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电视娱乐化转向:景观社会的视角
乔新玉更新时间:2019-10-11 15:41:28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借助景观社会的视角,继承伯明翰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中一脉相承的研究思路,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我国转型期的实践出发,考察电视娱乐化转向背后的消费主义和技术动因,将电视娱乐化转向视为当前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并以此探寻电视娱乐化转向的未来,寻求电视核心优势的再建构。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电视娱乐化转向:景观社会的视角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封底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三节 媒介融合:电视走向何方
- 第二节 互联网思维下的传播生态
- 第一节 娱乐化:社会景观化下的电视抉择
- 第五章 娱乐化转向中的电视未来
- 第三节 核心媒介与话语形式
- 第二节 多屏互动:新媒体“包围”电视
- 第一节 媒介即讯息:新技术与新媒体
乔新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网络新媒体与中国社会
本书为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中的一本,收录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余红教授近年来关于网络新媒体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度思考文章,涵盖网络舆论与意见领袖、网络公共参与、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风险传播、健康传播、媒体传播力和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等领域。本书对网络舆论、国家形象、媒体传播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了对公共议题中科学传播框架嵌入、健康风险报道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前沿性研究;选取社科19.6万字 - 会员
建设性新闻实践:欧美案例
建设性新闻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立足于公共生活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较之于传统新闻学,建设性新闻强调的是从关注现象,到发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告知信息,到参与对话、推动社会发展,赋予新闻信息以社会意义和公共价值,从而提升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本书精选了当前欧美建设性新闻发展中的数十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希望为中国的建设性新闻发展提供思考,进而产生共振、形成互鉴。社科17.8万字 - 会员
新闻伦理规范的建构:基于中外的经验
本书探讨了建构全球媒介伦理的理论基础、全球各国媒介伦理规范、基于儒家伦理的媒介伦理建构等诸多问题,理论层面分析一种最底标准的伦理规范存在的可能性,继而围绕全球134篇媒介伦理规范共通准则、中外媒介伦理规范的对比、儒家伦理与媒介伦理等层面进行分析,以一种“尝试的、努力的”姿态来探讨媒介伦理规范,提出12个方面的伦理准则,涉及媒体权利与责任、真实、消息来源等,形成了一份“全球媒介伦理规范”文本,从而回社科15万字 - 会员
网络新闻翻译的专业规范:一种基于信息结构分析的跨学科探索(日文版)
本书结合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大胆引入信息传播的新视点,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变化情况,尝试性地建构了宏观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介观的信息论与微观的翻译技法相结合的跨学科翻译理论框架——网络新闻翻译的专业规范。同时,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实现了由字、词、句到语篇、由语言形式到信息符号、由例句的主观分析到客观的信息测算等的多个突破,从而发现了隐藏在语言表象背后的网络媒体自身的翻译规律。社科19.1万字 - 会员
行进中的北京城市形象
北京,既是曾经的古都,又是现代的首都。“千年古韵”与“创新发展”两种属性的碰撞交融最终凝聚成为“四个中心”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北京城市形象的建设与传播则是实现这一定位和建设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本书从媒介研究、传播研究和受众研究三个角度入手,对北京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社科14.3万字 - 会员
杭州学刊(2016年第1期)
《杭州学刊》原名《杭州研究》,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杭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的平台,主要探讨杭州城市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跟踪城市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特别关注在杭州城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文化等发展进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亦关注杭州都市圈发展与合作。本期主题为“信息化发展与监管研究”“社会治理背景下萧山发展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社科21.4万字 - 会员
西方传播学名著导读
本书遴选了西方传播研究领域的35部经典著作,涵盖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法兰克福学派传播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英美文化研究等重要理论流派,通过导读的方式让读者全面感受传播理论开放的知识图谱。社科32.4万字 - 会员
西方新闻学名著导读
本书以导读的形式“重访”了西方新闻学领域的20余部经典著作,呈现了西方新闻学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每篇导读兼具“解读”与“评析”,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名著的理解,并做到触类旁通,探索新的理论资源和分析视角,带来新的研究想象力。社科24.4万字 - 会员
学术出版研究:中国学术图书质量与学术出版能力评价
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担了为学术成果研究提供知识服务和学术成果交易、传播的功能,是学术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环节。繁荣中国学术出版必须抓住机遇,坚持学术出版的专业化。重新定义学术出版,着力提高学术出版门槛,打造新的学术出版生产链条;重新构建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分类标准和知识分类体系;建立学术“旋转门”机制,培养专业的学者型、复合型编辑人才,真正发挥学术编辑内容价值发现者社科15.1万字