问欧洲工作环境各项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探寻欧洲的工作环境量表在中国企业工作环境测量中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基于此,本书试图归纳和总结中国企业工作环境指标如何勾连组织个体行为、态度与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本书在分析、对比数据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呈现中国企业工作环境内部组织个体行为互动的事实,工业11.9万字 - 会员
美国环境政策研究(3)
本书紧紧围绕时下中国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焦点问题,对美国相应的综合性环境政策、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水污染治理政策、土壤污染治理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参考和借鉴。工业15.7万字 - 会员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贵州实践研究
贵州省作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担负着通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有效模式来引领带动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大使命。本书在充分调研和深入分析贵州省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资源优势与劣势、进展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主要抓手、创新动能、建设模式及对策建议,不仅对贵州省有现实战略意义,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机制体工业14.6万字 - 会员
生态文明建设:湖南实践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湖南省政府、企业、民众、学术界、社会组织等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努力,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模式与成效。本书从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出发,遵循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专题与案例相结合,全面研究分析了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问题与不足、路径模式与保障举措。工业12.7万字 - 会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研究
在明清时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帝制国家将保漕济运作为确保大运河畅通的首要政治任务。保漕至上的国策成为影响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的一个关键因素。本书研究明清时期(1411—1901)山东运河的开挖、维持以及大运河与区域社会互动博弈关系,具体讨论大运河贯通引发的自然环境的连锁反应,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以及内生性社会力量的演变形态等问题。本书全面考量大运河在山东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引证史工业25.5万字 - 会员
远去的森林:一个西南县域生态变迁的社会学阐释
生态危机是人类当下面临的最严重的困境。本书以一个中国西南县域60余年的生态变迁为案例,通过对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梳理,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为生态危机的治理建言献策。农村生态问题的产生及加剧与现代性因素密切相关,国家权力、现代科技和市场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恶化的非预期后果。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对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同时积极吸收民间传统的生态智慧。工业17.3万字 - 会员
生态与能源:国际视野、中国战略、前沿探索
11位国内外院士级专家围绕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从生态和能源的视野,对如何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详细探讨,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高屋建瓴的建议。工业0字 - 会员
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治理与结构调整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还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能实现“山青水绿”,适宜的生态环境规制手段和有效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围绕这一话题,本书从生态治理与结构调整这两个切入点来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机制和制约因素,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提供理论框架,为推进绿色发展的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工业16.4万字 - 会员
中国碳排放:区域分异、部门转移与市场衔接
本书建立了对中国碳排放,特别是工业部门碳排放在核算、评价、预测、市场配额方面的模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全国分区域/部门碳排放清单分析、中宏观尺度LEAP预测模型、部门间碳转移评价与预测模型、碳排放权及用能权市场配额设计模型,并结合模型分析结论,给出了对中国碳排放区域/部门分异、部门间转移路径和相应环境权益市场衔接的评价和建议。工业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