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郭利华更新时间:2020-04-10 11:40:1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东起中国,经中亚向西到阿拉伯半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沿廊国家包括23个,拥有世界18.13%的GDP、13.82%的地域空间和近18亿人口的大市场,共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与中亚、西亚的战略关系总体较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和伊朗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共7个国家与中国是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利益的契合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合作的基础。中亚、西亚国家以往过多依赖资源型产业,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许多国家的改革发展理念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理念高度契合。中、西亚能源资源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稳定帮助;中国出口的质优价廉的纺织品、鞋类、家具、零部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工业制成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将为沿廊国家的经济转型提供不竭动力。能源合作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的着力点。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达到60%。2015年4月,中国日均进口原油数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口国。面对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稳定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渠道成为中国的战略抉择。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0%以上,号称“世界石油宝库”;中亚则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战略基地”。在此背景下,以能源为基础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贸易额来看,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最大的两个中亚贸易伙伴,西亚的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朗四国占据了中国对西亚贸易总额的66.35%(2015年数据)。随着美伊战争后的社会重建和经济复苏进程顺利进行,伊拉克已成为了中国在西亚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得益于地区周边局势的缓和稳定,产油大国科威特现已成为中国在西亚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国。回顾历史,中国与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沿廊国家一直以来唇齿相依、一衣带水;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古老的土地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二、中国与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
- 一、中国与中亚的经济文化交流
- 第五章 历史上中国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
- 四、投资建议
- 三、西亚主要国家投资风险分析
- 二、中亚国家投资风险分析
- 一、投资风险评价指标设计
- 第四章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
- 四、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五通”建设进展
郭利华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新丝路学刊(总第5期)
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经济12.1万字 - 会员
新丝路学刊(总第9期)
本集刊聚焦“一带一路”与丝路学两大研究主题,兼顾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提供理论支撑。本集刊致力于政策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实地调研与多语种为优势、重视国内外学者在丝路学研究领域的成果交流,以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中国丝路学研究的话语权。经济10.8万字 - 会员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外联合研究报告(No.5)
本书是在收集整理2018年11月举办的“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中外嘉宾学者的发言和提交的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提高而成,主要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减贫成就、中国推动减贫脱贫中国理念转化为国际共识、减贫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三个部分,讨论中国过去40年经验和成就,并讨论如何在此基础上迎接当前和未来挑战的机会,表明中国不仅有减贫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有将之落实的行动与举措。经济23.9万字 - 会员
国际城市收缩问题研究
本书在对城市收缩相关理论、概念界定等内容的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从国际层面试探性的分析了城市收缩问题的由来并设想城市衰退或收缩的几个核心驱动力;其次,从区域层面上分析了莱比锡和利物浦城市从增长到收缩的发展演变过程,包括收缩的原因、影响及政府应对等;再次,对莱比锡和利物浦城市收缩进行比较研究;最后,重新回到全球层面,分析总结了城市收缩的一般规律并对中国的城市收缩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得出了几点启示。经济13.4万字 - 会员
瞰视变迁:三维视角下的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
全球产业转移的动因较为复杂,影响和应对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需要从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经验和教训,从多角度剖析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动因、趋势、特征,从不同维度评估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而提出统筹应对的思考与建议。本书将通过五篇十三章的内容对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进行深入剖析。其中,第一篇主要总结了前四轮全球产业转移的经验和教训,梳理了新一轮轮全球产业转移出现的新趋势及出现这些趋势的深层次动因。第二篇经济12.1万字 - 会员
国外智库看TPP
本书是《全球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丛书·看世界系列》的第一部,致力于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实时信息。把TPP作为全球战略观察的第一个切入点,是想从这个角度和领域打开我们看世界的窗子,使我们对国际格局和国际舆论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书中对国外主要智库在TPP方面的态度和观点共计200多篇公开发表的文章进行系统梳理,汇聚了国外智库对由美国主导的TPP的最新观点、最新看法,以供学界、政界及其他对TPP感兴趣的经济38.2万字 埃德蒙·费尔普斯作品合集(套装共4册)
《埃德蒙·费尔普斯:我的经济学之旅》在书中,费尔普斯回顾了他60年职业生涯中的关键节点,包括从质疑旧有就业理论到构建新的创新框架,并探讨了这些创新如何为大众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和美好生活。《增长的逻辑》作者作为多年与中国经济结伴而行的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认为创新无处不在,而中国人具有巨大的创新活力,能够成为伟大的创新者。《活力》诺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一切的答案在于社会活力。本书阐明活力社经济57.7万字- 会员
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8)
华商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和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本书由中国领先的国际化社会智库全球化智库(CCG)组织编写,汇集了国内外华商研究领域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的研究成果、观点和实践经验。本书系统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华商及其企业的经营发展,研究范围覆盖了世界各大洲的华商群体,还涵盖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内容具有广泛性、系统性、整体性,力图呈现一幅从历史到当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宏观到微观的华商发展的经济22.2万字 - 会员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研究
在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经济格局面临深刻演变、世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国际安全挑战更加复杂多元的新时代,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重要的经济合作项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本书在全面分析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的基础上,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涉及的贸易、投资、人文交流、地方参与进行研究,通过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期望能经济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